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後的歷朝歷代亦多賜姓,綜觀歷史上的賜姓多分爲兩種情況,即所賜或爲國姓,或爲民姓。(《明太祖實錄》卷105、《日知錄集釋》卷23注北音火如霍)“史思明,寧夷州突厥種,初名於,玄宗賜其名”(《新唐書》卷225《逆臣傳上》),此爲以原有姓氏中一個字的諧音賜姓的情況,因爲突厥族姓阿史那。

中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是漢民族和少數民族不斷融合同化的歷史過程,在這一歷史過程中,少數民族漢化是一個主要趨勢,這種趨勢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少數民族姓氏的漢化是在文化上的具體表現,在其姓氏漢化的過程中,情況也是複雜多樣的。這種漢化主要分兩種情況:一爲賜姓;一爲改姓,而且這兩種情況又表現爲不同的具體形式。

一、賜姓

賜姓即天子、皇帝賜給臣民姓氏,是統治階級用來維繫和加強其統治的一種手段。中國賜姓之事俯拾皆是,但源於何時尚未見明確記載。《左傳》《國語•周語》就有關於賜姓的記載,但這是廣義的賜姓,

是我國姓氏來源的一大組成部分,此處講的賜姓應是在我國的姓氏普遍形成之後,是統治者出於自己的意志將別人的姓氏抹掉,而換成另一個姓,一般情況下新換的姓氏是早有的姓氏。因此趙翼所說的“中

國賜姓之風濫觚極遠,惟信而有徵者,則始於漢代。”(《廿二史札記》)就是指這種意義上的賜姓。漢民族基本上形成於秦漢時期,故漢民族對於少數民族的賜姓也當始於漢以後。此後的歷朝歷代亦多賜姓,綜觀歷史上的賜姓多分爲兩種情況,即所賜或爲國姓,或爲民姓。

(一)國姓

所謂國姓就是帝王或天子之姓,如漢朝國姓爲劉,唐朝國姓爲李,明朝國姓爲朱等。在封建社會,皇帝的姓是最爲尊貴的,出於褒獎、恩惠、籠絡等目的,各朝皇帝往往賜給臣民國姓,以示尊寵。

賜臣民以國姓在我國古代比較常見,最早出現在漢代,但賜少數民族以國姓起源於何時,史書無考,但因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是我國各民族之間互相融合的重要階段,故此時賜少數民族以國姓比較多見。如唐朝李寶臣原爲范陽旁奚族,本是范陽將張鎖高之假子,故姓張,名忠志,天寶中隨安祿山入朝,出入禁中。後在安史之亂中因舉其地歸國,故賜姓名李寶臣。(《舊唐書》卷142《李寶臣傳》)又如李光進,本河曲部落稽阿跌之族也。因在安史之亂中從郭子儀破賊,收復兩京,累有戰功。故賜姓李氏。”(《舊唐書》卷161《李光進傳》)李懷光,渤海琳羯人,曾爲朔方部將,以戰多賜姓,更名嘉慶。(《新唐書》卷224《叛臣上》)李國臣,河西人,本姓安。後爲朔方將,積勞擢雲麾大將軍,賜姓李《新唐書》卷136:李茂勳,本回鶻阿布思之裔。張仲武時,與其侯王皆降。資沈勇,善馳射,仲武器之,任以將兵,常乘邊積功,賜姓及名。(《新唐書》卷212)“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號勿吉。元魏時,勿吉有七部,日粟末部,日伯咄部,日安車骨部,日拂涅部,日號室部,日黑水部,日白山部。……唐初有黑水靺鞨,其五部無聞。黑水靺鞨……開元中,來朝,置黑水府,以部長爲都督、剌史,置長史監之。賜都督姓李氏,名獻誠,領黑水經略使。”(《金史》卷1《本紀》)

