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遲了兩個多月後,2020年全國兩會在舉世矚目中召開。

在全球抗疫背景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有哪些不同,會向世界傳遞哪些信號,如何推動疫後經濟復甦工作?觀察者網專訪清華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國情研究院副院長鄢一龍,解讀2020政府工作報告。

【採訪/觀察者網 小婷】

觀察者網:和往年兩會相比,今年的兩會給您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有哪些最大的背景不同?

鄢一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說是非常之年的非常之策,今年兩會不同尋常,推遲了兩個多月才召開,會期縮短,報告也最短。

我們說今年是非常之年,有兩個非常之處:第一個是指新冠疫情衝擊,它是二戰以來人類面臨的最大沖擊,新冠肺炎疫情不像蘇聯解體等重大國際事件,它本身不產生新的結構,但是成爲國際格局與國際秩序結構性變化的加速器,百年未遇的新冠疫情加速了數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原先需要幾十年發生的變化,會壓縮在短短几年中發生,它加速終結了冷戰結束以來美國霸權主導的世界格局,加速自由主義世界秩序的衰弱,加速幾百年來西方中心的世界大分流格局的衰弱。

這不但使得中美以新型大國關係實現戰略競合變得異常困難,即便以戰略妥協換取時間窗口也變得更加困難,而中美從戰略競爭走向戰略對決將可能大大提前。2017年特朗普政府就將中國定位爲戰略競爭者,兩會召開前的5月20日白宮發佈了對華戰略報告,否定了過去40年對華接觸政策,要對中國開展長期戰略競爭。而在抗疫期間,特朗普政府還不忘從甩鍋中國、打臺灣牌、打壓中國企業等各方面對中國進行遏制。雖然美國政府的戰略未來仍然有可能調整,重新回到和中國競爭合作的軌道,但無疑中美關係任何最惡劣情況的出現都不會是小概率事件。

我們已經進入新舊世界秩序裂變時期,在國際秩序新平衡達到之前,外部世界不確定性會非常強,這種不確定性是舊結構逐步走向破碎,而新結構尚未形成帶來的。

在這個背景下,要將安全上升到更高的位置,由主要強調發展轉向考慮發展與安全雙目標。我們需要重溫毛澤東、周恩來當年提出的備戰、備荒、爲人民戰略思想,加強應對貿易戰、金融戰、科技戰、信息戰等平戰一體,戰和一體的無邊界總體戰的備戰應戰能力。

第二個非常之處就在於我們將要邁向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新徵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從第一個百年邁向第二個百年目標,不但是目標的承前啓後的延續,在我看來也標誌着質的飛躍。

按照傳統的據亂世、昇平世、太平世三世說,小康社會是天下爲家,中國幾千年歷史都沒有擺脫天下爲家,實現小康目標只是實現了昇平世,當然我們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遠高於傳統意義上的小康,但仍然是天下爲家,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跨過小康之後,我們要開始走向大同,就是要從天下爲家邁向天下爲公,從昇平世邁向太平世,同時要考慮逐步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向中高級階段過渡,進而在長遠的未來邁向共產主義社會。中國從小康開始邁向大同,可謂人類追求共產主義社會理想萬里征途上,鼓舞人心的一塊里程碑。

觀察者網:我們看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說僅僅圍繞“抗疫”“經濟恢復”這個主題,怎麼看兩者的關係?中國積極促進經濟復甦,對世界發展會帶來哪些影響?那麼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如何體現了非常之年的非常之策,今年報告的主題是什麼?

鄢一龍:政府工作報告和抗疫工作結合起來看,抗疫是我們應對危機的上篇,政府工作報告是下篇,上半場是應對新冠危機,下半場是應對新冠危機帶來的衝擊。在抗疫的時候,我們是認認真真抗疫;在抗疫基本取得勝利的時候,我們認認真真地發展經濟,將對經濟和民生的衝擊降低到最小,我們要在全年實現抗疫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今年政府報告的基調與主線就是“六保”“六穩”,“以保促穩,穩中求進”。核心是“保”、“穩”、“進”三個字,“保”就是要保住不發生系統性安全風險的底線,“穩”就是要穩住我們現在良好的一個發展態勢,“進”就是在穩中要求進。

決策者面臨的問題本質上是危機條件下的衝擊回應問題,就是當經濟、社會系統面臨巨大危機衝擊的時候,政府必須做出有效的回應,既不能反應不足,也不能反應過度,而是要做出適當的、有效的反應。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六保”“六穩”體現了決策者的戰略定力,是有條理、有章法地對危機衝擊的有效回應。

