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大家對於諸葛亮的北伐利弊都是爭論不休的。有人認爲諸葛亮北伐相較於姜維北伐損失更少,對蜀漢國力的負擔最輕,其主要論據有二,其一就是損失的士兵人數最少,其二就是在諸葛亮在漢中屯田,就食於敵,相對減輕了後方的負擔。

也有人認爲諸葛亮北伐對於當時的蜀漢國力損耗很大,其一就是剛剛對南方大舉用兵,不久就急匆匆北伐,蜀漢尚未恢復過來,其二就是諸葛亮以舉國之力北伐,相對於姜維的輕兵騷擾對於後方的負擔更爲嚴重。實際上,不僅僅是今天,就連諸葛亮的那個時代對於諸葛的一意孤行,蜀漢內部就一直是紛爭不斷!

公元227年,諸葛亮意氣風發,舉重兵誓師北伐,一篇《出師表》名傳千古,可惜街亭一敗,北伐大好前景全部斷送!對於北伐的淒涼戰果,諸葛亮這樣自爆北伐一年淒涼戰果:在戰將方面,損失了8位戰將:趙雲、陽羣、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在軍官方面,損失了70多個曲長、屯將。在精兵方面,損失了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等精兵1千多人,這都是蜀漢數十年積攢下來的老兵、精兵!

上述損失相較於弱小的蜀漢,就是一個龐大的損失!面對國內關於北伐的爭議,諸葛亮寫出了《後出師表》,對於北伐的前景,諸葛僅僅是最後說了“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寥寥幾個字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