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佈。有幾個數據值得關注: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1.6%,義務教育鞏固率94.8%,學前教育在園幼兒民辦佔47.2%。

之所以關注這幾個數據,是因爲: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1.6%,意味着我國高等教育已經跨過普及化門檻,進入普及化時代。而義務教育鞏固率爲94.8%,雖然比去年提高0.6個百分點,比前年提高1個百分點,但意味着這一年級學生從小學入學到初中畢業還有5.2%沒有完成義務教育,輟學或失學。學前教育在園幼兒民辦佔47.2%,比去年49.1%稍低,可還是接近50%的規模佔比,這說明雖然輿論叫嚷着民辦幼兒園退出歷史舞臺,但現實是,民辦幼兒園是保障學前教育的重要力量。

高等教育普及化與輟學問題並存,亟待我國社會轉變教育理念,重新認識高考價值、教育價值。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民辦學前教育佔47.2%,則要求我國思考政府發展教育的職責、作用,是重點保障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並以此進行教育改革,調整教育支出結構。

過去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明確提到要切實降低農村學生輟學率。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提高義務教育鞏固水平的通知》,要求切實解決義務教育學生失學輟學問題,確保實現到2020年全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的目標。

一些人不理解,爲何一邊是高等教育普及化,另一邊卻是輟學、失學問題,怎麼有這麼大的反差。在“高考改變命運”的背景中,有的農村地區爲何會有新的“讀書無用論”出現。其實,這並不矛盾。恰恰是“高考改變命運”的教育觀、人才觀,讓讀書無用論在一些農村地區、貧困地區回潮。其邏輯是,只有成績好的學生才能考生好大學,改變命運,那麼,如果成績不好,上不了好的高中,就考不進好的大學,爲何還要讀高中、讀初中呢?因此,成績不好的學生,在小學畢業,上初一、初二後就逐漸放棄學業,即便當地教育部門、學校老師反覆做勸返的工作,也很難說通。不少地區只有利用法律武器,強制要求父母(監護人)履行監管責任,送孩子回學校讀書。

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普及化時代,但是教育觀、人才觀,還停留在精英教育時代。把升學視爲改變命運的途徑,導致教育嚴重功利化,我國鄉村教育也採取升學教育模式辦學。在這種辦學模式中,學生(及其家長)會覺得讀書只是派升學的用場,能升學就繼續讀書,不能升學,就不讀書。按照當前的高中教育普及程度(2019年的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爲89.5%),鄉村孩子在初中畢業後,想讀中職都可以,而且免學雜費,還可獲得中職助學金,可是,由於中職沒有普高那麼明顯的升學價值,一些不能上普高的鄉村孩子並不願意讀中職,而是選擇早早外出打工。

要解決輟學問題,就需要重新審視“高考改變命運”的教育觀、人才觀,當上大學已經成爲大多數同齡人的選擇時,高等教育的作用不再是給學生一個大學生身份,而主要是給學生“高等教育”,讓學生獲得改善自己生活的能力。

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存在越是“基礎”的教育,民辦的比重越大的情況,除學前教育民辦的比重爲47.2%之外,小學爲16.8%,初中爲12.2%,而高等教育本專科民辦的比重爲12.6%。這和各級政府部門對不同階段、層次的教育的重視程度有關。雖然我國近年來,強調學前教育的普惠性,也加大了對學前教育的投入,但由於歷史原因,學前教育的民辦比重依舊較大,當然,發展民辦普惠園也是發展普惠學前教育。

政府發展教育的職責,應該是首要保障公共基礎教育,而非高等教育。因此,高等教育的民辦比重應該更大,這樣可以給高等學校更大的空間去拓寬辦學資源,也可減少財政對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大對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的投入,也就有了經費保障。在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時代後,要以基礎教育爲重心進行教育系統改革。這種對基礎教育的投入重視程度,也會改變社會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從而以優質的基礎教育,整體提升國民素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