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则天在嵩山举行封禅大典一千余后的一天,一名老人发现了当时的文物遗存。身为一代女皇,武则天之所以另辟蹊径来到嵩山封禅,实则也是有不得已的原因,第一,嵩山离京城洛阳较近,年事已高的武则天不宜前往路途遥远的泰山。

古人认为“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受命于天的帝王们为显示自己的正统性,以及增强皇权的绝对影响,大多会进行“封禅”。作为祭祀性礼仪活动,封禅一直深受历代帝王狂热追求,延续了数千年。从世界角度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历史进程中有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生,这是属于中国独一无二的精神文化现象。

这些帝王们在封禅过程中,一般会向上天祈求国泰民安,以及歌颂自己治下的丰功伟绩。据史书记载,历史上共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真宗等七位皇帝举行过封禅仪式。其中有六位皇帝都在泰山封禅,只有一位皇帝在嵩山封禅,她就是有千古女帝之称的武则天。在那个崇尚男尊女卑的时代,作为一名女子登上皇位的武则天即使在掌握至高无上权力后,依然会面对臣民们诸多质疑,毕竟在男权社会,女子成为皇帝简直天方夜谭。

▲武则天剧照

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为树立自己的至尊地位,年过古稀的武则天来到嵩山举行封禅大典。身为一代女皇,武则天之所以另辟蹊径来到嵩山封禅,实则也是有不得已的原因,第一,嵩山离京城洛阳较近,年事已高的武则天不宜前往路途遥远的泰山;第二,嵩山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周文王和周武王就曾在此祭祀过天地;第三,武则天曾以皇后的身份跟随高宗皇帝前往泰山封禅,但此时她已经建立起大周王朝,于情也不愿再去往故地。

▲嵩山峻极峰近照

武则天在嵩山举行封禅大典一千余后的一天,一名老人发现了当时的文物遗存。上世纪八十年代,河南登封县老人屈西华像往常一样,来到嵩山脚下准备开始一天的采药工作。没一会儿工夫,他便爬上了嵩山峻极峰,这里有数量众多且较为名贵的中药材。刚开始的时候,屈西华在“登封坛”西南角挖草药,挖了没多久,就发现了一块长方形且带有棱角的金属片。由于深埋土里,金属片上沾满泥土,老人以为这只是别人丢弃的铜片,于是就将它随手甩进了背篓里。

▲封禅群臣塑像

等待老人回到家中清洗草药时,也顺便将金属片清洗了一遍。结果出人意料,这个金属片在清理完成后,竟然色泽饱满,像是黄金制成的,上面还依稀可见一些文字。邻里乡亲知道此事后,纷纷来到老人家中观看,对于金属片上篆刻的文字,众人都看不出究竟。即使有一些上过学的人,也认不出来,这和现代文字简直大相径庭。奇特的金属片打破了小村庄的宁静,屈西华老人捡到“宝贝”的故事也越传越广。没过多久,就有操着外地口音的人来到老人家中,希望以高价收购这个金属片。接二连三间,一波一波的人踏破了老人家中的门槛。

▲专家查验金片

老人并没有因此欢喜,反而惴惴不安,在他看来,这一定是件不同寻常之物。经过一番思虑后,老人决定将金属片上交给国家,而由于老人的积极行为,当地政府对他进行了通报表扬,奖励了他一面锦旗和1500元。经省上文物专家的鉴定后,确认金属片就是武则天时期的除罪金简。古代迷信色彩较为浓厚,对神灵有深深的敬畏之心,即使身为皇帝,也不敢轻视天地。所谓除罪金简,就是帝王在封禅时,将写有自己心迹的简策封入黏土中,这实际上更多是对自己心灵的慰藉。

▲嵩阳书院近照

这块武曌金简,长37公分,宽8公分,重5两6钱。经现代科技检测,金简的纯度高达99%,这在发现的金简中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金简内所刻铭文,采用双钩楷书形式,共有3行计63个字:“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圀”通“国”,乃武则天所造之字,而“曌”则是武则天称帝之后,为自己所造的名,日月当空之意。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金简的复刻版珍藏于嵩阳书院,供中外的游客驻足观赏。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旧唐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