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2016年03期在《肝脏》杂志上,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肝硬化诊疗二中心研究人员曾经发表过关于对比单独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和联用恩替卡韦(ETV),针对经拉米夫定后的慢性乙肝再选择恩替卡韦依然表现出应答不理想时,或已经发生病毒学突破,药物试验中如何找到挽救方案,小番健康简单介绍一下这项药物试验。纳入参考的都属于,对长期使用拉米夫定(LAM)并改用恩替卡韦(ETV)依然表现出病毒学突破或应答不佳时,CHB最为关心的发生耐药后如何解决问题,是否有更为理想方案来快速强效控制乙肝不再继续进展。

耐药,曾经一直是慢性乙肝治疗的棘手问题,包括单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以及阿德福韦酯等均可能由于长期口服,而发生病毒学突破。因此,许多慢性乙肝患者(CHB)认为既然长期口服可能发生耐药,何必长期使用这种有缺陷药物呢?

乙肝拉米恩替均应答不佳,单用TDF或联用ETV,可以获得快速控制

小番健康提醒,任何一种病毒均可能由于自身免疫机制变化产生耐药,药物导致耐药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且以目前医疗水平是可以减少耐药发生的,即便耐药也有许多方法强效快速控制乙肝进展。结合2016年03期在《肝脏》杂志发表的一篇我国药物学论文,解释耐药后的挽救方案,同样可以消除CHB疑虑。

早2016年03期在《肝脏》杂志上,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肝硬化诊疗二中心研究人员曾经发表过关于对比单独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和联用恩替卡韦(ETV),针对经拉米夫定后的慢性乙肝再选择恩替卡韦依然表现出应答不理想时,或已经发生病毒学突破,药物试验中如何找到挽救方案,小番健康简单介绍一下这项药物试验。

纳入参考的都属于,对长期使用拉米夫定(LAM)并改用恩替卡韦(ETV)依然表现出病毒学突破或应答不佳时,CHB最为关心的发生耐药后如何解决问题,是否有更为理想方案来快速强效控制乙肝不再继续进展。这次试验纳入80名符合上述使用LAM转为使用ETV依然不理想的CHB,其中40名单独使用TDF,其余40名为TDF联用ETV。

在单用TDF组为使用300 mg/d,联用组为ETV0.5 mg/d,TDF300 mg/d进行对比,为期48周治疗时间,并观察在第12周、第24周、第48周的血清学指标、病毒应答情况以及生化学情况等。关键指标包括比较转氨酶复常率、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不良反应,以及药物学较为关心的达到48周后,是否充分实现理想的病毒学应答率。

小番健康提醒,科研实验数据并不停留在学术期刊论文中,这些内容也进一步为这些乙肝抗病毒药物上市之后,持续观察其对CHB的转归方向起到决定作用。这项发布于2006年《肝脏》杂志的数据,研究结论显示,单独使用TDF治疗48周以后,CHB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为13.1%,约占总比例的3/23。

谷丙转氨酶复常率为76.2%,约占总比例的16/21;实现理想病毒学应答率有85.0%,约占总比例的34/40;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试验作为挽救方案中的病毒学突破率为零。在另外一个联合TDF和ETV方案中,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为16%,约占总比例的41/25;谷丙转氨酶复常率为77.3%,约占总比例的17/22;实现理想病毒学应答率有87.5%,约占总比例的35/40。

而联合用药中,病毒学突破率依然为零。这项试验说明,在经LAM再改用ETV依然属于应答不理想或者已发生病毒学突破时,选择单用TDF或TDF联用ETV,这两组对照都表现出良好的快速控制乙肝不再继续进展,整体耐受性良好,没有发生1例不良事件而停药案例。所以,CHB耐药其实并不可怕,许许多多的药物试验均说明当前一线抗病毒药物单用既可以获得理想应答。

小番健康结语:以上试验数据来自2016年《肝脏》杂志上,由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肝硬化诊疗二中心研究人员发布,可以从公开信息中查询到。如果细心观察,还会发现相比单用TDF,TDF+ETV的联用方案所获得的转氨酶复常率、病毒学应答率、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都要更高,并且病毒学突破率始终维持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