唐代對少數民族的賜姓屢見不鮮,而且少數民族的成分比較複雜,當時唐朝周邊的少數民族幾乎都有被賜國姓的情況,這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故不詳細多談。此後其他各朝的少數民族被賜國姓也時有所聞,如明朝時有寫亦虎仙,回鶻人,賽亦撤隆侄,弘治十三年賜從朱姓(《明孝宗實錄》卷六五),米兒馬黑麻,回鶻人,寫亦虎仙侄婿,武宗時始賜朱姓。(《明世宗實錄》卷8)

(二)民姓

民姓則是相對於國姓來說的,是指老百姓的姓氏。賜民姓在我國古代是最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以原有姓名中某一音節的諧音而賜。這是我國古代所賜民姓中最常見的情況,如在明代,有火你赤,亦稱和爾齊,蒙古人,洪武年間請求內附,後更其名爲霍莊。(《明太祖實錄》卷105、《日知錄集釋》卷23注北音火如霍)“史思明,寧夷州突厥種,初名於,玄宗賜其名”(《新唐書》卷225《逆臣傳上》),此爲以原有姓氏中一個字的諧音賜姓的情況,因爲突厥族姓阿史那。

因所事而賜姓。漢休屠王太子日事武帝,帝以休屠作金人祭天,賜姓金氏。(《漢書》卷68)

在中國歷史上也有同一族姓被不同的王朝賜以不同的國姓,如李繼遷,在唐朝時被賜姓李氏,而其後人在宋朝則被賜姓趙氏。

(三)賜姓的原因

賜姓一般情況下爲天子、帝王所賜,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即朝廷重臣所賜,如蜀漢時期昆彌川有一小國,號太白子國,傳十七世至龍佑那。建興三年,諸葛亮南征,平益州,封龍佑那爲酋長,賜姓張氏,諸夷慕武侯之德,漸出山林,徙平地。(《炎徼紀聞》卷4)賜姓之原因有四:

一爲因其歸附。“……上論文武羣臣日,遠人來歸,宜有以旌異之,其封也先土幹爲忠勇王,賜名日金”(《明太祖實錄》卷264)“二十二年,窟哥等部鹹請內屬,乃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爲左領軍將軍兼松漠都

督府、無極縣男,賜姓李氏。”(《舊唐書》卷199)“遼太祖阿保機二子,長日突欲(《遼史》名倍),次日堯骨(後改名德光),唐明宗天成元年丙戊,遼主滅渤海,改爲東丹國,以倍爲東丹王。其後述律後立次子德光,東丹王……遂越海歸中國,唐明宗長興六年也。明宗賜予甚厚,賜姓李,名贊華,以莊宗妃夏氏妻之,拜懷化軍節度使。”(《升庵詩話》卷6《東丹王千角鹿圖》)

二爲區別其稱謂,少數民族名字,重複的特別多,如明代有脫脫不花千戶和脫脫不花副千戶,而且其姓名多佶屈聱牙,比較難稱呼,故爲了方便,由皇帝出面另賜以其他姓名。“吳允誠,蒙古人。名把都帖木兒,居甘肅塞外塔溝地,官至平章。永樂三年,與其黨倫都兒灰率妻子及部落五千,馬駝萬六千,因宋晟來歸。帝以蒙古人多同名,當賜姓以別之。尚書劉俊請如洪武故事,編爲勘合,允誠得賜姓名,授右軍都督僉事。倫都兒灰賜姓名日柴秉誠,授後軍都督僉事。”(《明史》卷156)

三爲因少數民族自己所請。(宋神宗熙寧四年)癸酉,置洮河安撫司,命王韶領其事。初,議取河湟,自古渭寨接青唐、武勝軍,應招納蕃部市易、募人營田等事,韶悉主之,遂至秦。會諸將以蕃部俞龍珂在青唐最大,渭源羌與夏人皆欲羈縻之,議先致討。韶因按邊,引數騎直抵其帳,諭以成敗,遂留宿。明旦,兩種皆遣其豪隨韶以東,龍珂率其屬十二萬口內附。既歸朝,自言:“平生聞包中丞朝廷忠臣,乞賜姓包氏。”“帝如其請,賜姓包、名順。”(《續資治通鑑》卷68)

