摘要:是他的理想,那麼此時此刻望着身後的數十萬大軍,他也許只想告訴大唐的皇帝,我黃巢是個優秀的人才。若早知這個結果,當年高考失利的黃巢還會寫下“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自從安胖子來了一場安史之亂後,大唐就一直沒從這場戰爭中恢復過來。

人丁銳減,土地大量荒蕪不說,藩鎮割據更是和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那速度比劉翔12秒88還要快。

這規模自然引起了大唐老闆的不滿,老子的底盤,你說了算。

我還是不是老大。

這種想法一多,不滿就開始。

皇帝想着收回屬於自己的權勢,節度使則想着擴大權力,最好連皇帝的權力也代勞了。

雙方你來我往,鬥得很不亦樂乎。

藩鎮畢竟是武將,一身橫肉不說,還沒什麼素質,單打,十個皇帝也不是對手,爲了輸人不輸陣仗,皇帝決定找人。

找來找去,覺得還是太監最合適。

和自己親近。

於是安史之亂後的大唐開始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

繁華的長安城裏,大唐的皇帝常常在喫了早飯後,就開始組織拔河運動。

今天拉攏一幫太監和節度使拉一把,三局兩勝,你來我往。

明天風氣一變,皇上又和節度使聯手與太監扯了一把。

幾十年來從沒停止過,比愚公還要愚公。

對於這項並不怎麼有益身心的體育運動,大唐的鐵三角、皇帝、太監、大臣,本着比賽第二,友誼第一的宗旨,不眠不休的競技。

期間誕生了很多著名的場景。

比如有太監取得勝利的——甘露之變。

由陷入僵局的大臣——牛李黨爭。

這些爭鬥看似麻煩,但總算還能湊合過着,餓不死你,你殺不了我。

小國寡民,從此老死不相往來也挺好。

但現實告訴你我,一個毫無朝氣的平衡局面總會被一些人打破。

他們宛如一把無堅不摧的屠龍刀,迅速將局面劈開了兩半。

歷史就是改寫。

這樣的人很多,比如陳勝、比如董卓、比如翟讓李密、比如黃巢。

今天的主角是黃巢。

按照尋常思路來看,黃巢是最沒有理由造反的。

畢竟這不是做小買賣,你想做就做,不想做退回來就是。

這是豪賭,賭的是一生。

勝了,背後是榮華富貴,功成名就。

輸了,對不起,迎接你的是明晃晃的大砍刀,連帶着你七大姑八大姨都得到奈何橋上走一遭。

這是一條既定輸贏,便決生死的絕路。

不到萬不得,沒人願意去幹這個買賣。

按照人設,黃巢應該不是幹這個的主角。

黃家,世代以販賣私鹽爲業,家境十分富足。

黃巢的課外培訓項目很多,劍術,馬術、箭法都排上了日程,書讀得也不錯。

粗通筆墨,小時候就有詩才。

五歲的時候,就敢和村裏老頭對詩。

當時父親爲菊花連句,老頭想找不到,他隨口回答說:“堪於百花爲總首,自然天賜赫黃衣。”

殺氣騰騰,一看就是社會不安分子。

嚇得黃老爹一把按住黃巢的嘴巴,狠狠給了一巴掌,揚言再說就直接掐死算了。

還是那老頭識貨,指着黃巢說:“這他能詩,但不知道輕重,可以命令他再寫一篇。”

黃巢當即作了一首。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爲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嚇得黃老爹拉回去就開打,讓你寫反詩,讓你寫反詩。

按照這個路子走,用不了幾年,不是上清華,就是北大。

但歷史在這兒卻多了一個拐點。

大好青年黃巢不知是心裏素質不過關,還是不善於考試。

參加的幾次高考,竟連一個野雞大學都沒考上。

心裏的苦可想而知。

連夜寫了一首名垂千古的好詩。

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是不是很有畫面感,不錯,老謀子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差不多就是黃巢腦海裏的畫面。

