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愛你愛你

是有着美好寓意的一年

也是全國上下衆志成城

同心戰“疫”的大考之年

在中航大,有這樣的一些家庭

他們相互支持,共度疫情難關

他們攜手同行,共築疫情防線

用實際行動向彼此表達“520”

他們守望相助,以大無畏之心

向國家表達忠貞熱忱

他們,就是中航大的

“最美家庭”

01

伉儷攜手,共同守護中航大

在中國民航大學有着一個普通的家庭,男主人公潛心教學,疫情期間精心爲學生設置線上課程;女主人公紮根戰疫一線,做到“停課不停診”,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

丈夫張迪是中國民航大學工程技術訓練中心電子教研室教師。他潛心教學科研14年,承擔機務維修實踐教學、CDIO工程項目教學以及航電系統工程技術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獲十幾項省部級和校級獎項與榮譽,包括優秀教師、優秀黨員、先進個人等。

疫情期間,張迪老師堅持“停課不停教”,充分利用移動學習專業平臺和網絡視頻平臺構建了以學生爲中心、以航電維修項目爲載體、以能力產出爲考覈標準、以“分析-設計-施工-驗證”爲訓練路徑的項目教學模式。同時,張迪老師將研究成果轉換爲教學成果,通過調查問卷和“面對面”的網絡座談,用心構建了教學反饋環節,不斷改進和更新線上教學方法和方式,促進提升教學質量。在網絡授課之餘,張迪老師堅持“停課不停建”和“停課不停研”。爲了確保所負責的中國民航大學實驗室建設項目、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項目、中國民航大學實驗技術創新基金項目等按時結題和驗收,他利用業餘時間繼續開展實驗教學設備的設計和開發,採用“互聯網+”技術、人機交互技術、軟硬件仿真技術,研製了以主流機型爲主、以學生自主操作爲目標,具有飛機電子系統和附件測試與排故訓練功能的實物仿真訓練平臺,極大增強了實踐教學內涵,也更好滿足了機務維修實踐教學操作的規範性和熟練性要求。

妻子劉佳,是校醫院主治醫師,負責校醫院辦公室、醫政管理和公文管理各項工作,2016年榮獲中國民航大學優秀黨員稱號。疫情期間,劉佳老師堅持“停課不停診、停課不停服”。作爲校防控物資管理小組成員,她負責防控物資採購的合同管理和招標工作。疫情前期,由於防控物資緊缺,物資採購和合同簽署工作遇到很多困難。她經過不懈的溝通和協商,截至4月30日,已起草和簽署了18個防控物資採購合同,總金額累計130萬餘元。同時,在疫情防控期間,她組織完成了校醫院的工作計劃、總結、行政管理制度的草擬、修訂和發佈,並安排好各種行政會議,做好會議記錄。她及時組織完成疫情行政文件的呈批上報、傳達收發、轉遞傳閱、立卷與保管等工作,組織完成了校醫院各類對外宣傳報道等工作。

張迪和劉佳老師平時工作中,互相理解和支持:張迪老師教學科研工作繁忙,劉佳老師就主動照顧孩子和家庭。由於工作原因,日常生活中他倆陪伴孩子學習和活動的時間是碎片和短暫的。在疫情居家期間,他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孩子相處。除了教學和工作,他們每天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上小學生的網絡同步課程、陪孩子下圍棋、打乒乓球、畫畫和彈古箏……他們的女兒也培育成了一名樣樣精通的“達人小神獸”。這個溫馨的小家充滿了幸福和歡笑。

面對復課開學,劉佳老師所肩負的疫情防控工作更加艱鉅,張迪老師也面臨着首批機務維修“3+1”執照試點畢業生的實踐實習。面對疫情防控與教學管理,他們也將一如既往,用愛和理解共建幸福和諧小家,用責任和擔當共築國家的穩定和發展,繼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爲學校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02

“守護自己最想守護的人”

丈夫張雪洋老師是中國民航大學工程技術訓練中心維護保障室主任。疫情初始,學校正值寒假,工訓中心的領導第一時間部署了防疫措施。張老師大年初二即返回學校,對中心和實驗室進行了安全檢查,要求值班人員儘可能減少外出,做好個人防護。同時他密切關注疫情變化,蒐集資料,通過網絡進行防疫知識的宣傳。從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每週一次他都到學校檢查中心樓宇封閉和值班人員工作狀態。