首先要阻斷危機傳播鏈條,避免公共衛生危機演變爲經濟、社會危機,這就要確保市場主體與供應鏈、產業鏈安全,保基本民生、保就業、保糧食能源安全等,只要這幾條保住了,就不會發生系統性經濟危機與社會危機。

其次,要消化危機帶來的衝擊,讓經濟社會系統恢復正常,這就是以保促穩,用“六保”來促進“六穩”,穩住經濟基本盤,不讓疫情衝擊中國經濟的基本發展態勢。

第三,繼續推動經濟社會向前發展,穩中求進,在穩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邁進,向推進高質量發展邁進,向國家治理現代化邁進,在全球積極有爲上進一步邁進。

同時,很關鍵的是危機應對方式不能造成後遺症,不能搞飲鴆止渴,不能因爲應對眼前危機,造成更大的長遠危機,不能過度反應,我們要把經濟社會看成一個自適應系統,不能破壞經濟社會的自我調整能力。從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反應是適度有效的,是以長遠眼光、負責任態度、穩健方式來應對危機。

不論是應對疫情,還是發展經濟,中國都體現了負責任政府、負責任世界公民的擔當,這是14億中國人民之福,也是全世界人民之福。反觀本屆美國政府,對抗疫採取了一種極端不負責任的態度,選票關天,人命如草芥;媒體公關、甩鍋中國遠比抗疫上心;在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社會衝擊上,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將本國危機轉嫁國外,將應對眼前危機帶來的後遺症留給後人。美國本屆政府在本次疫情應對中扮演了不負責任政府,不負責任世界公民的極其不光彩角色。


觀察者網:您剛纔也提到了全球結構性變化,今年的兩會意義特殊,特別是在全球仍舊處於新冠疫情籠罩之下,中國在這個時候召開兩會,會給世界傳遞什麼信號?

鄢一龍:第一個信號是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過去幾年,中國實際上是世界增長的最大發動機,2015-2018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三分之一。新冠疫情之後,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強勁的火車頭,中國經濟穩定,就會促進世界經濟穩定,中國恢復增長,就會帶動世界恢復增長。

首先我們龐大的市場,能夠幫助世界經濟實現穩定和恢復。比如像前幾天,聯合國官員走進中國直播間,爲盧旺達咖啡“帶貨”,1.5噸咖啡豆1秒鐘賣光,相當於過去一整年的銷量。其次中國是世界上產業鏈最完整的國家,能夠幫助世界各國復工復產,這次全球抗疫,如果沒有中國提供物資,實際上是很難做到的。

第二個信號是中國是國際秩序的堅定維護者。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寫道:中國“維護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爲基礎的國際秩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本屆美國政府已經成爲世界上最大的流氓政權,成爲世界秩序的最大破壞者、最大攪局者,動不動就搞毀約退羣,美國搞單邊主義,中國維護多邊主義,美國對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之如敝履,而中國則是堅持各國要遵守共同規則,美國是要事事都要美國優先,佔盡便宜,中國是事事讓利於人,與世界各國合作共贏、守望相助,共同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最終結果將不是中國被孤立,而是美國被孤立。

第三個信號,中國是國際社會的積極貢獻者。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寫道:“中國將同各國加強防疫合作,促進世界經濟穩定,推進全球治理”在全球抗疫方面,中國給世界極大的支持,比如5月18日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宣佈兩年內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在疫後經濟重建上,中國也會爲世界作出貢獻,我們積極推行“一帶一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就是爲疫情下全球重建貢獻中國力量。

觀察者網:與往年不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您怎麼看這個設定,沒有具體的目標會不會給人一種放任經濟發展、對未來發展信心不足的感覺?

鄢一龍:不提經濟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主要是由於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疫情大流行不知道何時結束,外貿發展面臨很大不確定性,同時由於國際秩序結構性變化會給我們帶來多大沖擊也難以預料。

不提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並不意味着中國就對經濟增長沒有信心。中國仍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份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爲-3.0%,而中國是少數實現正增長經濟體(爲1.2%),明年經濟增長率將達到9.2%。我們今年的實際增長率可能會超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有可能達到3%左右,這將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非常亮眼的經濟增長成就。

不提經濟增速,更不是放任。危機時刻更要強調以經濟增長爲中心,沒有經濟增長,一切都無從談起。雖然報告中沒有提經濟具體增長指標,但是我們能夠看到,整篇報告基本上都在講怎麼發展經濟,比如我開始提到的“六保”“六穩”總基調,所有一系列措施都是爲了保持經濟社會平穩,促進經濟恢復和發展。

觀察者網:我們要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的當務之急是什麼?您能否結合政府工作報告,談談您對促進經濟增長的建議?