應該說,老天爺待人是公平的,在關上一扇窗的同時,往往會打開一扇門。

單憑這一首詩,黃巢足以笑傲大唐,笑傲歷史,笑傲唐詩三百首。

如果,黃巢好好寫,歷史上也許會多了一個出色的詩人,而不是一個造反頭目。

但歷史從來沒有如果。

帶着一肚子怨氣的黃巢離開了長安城,繼承了家業。

一躍成爲了鹽幫首領。

當年在長安城揮灑的雄心壯語似乎要慢慢被遺忘,最終化作了歷史的塵埃。

如果大唐再爭氣一點,也許歷史真沒黃巢什麼事。

偏偏,大唐破罐子破摔。

乾符元年,全國各地連年發生水旱災,河南最爲嚴重,糧食產量幾乎沒有,災民倒是遍地走。

按說這種情況下,大唐CEO應該忙着發放物資,將災難降低,但李世民的子孫早已沒了先祖的雄心和魄力。

當家的唐懿宗“用兵不息,賦斂愈急”,各州縣乾脆欺上瞞下,一時之間大唐上下“百姓流殍,無處控訴”。

爲了活下去,百姓就聚在了一起。

一看規模不小,濮陽的私鹽販子王仙芝與尚君長等乾脆學了一回陳勝吳廣,揭竿而起。

許多事,繃着還沒事,一旦這個緊繃的線被人砍斷了,差不多也就完了。

爲了活下去的百姓扛着木棍,很輕鬆地攻陷了曹州、濮州和鄆州。

這裏說明一下,不是大唐的軍隊太弱雞,而是大唐太坑爹了,多少年沒有發工資了,過年獎金也就不說了。

官兒還好說點,尋常的將士根本活不下去。

加上不少藩鎮也想趁機給皇上一點顏色看看,有意讓事情鬧大,所以幾個回合下來,也就讓百姓成了氣候。

一看開局不錯,王仙芝乾脆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號稱草軍,親自找來一幫讀書人寫了幾篇榜文大罵大唐皇帝。

什麼吏治腐敗、賦役繁重、賞罰不平等罪惡。有票帥尚君長、柴存、畢師鐸、曹師雄、柳彥璋、劉漢宏、李重霸、蔡溫球、楚彥威、王重隱等十餘人,大肆劫掠,不給百姓活下去的理由。

幹大事的人,總有追隨者。

在看到如同野火一樣的軍隊攻城略地,已經55歲的黃巢彷彿打開了內心的某種記憶一般。

當年的那句“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竟在片刻間衝入了腦門。

這不就是我希望的畫面麼,老天爺既讓我看到了,就是在號召我呀。

當夜,黃巢與子侄黃存、黃揆、黃鄴及外甥林言等八人聚衆數千人,響應王仙芝。

有了黃巢加特,起義軍“數月之間,衆至數萬”。攻鄆州,襲沂州。

造反畢竟不是做流水作業,除了個人威望外,還需要軍事才能。

事實證明黃巢寫詩是一把好手,打仗同樣也是一等一的人才。

相繼數月竟攻下了不少地方,而黃巢一躍成爲起義軍中最出色的人物之一。

歷史再一次告訴我們,一件好事的背後很快就跟着一件壞事。

而往往這件事壞事總能左右大局。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這是一段寓言,其寓意是,利益分配不均,人多反而不是什麼好事。

隨着局勢的擴大,伴隨着王仙芝和黃巢身上的矛盾也就出來了。

王仙芝想招安,尋求穩定,畢竟做反賊危險係數高,名聲還不好聽。

做朝廷官就不一樣了,生命安全有保障,功名富貴都在,還能給子孫後代留點。

而黃巢卻不這麼想,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是理想,任何代價都要實現。

境界的不同,讓兩個昔日的好友變得矛盾重重。

狠的時候,甚至在辦公室裏大打出手。

最終,王仙芝與黃巢走向了分裂。

分裂意味着兵馬的減少,意味着戰鬥力下降,意味着兇險。

三年後,起義軍的第一把手王仙芝被敵人亂刀砍死。

曾經的分歧隨着王仙芝的死化爲烏有,黃巢當仁不讓走到了一線。

黃巢自立爲黃王,號稱“沖天大將軍”,改元王霸,並設官分職,驅河南、山南之民十餘萬劫掠淮南。

此時的黃巢縱然有雄心壯志,卻從沒想過要做皇帝。

如果說,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是他的理想,那麼此時此刻望着身後的數十萬大軍,他也許只想告訴大唐的皇帝,我黃巢是個優秀的人才。