四爲因其功績。“永樂八年八月,升建州衛指揮使釋家奴爲都指揮僉事,賜名李顯忠,……皆以從徵有功也”又同捲雲“升沙州衛百戶迷南失加、乃馬歹皆爲副千戶,賜迷南失加姓名安思謙……皆賜彩幣及衣服,嘉其不從哈刺馬牙等叛,且獲賊有功也。”(《明太祖實錄》107卷)也有因其父之功績而被賜姓的,如如隋朝楊義臣本姓尉遲,文帝因其父戰死,乃賜姓楊。“楊義臣,代人也,本姓尉遲氏。父崇,……開皇初,封秦興縣公。歲餘,從行軍總管達奚長儒擊突厥於周盤,力戰而死。”後文帝下詔日:“義臣可賜楊氏……編之屬籍,爲皇從孫”。(《隋書》卷63《楊義臣傳》)“特勤大奈,隋大業中與曷薩那可汗同歸中國。及從煬帝討遼東,以功授金紫光祿大夫。後分其部落於樓煩。會高祖舉兵,大奈率其衆以從。隋將桑顯和襲義軍於飲馬泉,諸軍多已奔退,大奈將數百騎出顯和後,掩其不備,擊大破之,諸軍復振。拜光祿大夫。及平京城,以力戰功,賞物五千段,賜姓史氏。”(《舊唐書》卷194《突厥傳下》)

因功績賜姓者其功多爲戰功,但也有因其文績優而賜姓的,但這種情況不太多見。當然在政府對少數民族賜姓的情況中也有被逼無奈的原因。正如趙翼所說“李克用、李茂貞、李順節等皆附於皇族,或籍其用,或畏其逼,不得已而爲之。”(《廿二史札記》)

二、改姓

(一)改姓的基本情況

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改姓情況比較複雜,具體而言,改姓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以國爲姓。這在隋唐時昭武九姓所改姓氏中最爲普遍,如曹姓、康姓、石姓、米姓等大多爲昭武九姓所改,關於米姓,史書記載說“米氏,西域米國人也。隋唐時期入中原,子孫以原來的國名爲姓。”(《通志氏族略》)

2.因尊敬某姓名人而改姓。《廿二史札記》遼後族皆姓蕭氏條雲:“《后妃傳》引耶律儼所修實錄,謂其先本乙室拔里氏,太祖慕漢高祖,故稱劉氏,以乙室拔裏比蕭相國,遂爲蕭氏。又謂太祖述律後兄子名蕭翰,妹復爲太宗皇后,故後族皆以蕭爲姓雲。”當然對於此說,也有不同意見“《外戚表序》雲,契丹外戚,其先曰二審氏,曰拔裏,曰乙室已。太祖娶述律氏。大同元年,太宗自汴將歸,留外戚小漢爲汴州節度使,賜姓名蕭翰,由是拔裏。述律、乙室已三族皆爲蕭姓。”“按薛居正《五代史》蕭翰傳,翰父阿巴,有妹爲阿保機後,翰妹又爲德光後。德光入汴,將命翰爲宣武軍節度使,契丹本無漢名,乃賜姓名蕭翰。自是蕭族皆姓蕭。”“歐《五代史》亦謂德光欲留蕭翰於汴,使李崧爲制姓名曰蕭翰,於是始姓蕭。”

3.以官職爲姓。如元朝廉姓。元朝時,畏吾兒族人布魯海牙歸元,官拜肅政廉訪使時正值其兒子降生,布魯海牙雙喜臨門,遂以自己的官職給自己的兒子取名廉希憲(元時肅政廉訪使簡稱廉使),廉希憲的後代爲漢人同化,世代沿習,成爲廉姓一支。(《元史》卷125《布魯牙海傳》)

