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方志敏狱中旧照。方志敏的三女儿方梅生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从小就被母亲缪敏送回家乡。

奋不顾身出自《报任少卿书》。指发奋向前,不考虑个人的安全和危险。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为了实现某种理想,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

回顾历史,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动荡和屈辱之中,屡次受到西方列强的压迫。面对这样的乱局,无数志存高远的人民和革命先烈挺身而出,希望救国救民。如今,我们之所以能够过和平稳定的生活,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显然与这些烈士的无谓牺牲有莫大关系。方志敏就是这些英雄中的一个,他36岁时去世时,留下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和妻子。那么方志敏的妻儿在他去世后,生活怎么样呢?

▲方志敏画像

《方志敏传》中记载,方志敏,原名远镇,1899年8月21日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弋阳漆工镇湖塘村。他是近代著名的农民运动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领袖。他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始人。方志敏出身贫寒,他的父母是贫农,他们负担不起孩子的学费,经过几年的积累,才勉强将8岁的方志敏送往学堂。然而,方志民上学期间学习虽非常努力,但是家庭条件非常有限,所以在四年的学校教育之后,方志民别无选择,只能辍学回家帮助父母干农活。

▲方志军参军旧照

对于这个无奈的现实,方志敏无能为力,但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这样接受自己的命运。他还是坚持继续学习,在农活结束后的业余时间,他经常拿起课本反复阅读。这一幕感动了邻居们,于是朴素的村民们聚在一起筹款,再次把17岁的方志敏送到县立高等小学。同年秋,方志敏被弋阳县立高等小学录取。这一时期,方志敏接触了革命进步思想,还有了付诸实践的想法,他在校园组织进步团体“九区青年会”,开始主动接触革命活动。

▲方志敏纪念馆

民国十一年(1922年)7月,方志敏从九江到上海校对《民国日报》,并到上海大学旁听。住在上海期间,方志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时接触党组织,结识到陈独秀、瞿秋白、恽代英、向警予等人,这变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同年8月,根据组织的决定,方志敏离开上海,回到南昌,成立了由江西省地方团组织的“文化书社”,并建立了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活动基地。民国十三年(1924年)三月,方志敏光荣入党。

▲方志敏狱中旧照

从此,方志敏开始领导革命斗争,并在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领导独立团开辟了赣东北、闽北等根据地。同年8月,方志敏当选为赣东北特别行政区革命委员会主席。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在谭家桥战役中,方志敏不幸被俘,还被敌军监禁起来。在狱中,无论敌人如何严刑拷打方志敏,方志敏就是一言不发,最终敌人恼羞成怒将方志敏杀害于狱中,实现了他的革命誓言:“努力至死,奋斗至死!”

▲方梅旧照

《方志敏全集》中写到,方志敏去世,享年36岁,膝下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方志敏的长子方松和他父亲一样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了一名知识分子。他曾在洪都机械厂当工程师,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技术员,在同事中很受欢迎。不幸的是,方松在解放初期就去世了。方志敏次子方柱(又名方明)早年就读于苏联莫斯科鲍曼理工大学。回国后,他先是做了一名工程师,然后在政府部门工作。现在他退休了,在家安享晚年。方志敏的第四个儿子方兰,一出生就被逮捕,由母亲缪敏照顾,但几个月后,母亲也被敌人抓获。解放后,方兰在河北省磁县被发现,并得以回到母亲缪敏身边。缪敏一直在南昌工作,于2018年11月22日去世。

方志敏的三女儿方梅生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从小就被母亲缪敏送回家乡。建国后,苗敏才把她送到江西省烈士子弟学校学习。22岁毕业后,方梅开始在江西省船舶管理局工作,直到退休。晚年,方梅致力于收集父亲宝贵的生活资料,编撰她父亲的传记和书籍。她现在是江西方志敏研究会理事,致力于弘扬革命先辈的抗争精神。

参考资料: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方志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