爲了證明皇帝丟失了自己這個人才。

黃巢拼命的擴大自己的業務量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短短數年,他的業務量從當初的河東擴展到整個中原,下一個目標長安。

長安城畢竟不是那麼好打的,圍攻了幾次,竟然差點一命嗚呼。

總算他命大。

爲了麻痹敵人,他不得不走上老上司的老路——接受招安。

他算了一下,竟有四次之多。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目標不變,理想不變,偶爾變通效果也許更好。

事實證明在戰場最需要的不是規矩而是變通。

只有懂得變通的人才能從戰場上活下來。

唯有活着,纔有實現夢想的可能。

這一點,在5年後變成了現實。

公元880年的冬天。

這是註定要隨着黃巢永載史冊的日子,儘管這個日子對大唐而言是災難性的,但對黃巢來說,這是個讓人懷念的日子。

這一天,已經60歲的黃巢親自率領自己的起義軍攻入了長安。

看着雄偉輝煌的長安城。

黃巢笑了,長安城你還記得我麼,我叫黃巢,我又來了。

進城的第二天,黃巢就登基了,國號“大齊”,建元金統,並大赦天下。

對於自己的產業,黃巢希望能長久。

爲此,他大膽的做出了創新,打造了一支農民軍文武官與唐官僚混合而成的政權機構。

在他看來,農民與官僚和平相處,大齊一定千秋萬載。

但他忘記了一點,農民憎恨官吏,官吏欺壓農民自古使然。

期望他們和平相處,無疑是癡人說夢。

衝入長安的農民很快就將自己的不滿徹底的發泄了出來,對唐宗室、公卿士族實行嚴厲的鎮壓政策,“殺唐宗室在長安者無遺”。

危險就此產生。

只可惜,志得意滿的黃巢渾然不覺。

沉靜在夢想世界的黃巢並不知道,摧毀一個世界不難,難的是打造一個全新的世界。

滿足,讓他錯過了加強鞏固自己的產業機會。

剛剛打破的局面,尚未來得及打造,就被捲土而來的唐軍包圍了。

面對洶湧的敵人,黃巢並不在意。

在自己奮鬥的歲月裏,這樣的局面還少麼,那一次自己不是化險爲夷了。

但這次,老天爺沒給他這個機會。

公元,突圍反擊的黃巢大敗。

死之前,他對外甥林言說,你拿上我的首級去獻給唐朝,那麼你還可以求得富貴!林言不忍心殺黃巢,於是黃巢自刎。

此事的後續很精彩,林言斬下黃巢的首級,去投奔唐軍。結果半路上就被沙陀人殺掉。然後沙陀人把黃巢和林言的首級獻給唐廷。

2年後,返回的唐僖宗在大玄樓舉行受俘儀式,武甯節度使時溥獻上黃巢首級,另有黃巢姬妾二三十人。

唐僖宗問“你們都是顯貴人家的子女,世代蒙受國家的恩惠,爲什麼從賊?”

居首的女子回答:“賊寇逞兇叛逆,國家以百萬,不守宗廟,播升任巴郡、蜀郡;如今陛下以抵抗不住賊責備一個女人,設置公卿大臣將帥在什麼地方嗎?!”

唐僖宗不復問,皆殺了。

臨刑前,執法人員可憐這些婦女,讓她們喝醉後再行刑,女孩們邊哭邊喝,不久在醉臥中受死,獨居首的女子不哭亦不醉,從容就死。

至此,轟轟烈烈的黃巢起義徹底畫上了句號。

看到這兒,我忍不住一嘆。

這些女子都是一等一的好女子,生逢亂世,她們所思所想並不多。

比起黃巢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她們想得更多的是活着。

只可惜,就連這點要求,也隨着黃巢突圍失敗變成了奢求。

若早知這個結果,當年高考失利的黃巢還會寫下“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理想麼?

也許會……

也許……

誰知道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