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袁世凱氣急之下,在粉碎了國民黨人的反叛後,新推出了《民三約法》,爲了避免民間再出現大元帥,他也仿效他國,重新撿回了大元帥的稱謂,大總統統帥全國陸海軍,只有大總統纔是陸海軍大元帥,並設立大元帥府。軍閥混戰之時,元帥這個名銜失去了法理性,簡單說,沒人授予,想叫就叫,還要叫的響亮,吳佩孚的官方軍銜是孚威上將軍,但這不妨礙他被稱爲“玉帥”,一時間,不管你是直奉皖哪個方面,你只要手裏有兵,那麼,你認爲自己是大帥,那就可以讓手下叫你大帥。

大帥本是大元帥的簡稱。
秦漢之前,行軍打仗的將領最初是稱爲將軍,最高的就是上將軍、大將軍。
人們對名銜的追求是無止境的,隨着“將軍”名銜的擴大化,比如軍中有了成千上百的將軍後,什麼上將軍、大將軍之名就讓這些掌握兵權的人心中很不爽,感到缺乏差異化,開始推動改名,於是就改爲都督、大都督。
很快都督大都督這些名銜也臭了大街,南北朝時期,只好因應形勢,推出元帥這種名銜去管都督。李世民還在當秦王時,就被封爲“西討元帥”,後來又設置天下兵馬元帥、副元帥、行軍元帥、左元帥、又元帥......元帥這個名銜,到了元朝和明朝,又開始出現臭了大街的跡象。
清朝前期,放棄了這個稱謂。
清朝後期,爲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捻軍等各路起義,只好允許地方自組武裝,“元帥”、“大帥”這些名銜開始地下回潮,沒辦法,聽着評書長大的漢人都愛聽這個。這時候就出現了“香帥”張之洞、“左帥”左宗棠、“雪帥”彭玉麟......這不屬於正規稱謂,沒人因此多發一分錢工資,上了朝還得裝孫子。
清末新政要搞改革,以日爲師,日本的明治天皇作爲全國最高軍事首領,還帶了一個陸海軍大元帥的稱號,清朝統治者有樣學樣,也引進來。
末代皇帝溥儀就是近代史上第一個有陸海軍大元帥名銜的人,但他年紀太小,這個名銜和皇帝名銜一樣,需要他老爸攝政王載灃代理。於是載灃就成爲代理陸海軍大元帥。
辛亥革命武昌首義暴發後,各省紛紛響應,在組建臨時政府前,也需要一位軍事主官,於是在上海的代表們推舉了黃興爲“假定大元帥”、黎元洪爲副元帥,但黃興的戰績不佳,反對意見太大,黃興看清形勢,並不接受,甘願讓給黎元洪,於是各路代表在南京開會的時候又改動了一下,黎元洪爲“假定大元帥”、黃興爲副元帥,倆人的位置掉了一個個兒。
這兩位正副元帥沒幹幾天,臨時政府成立,按照約法,只有臨時大總統纔有統率海陸軍之權,這兩位正副元帥的名銜與大總統的職能有衝突,只好委屈哥倆放棄。
袁世凱剛當上總統時,也沒有引用這個稱謂,正常發展下去,元帥就要走進故紙堆裏去了。但不甘寂寞的國民黨人在1913年7月發動了“二次革命”,推出了前清遺老岑春煊擔任全國討袁軍大元帥,大元帥的名號重出江湖。
袁世凱氣急之下,在粉碎了國民黨人的反叛後,新推出了《民三約法》,爲了避免民間再出現大元帥,他也仿效他國,重新撿回了大元帥的稱謂,大總統統帥全國陸海軍,只有大總統纔是陸海軍大元帥,並設立大元帥府。
袁世凱纔是立法意義上的民國初年第一位真正的大元帥。
袁世凱之後,黎元洪、徐世昌、曹錕先後繼任大總統,理論上說來,他們也繼承了全國這唯一的大元帥名銜,但大元帥這詞不如大總統閃亮,使用頻次不高。
1917年的護法運動後,形成了南北分裂局面,南方開始時不敢使用大總統字眼,又撿回來大元帥這個稱號,孫中山成爲海陸軍大元帥,唐繼堯、陸榮廷爲元帥,加上之前復辟失敗的“辮帥”張勳,元帥這個稱號自此又面臨擴大化的危機。
一直到1925年去世,孫中山一共擔任過三次大元帥,去世後,他的大元帥稱號又給了胡漢民代理。
南方不講究,北方也忍不住了。
軍閥混戰之時,元帥這個名銜失去了法理性,簡單說,沒人授予,想叫就叫,還要叫的響亮,吳佩孚的官方軍銜是孚威上將軍,但這不妨礙他被稱爲“玉帥”,一時間,不管你是直奉皖哪個方面,你只要手裏有兵,那麼,你認爲自己是大帥,那就可以讓手下叫你大帥。大帥從來就不是一個軍銜,而是一種敬稱。
1927年6月,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他是北洋時期最後一名法理上的大元帥。
民國時期的最後一位法理上的大元帥是蔣介石。
抗戰全面爆發後,爲了指導全國抗戰力量,國民政府在1937年8月20日成立大本營,規定最高領導爲陸海空軍大元帥,由蔣介石擔任,但蔣介石最後還是決定以軍事委員會(最高領導是委員長)的名義,於1938年1月正式撤銷了大本營編制,理論上說來,蔣介石只當了四個多月的大元帥。
別看蔣介石更喜歡委員長這個稱號,但在西方,普遍還是稱他爲Generalissimo,仍然是大元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