二月底,張老師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學校新聞志願者的工作,積極進行工訓中心教師上好網絡實踐課、共同抗“疫”事蹟的宣傳,弘揚了優良師德師風,傳遞了愛國主義精神,截止目前共推送文章33篇。藉助企業微信平臺對保障室職工進行消毒操作技術、防控常識和心理疏導網上培訓。開發4個區域二維碼用於每天監測和統計進入中心樓宇的人流信息並上報,制定《樓宇防控人員工作流程及工作實施標準》等,做到了所屬校內值班人員無疫情。同時根據工訓中心實驗室情況,他開發設計了實驗室二維碼,實現了人員出入實名制管理。爲復課開學實驗室管理奠定了堅實基礎。在做好中心復課開學準備工作的同時,張老師積極參加學校志願者服務,在食堂維護秩序,爲學生測溫、登記。爲築牢學校疫情防控安全底線,他正默默奉獻着自己的全部力量。

妻子殷玲,是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的麻醉醫師。在疫情來臨之際,她主動請戰去門診的抗“疫”一線工作。正月初二,總醫院空港分院設爲接受隔離病人定點醫院。殷玲接到醫院的緊急通知開始正式前往總醫院門診上班。考慮到工作的特殊性,以及家裏的父母年紀較大、孩子尚且年幼,殷玲提出自己居住自我隔離的想法,要求張老師和孩子回爺爺奶奶家裏居住,但是張老師立即否定了這個建議。因爲家裏離醫院很遠,殷玲更需要他的支持和幫助。從大年初二開始,張老師每天接送她上下班。殷玲默認了張老師的做法,但她堅決不允許張老師進入醫院的工作區域,每天下班回家後也更加註意自我消毒和家庭消毒。張老師一方面給予支持和理解,另一方面又開導殷玲適度放鬆。

從大年初二至今,張老師就開始了學校、家裏、醫院三點一線的生活和工作。爲了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年近七十的爺爺奶奶主動承擔了家裏大小事情,家人的支持讓他們夫妻二人能夠更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正如張老師所言:“在疫情面前說不害怕是假的,但看到前方有那麼英勇無畏的逆行者在負重前行,有很多夫妻共同戰鬥在隔離病房,有的甚至犧牲在抗疫戰鬥中......比起他們,自己所付出的算不上什麼。哪有什麼英雄,不過是一羣平常人學着前人的樣子,努力衝在最前面,保護自己想要保護的人。正是因爲我們身邊許許多多的象我們這樣的平凡夫妻,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堅持堅守,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奉獻着自已的力量甚至生命,戰‘疫’纔會最終取得全面勝利。”

03

責任與擔當,就是對妻子最大的支持

丈夫朱明是中國民航大學工程技術訓練中心實習工廠的老師。作爲一名前線醫護人員的家屬,在這個特殊的寒假,除了做好開學上課的準備工作之外,朱明老師積極主動加入到學校抗擊疫情防控工作的志願者團體中,去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在家中,他自覺做好家庭和個人防護,通過電話或微信告知親朋好友,不走親不訪友,儘量不參與聚集性活動;室內勤通風勤換氣,家居用品定期消毒;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不信謠不傳謠,主動配合黨和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堅信:做好個人和家庭的防護就是對社會的貢獻!

妻子劉旭是天津市天津醫院ICU重症監護室資深黨員護士。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之後,她主動向醫院領導請戰,積極加入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從二月初至今,劉旭一直堅守在天津醫院發熱門診進行疫情排查和緊急救援工作。發熱門診防控科作爲全院抗擊新冠肺炎的第一道防線,預檢分診成爲最重要的堡壘。劉旭堅決按照醫院要求做到 “不漏診,零感染,嚴防死守,阻擊病毒”。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每天對發熱患者進行篩查,做好患者分流,保證重危病人的順利搶救。在此期間,她還積極學習新冠肺炎防治、救治的相關醫療知識,爲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劉旭在抗擊疫情一線,因爲工作原因,連續2個多月不能回家。作爲丈夫的朱明,他充分理解更全力支持劉旭的工作。朱明老師主動承擔起教育孩子、照顧雙方老人的重擔。在居家抗疫期間,他積極樂觀,用歌聲讚美鼓勵抗疫一線的所有工作人員,製作美食分享關愛,爲家人和同事帶來滿滿的正能量。

庚子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在華夏大地上

幸得白衣執甲,護山河無恙

值此特別的日子

讓我們爲在疫情中的英雄們

道一句“2020,520”!

愛您愛您,我們愛您!

向這些“最美家庭”致敬

向在疫情防控中

付出努力的“戰士”們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