4.以其家人中姓名中的一個字爲姓。如丁姓,丁鶴年,其先西域人。父職馬祿丁,徙居武昌,因以丁爲姓氏。(《新元史》卷238列傳135)

5.以父字爲姓。阿魯渾薩里,畏吾人,其父精通佛學,被其師名爲萬全,故其子三人皆以其父字爲姓,改姓爲全。(《元史》卷130《阿魯渾理傳》)

6.以母姓爲姓。西漢時,漢高祖劉邦對外採取和親政策,以公主嫁匈奴單于冒頓爲妻。本來冒頓爲攣氏,按照匈奴部族習慣,凡尊貴者皆從母姓,所以冒頓的子孫成爲劉姓,後來成爲漢族劉姓一支。(《漢

書》)《晉書 劉元海載記》也對此事有同樣的記載,但對於劉元海冒姓劉氏,姚薇元則認爲“實包藏極深刻之政治野心:其意蓋在冒充劉漢宗室,俾‘兄亡弟紹,成漢高祖之業’也。觀其稱王之初,即以漢爲國號,追尊後主(劉禪)爲孝懷皇帝,立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儼然光武昭烈之所爲,其用心因昭然若揭。”(《北朝胡姓考》內篇第二)

7.以養父之姓爲姓氏。唐朝有尚可孤,本爲鮮卑族宇文氏別支,爲神策大將軍,入爲魚朝恩養子,改名魚智德。後又受賜姓名李嘉勳,不允複本姓,其後子孫形成魚、李、尚三姓。(《舊唐書》卷144,《新唐書》卷110《尚可孤傳》)

8.以名爲姓。“以名爲姓,古所恆有。貫雲石以父名首字爲姓,薩都刺以自名首字爲姓,而稱薩氏子焉。不獨色目人如此,凡無氏姓之種人胥如此。”(陳垣《元西域人華化考》卷六《禮俗篇》)“廬州舒城長燮元溥,蒙古人,名燮理普化,無姓氏,故人取名之首字加其字之上,若氏姓雲者,以便稱謂,今天下之通俗也。”…揭奚斯《文安集》卷九有《送燮元溥序》,也有因其祖先曾做過部族首領、或政權君王而以“王”字爲姓,王姓“出河南者,爲可頻氏;出馮翊者,爲鉗耳族;出營州者,本高麗;出安東者,本阿史布。此皆虜姓之王,大抵子孫以王者之後,號日王氏”如西魏王雄,本可頻氏;王季,本鉗耳氏。(宋人鄭樵《通志氏族略》)

9.以原有姓氏中的一個音節的諧音爲姓。《魏書•官氏志》就記載了許多這種情況,如後魏代北鮮卑族有兩字姓大汗氏,孝文帝改革時,以“汗”與“韓”音相近,改單姓韓氏,達奚氏改爲奚氏、伊婁氏改爲伊氏等等。這在少數民族姓氏漢化中比較常見。

除以上幾種改姓的情況之外還有一些其他情況,如源氏的由來及由拓跋氏而改的元氏。源氏出自後魏聖武帝詰汾長子疋孤。七世孫禿髮檀據南涼,子賀降後魏,太武見之日“與卿同源,可改爲源氏。”(《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五》源氏條)

太和二十年(496年),改鮮卑爲漢姓,以“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故詔改拓跋氏爲元氏,此後鮮卑中的拓跋氏後裔多姓元,如中唐文學家元結、詩人元稹直至金末元初文學家元好問等。

還有一種情況是出於政府的要求大規模改姓,最主要的一次是北魏孝文帝時的鮮卑改姓。一般說來,政府的姓氏漢化行爲除嚮往中國內地華夏文化之外,都有更深層的原因,如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中因爲“代人諸胄,先無姓族,雖功賢之胤,混然未分。故官達者位極公卿,其功衰之親,仍居猥任。”於是決定用定族姓,“當決姓、族之首末…於是升降區別矣。”(《魏書官氏志》)其後金朝、明朝等都有過政府改姓行爲,《廿二史札記》卷28金人一人二名條曰:“金未滅遼以前,其名皆本其國語,及入中原,通漢文本,遂用漢字制名”而《金史》中《金國語解姓氏》就記載有31種金姓改漢姓如“完顏,漢姓曰王:烏古論曰商;紇石烈曰高;徒單曰杜”等。明洪武初年,明太祖曾下令禁胡服、胡語、胡姓。

