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时,任何人说要承包飞机,都会被人认为是在做白日梦,但王均瑶的想法是坚定的,他认为这是值得做的。那个地方的房地产从来没有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经过王均瑶一年多的改造和重建,这个看似毫无价值的烂尾楼变成了上海均瑶国际广场,光是这一举措就给他带来了超过1亿元的收入。

屈原的《离骚》谈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个人的一生如果少了奋斗,那么将会是平淡无味而又充满遗憾的。有句网络用语叫做“越努力 ,越幸运”。毕竟人生的成就感还是在于自己努力后得到的好结果。

我国温州民营企业家中,有一个商业奇才,他对于商业发展的想法相较于其他企业家一般都很“大胆”,从白手起家到商业大亨,被称为“浙商传奇”,然而在当今中国企业家林立的时代,这个名字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是对于温州人或者活跃在商业界的人来说,这个人的传奇经历依旧历历在目,就如普鲁塔克虽然英年早逝,但他曾经说过:“衡量生命的标准不是它看起来有多长,而是它多有意义。”

▲王均瑶旧照

王均瑶1966年出生于温州苍南县,从小家境贫寒,后来幸运地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浪潮,王均瑶抓住机会,经过努力家庭和生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90年,王均瑶和乡亲们坐大巴车回家过年,但由于路途遥远,坐车让他很不舒服,于是王均瑶随口抱怨说:“要是能坐飞机就好了。”当王均瑶抱怨完之后,他突然灵光一闪发现自己好像从来没有租过飞机。在当时,任何人说要承包飞机,都会被人认为是在做白日梦,但王均瑶的想法是坚定的,他认为这是值得做的。

▲王均瑶旧照

从那以后,王均瑶除了做自己的正常业务外,同时还经常跑到民航局做市场调研,了解具体的飞行路线。经过王均瑶近两年的摸索和不懈努力,他成功完成了准备工作,最终下决心承包了第一条航空路线。再后来,王均瑶还成立了温州天龙包机公司,这也是中国第一家民营包机公司,自此王均瑶成为中国第一个包租飞机的人。这一举措在商界引起轩然大波,同时也引来大量媒体报道,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均瑶国际广场远眺

王均瑶用事实证明了承包飞机并非是可望不可即,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那个毅力和能力去把它做好。公司成立后不久,又陆续开通了50多条航线,王均瑶去世后,公司的一切事务开始由弟弟王均金接替。王均瑶的成就令人赞叹,不仅是他以惊人的速度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大厦,也在于他的眼光和野心。当时,王均瑶虽然在航空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准备进军牛奶市场。虽然当时国内牛奶市场还无人问津,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大部分人已经开始了解营养供给方面的知识。

▲王均金近照

王均瑶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巨大商机,于是他再次通过市场调研感受到了其中巨大的潜在发展能力。就在1994年,王均瑶成立均瑶乳业有限公司,他建立了大量优质奶源的生产基地,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杀菌技术,保障牛奶质量,以最快的速度打造了自己的牛奶品牌公司,从而顺利打开牛奶市场的大门。1999年,王均瑶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为了使公司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要将公司迁往上海。虽然他认为温州不是小地方,但毕竟市场前景是有限的,但上海就不一样了,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不仅比温州拥有更广阔的资源,甚至蕴含巨大的国际市场。

▲王均瑶葬礼旧照

随后,除了在当地发展现有业务外,王均瑶于2001年拿下徐家汇尚未竣工的住宅楼,正式宣布进军房地产行业。那个地方的房地产从来没有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经过王均瑶一年多的改造和重建,这个看似毫无价值的烂尾楼变成了上海均瑶国际广场,光是这一举措就给他带来了超过1亿元的收入。据身边的工作人员介绍,王均瑶饮食极其不规律,有时候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忙起来的时候不吃不喝。就是这样一位年轻而有前途的奇才,最终无法继续创造自己的事业奇迹,迷失在了病魔的手中。

2003年,王均瑶在医院体检查出自己得了肠癌,但他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自己的病情,而是不管不顾地拖着病继续工作,直到他的病情恶化。2004年7月他终于撑不住了,他把生意交给了他的兄弟们,并立下遗嘱,于2004年11月7日去世,享年38岁。

参考资料:

《浙商传奇:王均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