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補之,蘇軾的得意弟子,蘇門四學士之一。他雖懷有努力事功的入仕理想,也曾全力以赴去追逐過夢想,但是現實的殘酷和無情,還是使得晁補之萌生了歸隱的思想,後更是把想法付之於了行動:他修築了一座歸來園,自號歸來子,還多次作詩讚美陶淵明。

如果單看這些記載的話,會發現晁補之內心深處是渴望自由、嚮往田園生活的。但是,事實果真如此麼?私以爲這個說法不甚全面。因爲,縱觀晁補之的詩詞作品和人生行動軌跡來看,會發現:晁補之其實是不願歸隱的,埋藏在他內心深處的,還是積極入仕的想法。晁補之對於歸隱的不甘心

不可否認,晁補之的確在自己的詩詞作品中表達過自己對陶淵明的仰慕。元和七年,晁補之在《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中,寫下了“歸休但如此,便足了平生”這樣的詩句。於是,有人說,通過這樣的詩詞,就可以看出晁補之的歸隱之心。

但是,如果瞭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就會發現這樣的結論下得有些草率。當時,晁補之因校書郎官俸祿微薄、不足贍養,被迫乞補外官,得以祕閣校理通判揚州。而當時的他,尚未受到黨爭的牽連,依舊在朝中頗爲得勢。而在這種:背有靠山、自己又被生計所迫的情況下,晁補之怎麼會產生歸隱的想法呢?

值得一提的是,晁補之還在這個作品集中表明瞭自己的觀點:爲親謀鬥粟,無意出競時。緬焉效一官,報國方在茲。也就是說,對於晁補之來說,“爲親謀鬥粟”和“報國方在茲”本就是他最初爲官的理想,在自己理想尚未實現的情況下,晁補之也不會選擇掐斷自己的爲官之路吧?

況且,最能直觀表現晁補之不甘於歸隱的事實便是:生命終結的前夕,五十七歲的晁補之在接到朝廷命他去泗州爲官的詔令後,他便不顧自己的身體狀況強行奔赴任職地區。然而,沒過多久,五十八歲的晁補之就在任職地去世了。晁補之這種倔強的行爲,難道還不足以表明他渴望迴歸官場的決心麼?

從晁補之最後的人生決定中,其實就可以看出:他這一生,是把爲官入仕放在第一位的。而中間那些年所作的歸隱詩,其實也就是對於生活現狀不滿的發泄。所以,只要一有迴歸朝堂的希望,晁補之就會立馬錶現出對朝廷知遇之恩的感謝。那麼,他爲何會有這麼深的爲官執念呢?這就得從晁補之的主觀信仰和所受影響說起了。晁補之爲何會這麼不甘心歸隱

晁補之不甘於歸隱的原因,主要有這兩個:一、主觀信仰;二客觀因素。

主觀信仰

年少時候的晁補之,便把不少治世良臣,當作是自己的人生偶像。他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寫道:少日讀書,不升孔子之堂。自夔、咎繇而下,若巫咸、傅說則器不逮,遭時有用,庶幾學鄭子產、晉叔向之爲人,尚恐其遠,且一國位,不足用天下。而這些榜樣,就對後來的晁補之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晁補之看來,一個有理想有能力的飽學之士,就應該以百姓爲重、更得爲君主盡忠。受到這樣的思想啓迪,長大後的晁補之,一直在爲積極入仕而奮鬥。所以,當他得知朝廷用兵安南的時候,尚無功名在身、且“困窘貧苦,居大不易”的晁補之,便寫出了《罪言》這樣的好文章。

在這篇文章中,晁補之先是言明瞭自己不能親自上戰場的罪過,隨後從方方面面論述了敵兵的可取之勢。如此一篇縱論國家武備的佳作,就表明了:在晁補之的內心深處,他從來不把自己看成是一個碌碌無爲的閒庸之人,而是時時刻刻都在關注國家大事,準備爲國家的命運發展而付出自己的一切。

客觀影響

而對晁補之一生勤勉爲官造成巨大影響的客觀因素,便是家族和師門了。在二者的合力影響之下,更是堅定了晁補之一生願入官場的信念。

首先,晁父的行爲,深深地影響着晁補之。和晁補之比起來,晁瑞友的仕途之路,也是一樣的不順暢。晁瑞友二十五歲的時候,通過科舉中第走入了官場。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的限制,晁瑞友一直未能得勢,直到他四十八歲的時候,才升到了祕書省著作佐郎這個位置。但是,更加不幸的是,沒過多久,晁瑞友便因病去世了。

而從“熙寧中,先君捐館舍於京師,於時家在吳,貧不能以時葬”的記載中可以看出:晁瑞友爲官一生,卻甚是清貧。然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晁瑞友依舊堅持爲官,而沒有歸隱鄉間。晁瑞友的這種行爲,就對後來晁補之的堅持爲官,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一來說,家貧使得晁補之必須得守住身上的職位;二來說,晁父的堅持,就是晁補之行動的榜樣。

其次,晁補之心中一直有着重振家族的願望。布衣出身的晁家祖先晁迥,在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之下,不但開創了晁氏一族的繁盛,還受到了當時社會上有名望之人的推崇。就是在他的帶領下,晁氏一族逐漸走向了輝煌,期間通過科舉考試走向仕途的文人士子不知道有多少。然而,進入徽宗時期以後,隨着家族中有名望人士的去世,晁氏一族正在逐漸走向衰敗。

之後,本來極有前途的晁補之、晁說之等人的失利,更是讓家族的發展雪上加霜。面對家族的頹勢,晁補之一直心懷不甘:抑晁氏自文莊公秉政,勳業在王室,逮今六百餘年,而仕益微似不可振。這種不甘心,就支撐着晁補之不願斷絕仕途之路,使家族徹底敗落。然而,事與願違,奮發了一生的晁補之也沒能帶領家族再次走向輝煌。

最後,師門的影響,也是促使晁補之留在官場的一個大牽掛。十五歲時候的晁補之,就曾在自己的作品《再上蘇公書》中,表達了自己對於蘇軾文章的傾倒之情:不佞生十五年,知讀閣下書。在這篇文章中,晁補之表達了自己對於蘇軾的無限敬仰、也表明了自己迫切想要成爲蘇軾門生的願望。

隨後,蘇軾看中了晁補之的才能,就答應了他的請求。入了蘇軾門下以後,晁補之在政治立場和行爲處事上,都受到了蘇軾的極大影響。而蘇軾在遭到貶責以後未曾放棄、還一直爲官爲民的行爲,也是深深震撼了晁補之。所以,就算是在晁補之在因蘇軾而遭到貶責的時候,他依舊選擇了追隨自己恩師這條路。結語

只能說,晁補之筆下的歸隱詩,只是他在官場失意後發出的感慨罷了。作爲一個出身名門、身懷壯志的有才之士,晁補之怎麼會毫無牽掛地走向田園生活呢?所以,在明知自己身體狀況已經不甚大好的情況下,只因爲接到了朝廷的委任狀,晁補之就選擇放棄享受田園生活,而再次走向了官場。如此鮮明的對比,難道還不能證明晁補之對於歸隱的不甘願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