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和黃庭堅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才華橫溢,並稱“蘇黃”。黃庭堅還和秦觀 、 晁補之 、 張耒因爲曾遊學蘇東坡門下,合稱“蘇門四子”。

按理說,黃庭堅應該叫蘇東坡一聲老師,爲什麼當學生的敢天天懟老師呢?首先要怪蘇東坡,年少就文名滿天下,性格豪爽一點都不喜歡以老師自居。面對同樣才華滿腹、只差八歲的黃庭堅,蘇東坡更願意以朋友相待。

兩個人平時經常互相切磋,所謂的“互懟”,大部分都是生活裏的趣事和詩文上的較量。相當於文人之間的“頭腦風暴”,互相開拓思維、激發靈感。

事實上,黃庭堅一直對蘇東坡尊敬有加。據說,晚年的時候,黃庭堅把蘇東坡的畫像掛在家裏,每天早上起來都要整理好衣冠,恭敬地上香作揖施禮。當時的人如果當着黃庭堅的面將他和蘇東坡並舉,黃庭堅會立刻出來解釋:“庭堅對於東坡而言,不過是學生罷了,我怎麼敢搞錯師生的次序呢?”

宜賓濱江公園的蘇東坡和黃庭堅雕像

黃庭堅流傳下來的詩不如蘇東坡多,經典卻不少。他作詩一重用字,二重句法,三重章法。

用字要“字字有來處”,黃庭堅提出詩的“句中眼”“置一字如關門之鍵”,即後人所說的“詩眼”。句法崇尚簡易“文章成就,更無斧齒鑿痕,乃爲佳耳”。章法講究詩的結構的曲折變化,而這些曲折變化是通過學習前人作品揣摩出來的。黃庭堅雖講詩法,但他並不固守詩法,而是要求最終超越詩法,達到 “不煩繩削而自合”的境界。

然而,黃庭堅最人津津樂道的功夫是“點鐵成金、脫胎換骨”!如果是不明就裏的人,會覺得黃庭堅這個人靠抄襲抄的比別人好就出名了。事實又是如何呢?

讓我們一起藉着南宋大儒洪邁的視角來看一看黃庭堅作爲一代文壇大家的厲害之處!

黃庭堅的《題畫睡鴨》寫的是“山雞照影空自愛,孤鸞舞鏡不作雙。天下真成長會合,兩鳧相倚睡秋江。”這首詩不是原創,是從南朝詩人徐陵的詩點化來的。徐陵的《鴛鴦賦》是這麼寫的:“山雞映水那相得,孤鸞照鏡不成雙。天下真成長會合,無勝比翼兩鴛鴦。

讀一遍,品一品,黃庭堅點化過後的詩句是不是更加精妙呢?

再來做個比較。白居易夠牛逼了吧?黃庭堅還能錦上添花。白居易在《寄行簡》的下半部分寫到“相去六千里,地絕天邈然。十書九不達,何以開憂顏。渴人多夢飲,飢人多夢餐。春來夢何處?閤眼到東川。”黃庭堅直接把原詩拆成兩首,一首寫“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十書九不達,何用一開顏?”,另一首寫“病人多夢醫,囚人多夢赦。如何春來夢,閤眼在鄉社?

如此一來,兩首獨立成詩,各有意境,妙哉!

黃庭堅還改過白居易的《歲晚》。白居易原詩第一句是“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冉冉歲將晏,物皆複本源。”黃庭堅簡而化之,改爲“冉冉歲華晚,昆蟲皆閉關”。

看完對比,怎麼好意思說黃庭堅是抄襲呢?文壇大家和普通人的區別就在於“昇華”。

換個角度說,我們聲討的是抄襲這個行爲本身嗎?非也、非也,我們痛恨的是抄襲者想要不勞而獲的“拿來主義”,輕而易舉就把別人的心血據爲己有、爲己謀利。如果是像黃庭堅這種錦上添花的創作,人們不僅會歡迎,當然還要奉上讚美!

黃庭堅的書法也非常精妙,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