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什麼是爲了孩子,什麼是爲了自己。這位媽媽真的是在教育孩子嗎。

我發現,在打孩子這件事上,這位媽媽是導演了整齣戲的人。同時我也能通過她教育孩子的問題,看出這對夫妻相處的問題。33)孩子有可能是接受到了別的影響。

經營一段美好的婚姻,是我們大多數人所期待的,這不但能讓我們從中獲得幸福快樂,也會給孩子的成長提供有利條件。

幸福和諧的夫妻,往往會培養出健康發展的孩子;遭遇挫敗的夫妻,往往也預示着作爲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可能將走向崩潰,甚至失敗。

孩子的狀況,往往能體現夫妻關係。

1

孩子的問題,本質上是夫妻關係的問題

作爲教育孩子的第一責任人,父母關係的互動模式,會深刻地影響這個孩子。

有一位媽媽,爲孩子在小賣部偷文具的問題非常苦惱,她不明白家裏文具那麼多,孩子爲什麼要偷?

她覺得自己對孩子並不苛刻,也很少打孩子。但老公很嚴厲,經常會大聲打罵孩子,她爲此經常和老公吵架。

孩子偷東西后,夫妻倆對孩子也懲罰了。

這位媽媽想避免孩子再犯,不知道是否應該給孩子看心理醫生,也想改善夫妻之間對孩子管教方式的衝突。

乍一聽,我們覺得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很溫和理性,也在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不是這個老公的教育方式不對,才導致了這麼多問題呢?

但是,我發現事情並不是這麼回事兒。

我當時瞭解到,她給老公發信息說:“你兒偷人家的東西,人家老闆帶着找到家裏來了。”

我們都知道,孩子不僅僅是他爸爸的孩子,也是媽媽的孩子,父母雙方對這個孩子都負有同樣的教育責任,“你兒”這種說法是從何而來呢?

這位媽媽前面說覺得孩子需要看心理醫生,後面又在聊天中給丈夫下指令說,“你來家裏打他吧”。

她說,“我已經狠狠打了一頓,你晚上回來繼續打”。

並且,她還對老公怎麼打提出具體要求:“第一,打的時候有分寸,哪些地方能打,頭不能打。”

期間還要求老公“就事論事,不人身攻擊,不要光發泄情緒,別口無遮攔。”

先不說這個媽媽已經打了孩子一次,再叫老公打是不是合理!

她還要求老公打孩子時要打得有藝術,不要發泄情緒,不要口無遮攔。

她覺得自己對孩子並不苛刻,卻採取了支使爸爸打孩子的方法,這種言行不一致讓人無話可說。

這是一對怎樣的夫妻關係呢?

是一段由這位媽媽全面掌控的關係。

因爲她完全知道對方會在什麼時候失控,對方情緒的燃點、爆點在什麼地方。

她知道發完這個信息,她丈夫一定會情緒崩潰,一定會打孩子。

他們夫妻就是這樣“齊心協力”,一起家暴小孩,而不是去解決問題的本質。

在這樣的夫妻關係裏,折射出了這位媽媽內心的完美角色:其他人都是錯的,是對方不爭氣,孩子更是丟臉。

似乎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正確的,壞事都是別人做的,好的都是自己的,這纔是孩子問題乃至夫妻關係的根源。

2

什麼是爲了孩子,什麼是爲了自己?

我們在做很多事情時要考慮:我們做這些究竟是爲了孩子好,還是爲了自己好?

像我上面講的那位媽媽,要求老公打罵孩子的時候小聲一點。並且繼續對老公罵小孩的節奏進行掌控,卻說,“這是爲了教育他,不是要折磨他。”

這位媽媽真的是在教育孩子嗎?並不是,她這麼做的核心是爲了消除自己的羞恥感。

因爲,最讓她痛苦的不是孩子偷了東西,而是人家老闆帶着找到家裏了,這讓她感覺很丟臉。

這位媽媽覺得教育出這樣一個孩子,讓她很丟臉;別人來找到她了,更讓她丟臉。

所以,本質上不是孩子應該看心理醫生,反而更應該看看心理諮詢師的是這位媽媽。

我們每個人,在做一件事時,都應該問問自己,我到底爲什麼這麼做?

如果真的是爲了孩子好或配偶好,我們要反思的不是其他的,而是一直以來,我們是怎樣對待孩子的?怎麼樣對待配偶的?

