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與往年相比,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的確很不一樣,全文僅9500字,創下改革開放40多年來最短的紀錄。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雖然篇幅壓縮,但與法治有關的直接表述依然不少。大河網特聯合河南省高院連線全國人大代表,請他們談談對法治的建議和意見。

大河網訊 (記者 宋向樂)“當了這麼多年村支書,最難處理的是什麼事呢?在我看來是普通老百姓之間的‘雞毛蒜皮’的小事,很多事情最開始都是小糾紛,長時間沒有解決就會越變越大。”5月23日,全國人大代表、欒川縣潭頭鎮撥雲嶺村黨支部書記楊來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應該多通過訴前調解的方式來解決法院案多人少的問題。

“我雖然不能說很瞭解法院的工作,但在我看來,法院就是一個講理、化解矛盾的地方,就現在的社會情況來說,人民羣衆的法治意識越來越高,講法用法學法的也越來越多,這說明法院這幾年工作做得好,得到了羣衆的認可。”楊來法說,法院的案件堆積如山,法院的辦案隊伍卻相對較少,每次到法院去,看到法官們都很忙碌,走路都是跑的。在解決案多人少的問題上,楊來法建議,很多案件完全可以通過訴前調解的方式來解決。

2018年,在洛陽中院、欒川法院領導支持下,成立了“楊來法訴前調解工作室”。兩年來,工作室在訴前調解方面已經做了很多探索和嘗試。今年第一季度,經過調解解決的矛盾有20來起,訴前調解節省了很多法律要走的程序,方便省事,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羣衆評價很高。

“我這一段時間也瞭解了‘楓橋經驗’,覺得很多小事完全可以通過調解化解在村裏、化解在基層。”楊來法說。

楊來法同時認爲,應加強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特邀調解員和特邀調解組織,司法確認調解協議,讓調解也有法可依,提高調解工作的公信力。

“總的來說,調解工作是新事物但也不完全是新事物,還是要通過不斷實踐探索才能更好地把矛盾真正化解到基層,實現矛盾早察覺,糾紛早調解,從源頭上減少社會矛盾,減輕羣衆訴累,這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楊來法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