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遼是曹操手下一名悍將,在逍遙津之戰中,他親自帶領了八百步卒殺入了東吳十萬兵馬之中,殺進殺出好幾回,如入無人之境,嚇得東吳士兵當時就沒了之前的鬥志,後來張遼還差點將孫權生擒,幾乎成爲了孫權一生的陰影。等到孫權率軍來犯的時候,三位武將按照先前曹操的吩咐打開了他留下的錦囊,按照曹操的吩咐由樂進繼續鎮守合肥,而張遼和李典則在大戰開始時以破竹之勢給敵軍一個下馬威,讓東吳士兵失去鬥志,這樣也能爲救援爭取一些時間,並且拖的時間越長,東吳帶來那麼多的士兵,等糧草耗費得差不多了就撤兵了。

大家好,我們的唐服流雲天下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張遼止啼”這個詞很多人都聽過,尤其是熟悉三國曆史的小夥伴。張遼是曹操手下一名悍將,在逍遙津之戰中,他親自帶領了八百步卒殺入了東吳十萬兵馬之中,殺進殺出好幾回,如入無人之境,嚇得東吳士兵當時就沒了之前的鬥志,後來張遼還差點將孫權生擒,幾乎成爲了孫權一生的陰影。
爲了防止曹魏一家獨大,劉備和孫權達成了盟約,聯手對付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曹操敗興而歸,損失慘重,直接影響了他一統中原的步伐。七年之後,也就是公元215年,曹操發兵漢中,和張魯交戰,而孫權則藉機想要攻打合肥。這一點曹操早就看出來了,所以特地派出了張遼、樂進和李典駐守在合肥。
部署好了一切之後,曹操就安心出征了。等到孫權率軍來犯的時候,三位武將按照先前曹操的吩咐打開了他留下的錦囊,按照曹操的吩咐由樂進繼續鎮守合肥,而張遼和李典則在大戰開始時以破竹之勢給敵軍一個下馬威,讓東吳士兵失去鬥志,這樣也能爲救援爭取一些時間,並且拖的時間越長,東吳帶來那麼多的士兵,等糧草耗費得差不多了就撤兵了。
當時孫權率領十萬兵馬駐紮在了逍遙津,張遼親自挑選出了八百名步卒,說白了就是一隻精銳的敢死小隊,這一去很可能是有去無回。這八百人抱着必死之心上陣,來勢洶洶,竟然直接就衝向了東吳大軍之中,像搗亂一樣進進出出地殺了不少士兵,攪亂了東吳的作戰節奏。
孫權一看這種情況知道士兵的鬥志已經消失大半,攻佔合肥的計劃只能暫時擱置,就帶着大軍撤退,沒想到張遼這支敢死小隊是真的不要命,一路窮追不捨,還差點將孫權生擒了,給他嚇得不輕。正是因爲逍遙津之戰的失敗,讓孫權心中產生了不小的陰影。
正是因爲張遼的勇猛,讓孫權放棄了首先對抗曹操的想法。等到曹丕繼位之後,張遼已經年歲很大了,而且身體也不太好,在他生前的最後一年,還被派去與孫權對戰。可孫權仍然沒有忘記在逍遙津之戰中的狼狽,面對年邁的張遼卻不敢出兵。
御駕親征都沒用?孫權十萬鐵騎敗給八百步卒,張遼成他一生的陰影
不過張遼能夠以少勝多,生生擊退了十萬大軍,主要還是因爲他出兵的時機把握得很是時候。孫權御駕親征就是爲了鼓舞士氣,然而正在渡江的時候陣型都是亂的,張遼率領的敢死小隊突然衝出來,讓原本就混亂的隊形直接衝散,所以八百步卒才得以在十萬大軍中來去自如。
各位小夥伴,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