反省和解決,而非發泄情緒和追責

當事情已經發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在自己有很大情緒的時候做決定。

如果我們很憤怒,把孩子拉過來揍一頓,這只是發泄情緒,只是爲了自己,而不是爲了孩子。

如果真是爲了孩子好,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比如上面的媽媽,孩子已經偷東西了,兩個人就應該來談解決方案。要先搞清楚:孩子究竟爲什麼要偷東西?

關於孩子爲什麼偷東西,一般有幾種常見的情況:

1)孩子缺乏選擇的權利。

或許家裏的文具到處都是,家裏的錢就在桌上,父母覺得什麼東西不需要,就和孩子說,“我們不需要,不買”。

那這個不需要是孩子不需要,還是父母不需要?

父母究竟有沒有給孩子真正豐盈的人生?

像上面的媽媽,可以觀察一下,孩子偷的筆和橡皮,跟家裏已經有了的筆、橡皮,樣式一樣嗎?

有可能,孩子根本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家長總是買自己喜歡的,而沒有買他喜歡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孩子偷東西可能是因爲他想要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那正確的處理方式,就是給孩子他自己想要的,如果給不了,就坦誠地告訴孩子,爲什麼不能給,是因爲家庭的能力還是什麼原因,要準確地傳遞給孩子。

2)孩子爲了吸引關注。

如果一個孩子在家庭是老大,老二才一歲。

很有可能的一個情況是,父母把注意力都放到了更小的嬰兒身上,老大在這個時候,失去了關注。於是他去偷東西,這樣父母就不得不注意他。

如果父母因此打他,就再一次驗證了父母還是在乎他的,還是愛他的。

但是,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如果真是這個原因,我們就應該告訴孩子,我們會關注他。

孩子如果需要我們關注,我們可以告訴他:“如果你需要媽媽關心你,你就跟媽媽說,媽媽就會關心你,你不需要去偷東西。”

然後,再儘可能平衡對兩個孩子投入的時間、精力。

不管這種影響是來自電影、電視劇,還是周邊的同學,或是其他的人。

任何一個行爲都不是突然產生的,它一定是被影響的。

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告訴我們要選擇什麼樣的人做鄰居,挑什麼樣的人做同學。

如果是這種情況,可以看看孩子周圍,是什麼樣的人給他施加了這樣偷東西的影響,是誰告訴了他可以這樣做,想辦法切斷這樣的影響。

如果我們某個家庭的孩子出現了這樣偷東西的情況,那麼從這次開始,一定要進行事前教育,分層次教學。

告訴孩子,什麼是法律問題,什麼是道德問題。

法律層面的問題是要坐牢的,雖然一個橡皮一個尺子很輕微,但是如果慢慢發展成一個重大的偷竊案件,到那時就不是父母兩人教育他的問題了。

所以,一定要跟孩子進行普法教育。偷竊,至少是違反了治安管理規定的,雖然沒嚴重到違反刑法,但這個行爲至少已經是一個輕微的、有可能觸及法律的行爲。

一定要對孩子普及和教育,讓他清楚在這個年齡段,有可能會涉及到的哪些行爲,是違法犯罪行爲,如果違反了什麼,可能會受到的懲罰是什麼?

如果他出現偷橡皮這種行爲,我們要怎麼懲罰他,當他下一次再犯了這樣的錯誤時,我們又會怎麼懲罰他?

這不是暴力揍孩子這麼簡單。我們可以通過別的方式懲罰他,比如:罰沒收零花錢的使用,限制人身自由等更科學的方法。

當孩子做對時,要獎勵;當他做錯時可以懲罰,但是這個懲罰,一定要事先跟他聲明清楚。

對於涉及到道德問題,要以教育爲主。

什麼樣的教育適合孩子?

是我們身體力行,自己去示範。

什麼叫培養孩子的價值觀?

價值觀不是寫在牆上、說在嘴裏的。價值觀是我們自己怎麼做事,怎麼判斷一件事情的價值標準,孩子慢慢受到我們自己的影響。

一個孩子爲什麼叛逆?

可能因爲他有一個無處不想操控他的媽媽。

所以,我們首先要讓孩子學會爲自己的人生做選擇、做決定。給孩子自由,給他空間,給他做示範。

本文插畫,任何組織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