(二)改姓的原因

我國少數民族改姓,既有政府強制下令改爲漢姓,也有自願放棄原有的姓氏而改漢姓的情況,其中政府行爲大多有一些政治意味,對於此種情況本文不做研究,只對屬於少數民族出自其他情況自願改姓的原因做一表述:

1.因婚姻關係而改姓。如唐朝的王世充,本姓支,是西域胡人。離居新豐。祖支頹耨早死。父收隨母嫁霸城王氏,因冒姓王焉’,。(《舊唐書》卷54《王世充傳》)安祿山,營州柳城胡人,本姓康。少孤,隨母嫁虜將安延偃。開元初,偃攜以歸國,乃冒姓安,更名祿山。(《新唐書》卷225《逆臣上》)

2.因避難而改姓。如赫連達,“赫連達字朔周,盛樂人,勃勃之後,曾祖庫多汗,因避難改姓杜氏。”(《周書》卷27,《北史》卷65)“怡峯字景阜,遼西人也。本姓默臺,因避難改焉。”(《周書》卷17《怡峯傳》)但具體避何難史書不詳。

3.因收養關係而改姓。此種情況的改姓主要以隋唐五代時爲多。如“王廷湊,本回鶻阿布思之種族,世隸安東都護府。曾祖日五哥之,事李寶臣父子。王武俊養爲假子,驍果善鬥,武俊愛之。”(《舊唐書》卷142《王廷湊傳》)“嗣恩,本姓駱,吐谷渾部人也。少事太祖,能騎射,爲鐵林軍將。稍以戰功遷突陣指揮使,賜姓名,以爲子。存信,本姓張氏,其父君政,回鶻李思忠之部人也。存信少善騎射,能四夷語,通六蕃書。從太祖起代北,入關破黃巢,累以功爲馬步軍都指揮使,遂賜姓名,以爲子。存孝,代州飛狐人也。本姓安,名敬思。太祖掠地代北得之,給事帳中,賜姓名,以爲子,常從爲騎將。”(《新五代史》卷36《義兒傳》)

4.因惡其姓氏而改姓。李抱玉上言“臣貫屬涼州,本姓安氏,以祿山構禍,恥與同姓,去至德二年五月,蒙恩賜李姓,今請割貫屬京兆府長安縣。許之,因是舉宗並賜國姓”(《舊唐書》卷132《李抱玉傳》),“初祿山陷東京,以張萬頃爲河南尹,士人宗室賴以免者衆,肅宗嘉其仁,拜濮陽太守。帝以賊國仇,惡聞其姓,京師坊裏有‘安’者,悉易之。”(《新唐書》卷225《逆臣上》)

對於少數民族姓氏漢化的深層原因,有人做過分析,如趙翼《廿二史札記》三十《元漢人多作蒙古名》一條雲:“自有賜名之例,漢人皆以蒙古名爲榮,故雖非賜名,亦多仿之。且元制本聽漢人學習蒙古語,惟其通習,故漢人多以蒙古語爲名,一時風會使然也。”陳垣認爲“元制不禁種人學習漢文,故種人多以漢語爲名,亦一時風會。”如廉希憲,郝天挺,高克恭,趙世延,馬祖常,顏師聖,丁鶴年等無論矣。陳垣認爲“故一方政府以蒙古名賜漢人,而熱中利祿者趨之:一方社會以漢名贈色目人,而醉心文化者亦赴之也。”但具體到每一朝有每一朝的特定情況和特定的原因,在此不做詳細說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