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恩替卡韦上市以后,众多肝病临床医生反馈的恩替卡韦是比较良好的,包括对比了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的药物进入人体后的起效时间 ,在治疗四十八周后,三分二的e抗原阳性或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的HBV-DNA都降至低水平,效果远高于拉米夫定,强效作用约超过拉米夫定三成作用。所以,当前新版《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主推的初始选择低耐药、强效抗病毒药物,其实也是以恩替卡韦为原先,主要是它长期得到肝病临床医生的认可。

从许多留言中,小番健康观察到,有的人对恩替卡韦(ETV)早期使用范围并非慢性乙肝(CHB)有一定了解,是的,ETV最开始是应用于疱疹病毒感染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ETV仅仅对疱疹病毒抑制作用一般,却对乙肝病毒的抑制具有显著效果,因而那个时候“成功”研发出了乙肝新药。

乙肝恩替卡韦发展史,早期应用疱疹感染,属于误打误撞乙肝新药

恩替卡韦也是当前一线乙肝治疗药物,也是继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后的核苷类药物(NAs)。最初在2015版指南中提出恩替卡韦可以强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适合作为慢性乙肝患者(CHB)的初始治疗选药之一。而且乙肝抗病毒全球主要有两个方向,核苷类药物(NAs)和干扰素(IFN),恩替卡韦就是目前的NAs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药物。

ETV是一种环戊酰鸟苷类似物,上市之初主要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药物,但是,随后被证明具有强效抑制乙肝病毒作用。恩替卡韦的上市历史和拉米夫定有着十分相似的时代背景,了解这些,有助于让我们了解抗病毒药物的起源和发现,知道其抗病毒原理。ETV被发现适用于慢性乙肝治疗,而且还明显优于以往核苷类药物的作用,属于误打误撞的研发出了当时具有时代意义的乙肝新药。

在恩替卡韦上市以后,众多肝病临床医生反馈的恩替卡韦是比较良好的,包括对比了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的药物进入人体后的起效时间 ,在治疗四十八周后,三分二的e抗原阳性或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的HBV-DNA都降至低水平,效果远高于拉米夫定,强效作用约超过拉米夫定三成作用。

从肝病临床医生的反馈看,恩替卡韦不但抗病毒起效迅速、抗病毒作用强,而且还有很低的耐药率。以往若没有出现恩替卡韦耐药的慢性乙肝患者,每日一次恩替卡韦0. 5mg(1片),在使用两年之后的耐药率也不会超过1%,三年后的耐药率为1. 7%。所以,当前新版《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主推的初始选择低耐药、强效抗病毒药物,其实也是以恩替卡韦为原先,主要是它长期得到肝病临床医生的认可。

恩替卡韦属于核苷酸类似物(NAs),NUC方案也主要通过长期口服,方便经济,适合慢性乙肝患者。恩替卡韦如果和食物一起能够影响人体对恩替卡韦的吸收利用,导致血液药物浓度偏低。因此,小番健康提醒,恩替卡韦在种种临床前研究说明恩替卡韦应该空腹服用,特指餐前或餐后两小时以上服用。

因为目前药物学界国内研究观察,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之间不会相互影响,所以,它们是可以一起吃的。同时,在恩替卡韦各种试验中,比如还有其他疾病并用药期间,不需要刻意停用恩替卡韦,因为药物研究没有发现哪一种药物会跟恩替卡韦相互作用,不需要因为其他疾病用药,而中断恩替卡韦使用。

恩替卡韦适应症需要格外注意,因为其只做过十六岁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试验,所以,应符合十六岁成人。具体用药指导意见,可以咨询正规医院肝病临床医生意见,对于许多人担心的耐药问题,即便发生耐药,增加不同耐药位点药物,也有许多试验支撑,可以继续强效抑制病毒,短期就能够控制好乙肝不再进展。此外,小番健康提醒,用药期间,要遵从肝病临床医生指导,做好定期复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