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諸如此類的文字讓崔鵬感到振奮,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也是他在連續三年全國兩會期間所關注的領域。

除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等多重身份外,崔鵬更令大衆熟知的是他的另一個稱號,中國第一位“泥石流院士” 。乍一看山地災害與長江生態好像離得很遠,其實則不然。

在崔鵬看來,山地災害防治也與生態文明建設緊密相關,“四川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和生態建設工作已經取得了重大成效,未來應該探索如何把生態保護和災害防治相結合的機制或模式。”崔鵬認爲,科技創新或將在更好地做好生態建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崔鵬

連續三年關注

四川如何“啃”下長江上游生態保護硬骨頭

“四川地處長江上游,也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四川省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和生態建設,不僅對四川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戰略性任務,對整個長江經濟帶的發展也起着戰略性作用。”這也是崔鵬持續關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原因。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崔鵬提出“建議國家加大對四川生態建設支持的力度,進一步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探索生態建設的長效機制”這一建議。還記得彼時,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崔鵬曾表示,四川的生態環境存在明顯的區域差,一些地區生態修復難度很大,是難啃的硬骨頭。現在,這塊硬骨頭“啃”的進展如何?

“在長江上游生態保護方面,四川非常有擔當、有作爲,可以說整個四川的生態保護方面做得都非常好。“崔鵬表示,在整個長江大保護中,不管是上下游省份協同,還是科研工作者,都在探索通過不同的途徑保護好長江流域生態,讓長江流域豐富的資源能夠發揮更好的作用,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事實上,不管是提出“建立多元的生態補償機制”建議,還是參與長江保護法立法座談會,崔鵬一直在爲“啃”這塊硬骨頭所努力。“大的生態環境或者資源環境領域的工作與我的專業防災減災更貼切,所以這也是我關注的重點。”崔鵬說,雖說防災減災和生態環境是有區別的,但兩者又是有聯繫的。

四川自然災害的特點主要由環境條件所決定,尤其是青藏高原東緣的橫斷山區,地形陡峻、地質活躍,又加之是在季風氣候區,形成易發災害的環境條件,因此防災減災的任務非常艱鉅,“希望在未來探索生態保護和災害防治相結合的模式或者機制。”

在長期的研究中,崔鵬發現,災害不僅對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同時也是山區生產發展和脫貧的重要不利影響因素。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後該如何鞏固成果、如何防止已脫貧居民因災返貧?帶着這樣的思索,崔鵬希望將當地小微農產品等產業發展與生態修復、生態保育和災害防治結合起來,嘗試在四川做一些新模式的探索,“希望未來能夠將探索出的模式或技術形成一個可複製、可持續的實驗示範,讓大家看得見、摸得着、學得到、留得下。”

崔鵬透露,中國科學院啓動的“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科技工程”(下稱“美麗中國”專項),他承擔了其中一項任務——美麗中國專項-小流域山地災害綠色減災示範,目前這一項目已經取得了技術和理論上的進展,計劃在四川選取試點落地建設實驗示範工程。

借川藏鐵路機遇  

激發成渝地區創新活力、推動創新集羣

科技創新,是崔鵬在採訪中反覆提到了一個詞。“在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對於科技創新發展來說將釋放更大的潛力,而對於成渝地區來說則更是實現強強聯合的重大機遇。“崔鵬認爲,成都、重慶都是科技力量非常雄厚的城市,而兩個城市能夠聯合起來一起做創新,肯定能夠激發新的創新活力,優勢互補,形成新的創新格局。

如何在發揮既有科技優勢的基礎上,去抓住一些新的發展機遇?崔鵬認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要加快建設川藏鐵路、沿江高鐵等重大項目,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新方向和領域。

因面臨“顯著的地形高差”“強烈的板塊活動”“頻發的山地災害”和“脆弱的生態環境”四大極具挑戰性的難題,川藏鐵路也被稱爲“世界最難建的鐵路”。因此,在崔鵬看來,從川藏鐵路工程建設方方面面來說,都面臨着非常多的科技挑戰,必須通過創新確保川藏鐵路高質量的建設。其創新攻關的領域涵蓋勘探、設計、建設、製造、運維、防災與安全等多個領域,可以說是一個規模系統性的集羣創新。

“如果能在蓉構建創新平臺,匯聚創新團隊和人才,形成集羣創新,產出一大批創新成果,有力支撐川藏鐵路這一世紀工程,也會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在崔鵬看來,這些人才和成果,具有特殊地位和影響力的,將促進成都科技創新進一步的發展。

隨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進一步深化,兩地多方面合作逐漸邁上新的臺階,共建西部科學城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搶抓機遇、突出特色外,崔鵬認爲,不管是建設科技創新中心,還是西部科學城項目,如果堅持統籌推進,協調發展,打破區域限制,就能夠釋放更多的科技發展潛力和活力。

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

編輯 陳怡西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