鄢一龍:首先要穩定優化產業鏈。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產業體系,這在全球都是獨一無二的。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首次提出“國內國外雙循環”,其中內循環很重要的是要做到國外給我們斷供的時候,我們國內經濟也能夠自我循環。

傳統國際貿易理論認爲隨着要素成本上升,可以把附加值較低的製造業轉移到國外,以更好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實現產業垂直分工,但是從經濟安全角度卻並非如此,在繼續鼓勵企業走出去的同時,要避免重蹈一些國家出現的製造業空心化覆轍,尤其是要避免我們全產業鏈優勢被削弱,加強自主創新補足產業鏈短板,利用我們戰略騰挪空間大的特點,鼓勵產業往中西部梯度轉移,提高政府與企業的本地化採購比例,以保障本國企業生存空間。

政府報告中出臺了穩市場主體的措施,包括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強化對於企業的金融支持等,都是爲了讓企業在艱難時期能夠活下來,能夠確保我們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其次要擴大有效投資。過去幾年實際上我們已經面臨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了,新冠疫情加劇了這個問題,造成需求萎縮,這個時候就需要國家積極作爲,發揮我們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積極擴大內需。其中最關鍵是要通過擴大有效投資,推動經濟從不景氣循環進入新一輪的景氣循環。

這一點在報告裏也體現的比較明顯,而且處理比較好的是既要加大投資,也要避免造成新一輪的過剩,避免新的泡沫產生。所以提出要擴大有效投資,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

重點是佈局第四次產業革命,第四次產業革命不但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最有效抓手,也是中美戰略競爭的制高點,歷史上全球性大國的崛起根本上是在於佔領了新興產業革命的領導權。

第四次產業革命帶來的是新基建、新投資、新消費的經濟發展機遇。新基建重點在於爲第四次產業革命構建基礎設施,包括構建各種類型智能終端、構建5G等通訊基礎設施,構建城市大腦、行業大腦、國家大腦、數據存儲中心、超級計算設施等智能中樞設施。

新投資指第四次產業革命孕育着巨大的產業投資機會,這是一個席捲商業部門、生活服務業部門、生產服務業部門、工業部門、農業部門、交通部門、社會治理部門等,貫穿生產、配送、消費整個鏈條的數字化、智能化過程,而且隨着新技術的不斷迭代湧現,將不斷創造出新的投資風口。

此外可以通過人居環境升級來拉動有效投資。人居環境升級不會帶來泡沫,報告中也提到了要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支持加裝電梯等。同時可以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升級工程,即便像北京上海這種國內最發達的城市,也還是有很大的升級空間,包括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升級,智慧城市建設,綠化生態環境升級改造,海綿城市建設,提升城市的防洪抗災能力,提升城市的應急避險能力,提升城市建築節能水平,提升城市建築的抗震能力等。

第三,積極擴大有效消費需求。首先,要鼓勵新消費,新消費是指第四次產業革命將帶來新的消費方式變革,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軟件的風靡,實際上已經帶動傳統電商進入了內容電商時代,而隨着5G、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的結合,將推動人們在線消費的升級,人們的衣食住行遊娛學消費方式都會發生重大變革。報告提到要鼓勵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等都將促進第四次產業革命帶來的新消費。

其次,是促進消費升級,我國目前城鎮戶均住房已經1.5套了,再大規模開放房地產會造成新的泡沫,《報告》明確堅持房住不炒。可以考慮通過政策組合設計,拉動住房市場波浪性傳導消費,推動居民住房條件升級。對於改善性住房需求,通過減免契稅、住房公積金補貼、員工福利、共有產權等政策手段鼓勵居民住房以舊換新,以小換大。對於首套住房的剛需,通過共有產權、限價房、政府集中採供等方式促進住房消費。搭建政府主導的住房交易公益性平臺,降低住房交易的中介費用。同時通過消費補貼等政策推進汽車、家電用品的以舊換新,帶動家居大件消費品的消費需求。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