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試是我國曆史上人才選拔方面的一次重大改革,開始於隋唐結束於清朝晚期。它的創立爲底層的人民開啓了一扇“一步登天”的門。門雖不大,但作用卻不小,一方面皇帝的力量更大了,另一方面若是普通百姓當官了,身邊所有人身份地位立馬就不同了,真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科舉考試前,在原始社會,即堯舜禹時期,實行禪讓制,大家推行有能力、品德高尚的人來帶領自己打天下。到了夏商周時期基本上實行世卿世祿制,此時已由原始社會的“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天下是天子一個人的,什麼事都是天子說了算,他想把位子傳給自己的子孫後代,便要求自己的那些手下,自己的地盤它只能傳給自己的大兒子,二兒子都不得行;
再往後到了秦朝,話說秦國人民個個驍勇善戰,閒時能耕種戰時能打仗,可謂是全民皆兵,這也是後來爲何秦能統一六國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一個名叫商鞅的人,他將國民個人的利益與國家的利益相結合創立了“軍功爵制”,從而極大的提高了人民的戰鬥積極性。秦國的這種選舉制度很明顯不適合和平年代,因此,到了漢朝實行的是“察舉制”,自下而上選一些賢能的人爲官。魏晉南北朝時期採用的是九品中正制,按要求把人分爲九等,依據高低分別授予官職,較之前並沒有本質上的改變。
總的來說,隋朝前的人才選拔幾乎與平民百姓沒多大關係,但是自從科舉誕生之後,草民便有了翻身的機會。科舉考試選拔人才這種形式是值得稱讚的,但是到了後期由於考試內容的僵化,導致很長一段時間人們的思想及其的封閉,進而造成了近代落後的局面。
到了現代國考(省考)本質上還是科舉考試的延續,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在考試內容上發生了改變,變的更貼近生活所需,更能夠考驗一個人的綜合能力、綜合素質。有許多人可能認爲,現代公務員是國家幹部,是爲人民服務的,而古代的官員只爲皇帝一人服務。其實不然,在中國古代考覈官員的標準同樣是看能否做到“愛民如子”,能否“爲民請命”。因此,理論上跟公務員一樣都是爲人民服務的。
創立科舉考試的初衷理應是爲了給那些想要從政、想要把國家變的更強大、讓人民生活過得更好的平民創造機會,而大多數人卻是爲了名爲了利爲了“一步登天”。現在的國考(省考)也存在同樣問題,有些人是爲了生活,有些人是被生活所迫,只有極少數人是喜歡從政。相信大家身邊有很多考了很多年都沒考上的人,但是他們依然堅信這是唯一的出路,覺着只有公務員、只有事業單位這才叫正經工作,只有這樣的工作老了以後才能夠安享晚年。面對這樣的人我只想說,這個時代對於你來說發展可能真的太快了!
中國早已不是從前那個落後的農業國,不是重農抑商的古代社會,處於發展中的中國處處都是機會。如果你還是這樣的思想,讀幼兒園目的爲了進重點小學,進了重點小學爲了上重點初中,進了初中爲上重點高中,進了高中爲了上重點大學,大學畢業後找穩定工作,然後結婚生子,撫養你的孩子繼續過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真的有意義嗎?很多人被生活牽着鼻子走,以生在江湖身不由己爲理由,當藉口,其實本質上還是自己思想上出了問題。
個人覺着人這一生要做自己喜歡的事,自己創造自己的生活,而不能被生活牽着鼻子走,牽一時可以牽一世就不行!
大家覺得呢?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