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分期上,有一個“上古”。上古就是太古,太久遠的歷史,沒有文字記載,全屬傳說、“集體記憶”,以及後人的不斷建構。
歷史上,我們將有文字的時期,稱爲“歷史時期”,大致是商代晚期以後;而沒有文字記載的時期,則稱之爲“傳說時期”。傳說時期的歷史,多半是不可信的,“歷史”具有神性。好比三皇的伏羲女媧,傳說中是人頭蛇身,而另一位炎帝神農氏,又是牛頭人身,他們還不具有完整的“人性”。到傳說中的“五帝”時期(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帝已經具有了完整的人性,是完完全全的“人”了,但他們的故事裏,仍然充斥着神奇的、不可思議的內容
在這裏,盤古就不說了,畢竟這是一個較爲純粹的神話人物。接下來是三皇時期,但年代久遠,三皇主要人選其實有四個——伏羲、女媧、燧人、神農。這四人中,主要是女媧和燧人存在爭議。在有些時候,黃帝也會是第五位人選,但我傾向於黃帝是五帝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天地人三皇,這裏考慮到沒有較爲完整的人物傳說,就暫且不說了。順便提一句,天皇氏、地皇氏、鉅靈氏、人皇氏(居方氏)、提挺氏、通姓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蚩尤氏,被古文獻尊爲九皇。
每個人的貢獻其實都是一個人作不到的,畢竟萬事開頭難。所以,我在這大膽猜測,這裏的“人”,其實不止一個個體,他們應該是一個個原始的部落!這樣看就符合邏輯了~此外,我還發現,像華胥氏、有巢氏、大庭氏什麼的,都是氏族。氏族是父系社會的特點,而女媧正式稱呼也是女媧氏,那我們可以大膽猜測——三皇時期就是父系社會的早期!距我們時間並不是太長!考慮到科學家們通過基因檢測發展,現代人類共同的祖先生活在約七萬年前,那我可以進一步猜測——三皇時期是距今一萬多年前~公元前 3077 年。(炎帝神農氏,名石年,傳說在位140年(約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說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縣塘田鄉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考慮到目前史學家認爲神農氏已經是新石器時期,那三皇時期,就是新舊石器的過度期。
中華文明西東周在秦之前,西周之前還有夏商,華夏文明的夏便由此而來,中華文明基因七大姑八大姨,爲何稱姑稱姨?就是古與疑的同音。舅同救,有的地方舅媽稱妗子,與禁子同音。上古男性陽神從事星際戰,而家裏的兩種女性,姑與姨,留下來教育後代,稱爲問古,問疑,後來變成姑與姨,而孩子父親星戰未歸,母親的兄弟成爲救護所以叫舅舅(救救)華夏文明在《山海經》時代曾進入行星際文明,但後來在後世不明的大戰中被毀,到黃帝時代,九天玄女很可能是上代殘存的女教師,知曉上古知識技術。女媧補天,精衛填海,不周山,等都是上古大事件。
有文字記載的漢民族文化現在有人說就是三千七百多年曆史,就是出土發現的甲骨文,年代爲殷商時期。它之後是周朝,之前還有個夏朝,都應屬於上古時期。而沒有或者說現在考古還未發現有文字記載的夏代及之前的歷史,人們聽到的種種都是傳說,是後人講故事。即便是都普遍認可的“三皇五帝”,其流傳的內容也有很多古版本,如《史記》、《尚書大傳》、《三字經》等內容都不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