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李學林

幸福生活都是奮鬥出來的。“爲確保精準扶貧效果,應發揮科技扶貧、產業扶貧優勢,壓實責任,創新模式,積極探索精準脫貧新模式、新方法,廣大科技人員用苦幹、實幹詮釋脫貧攻堅精神和責任擔當。”全國政協委員、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李學林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

雲南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是我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2012年底,雲南省有804萬貧困人口,88個貧困縣,是居全國貧困縣數量第一位、貧困人口數量第二位的邊疆省份,移民扶貧人口達150萬,扶貧任務十分繁重。尤其滇西邊境片區、烏蒙山區、迪慶藏區、滇東南石漠化片區的27個深度貧困縣,更是雲南脫貧攻堅的“硬骨頭”。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是全省農業科技創新的排頭兵,長期植根於雲嶺大地從事農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工作。李學林介紹,在決戰脫貧攻堅中,省農科院廣大科技人員始終堅持脫貧是首責、發展是首要、精準是關鍵、創新是根本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和人才優勢,利用長期根植雲南形成的新成果、新技術、新品種,積極開展科技扶貧專項活動。

2019年,雲南省農業科學院共派出420隊、共1150人次,先後到88個貧困縣開展科技服務和技術培訓工作,在深度貧困地區實施283個項目科技扶貧項目,科技示範面積3328萬畝,新增產值166億元,培訓基層農技人員及貧困農民11.3萬人次。目前,雲南全省上下正在進行攻堅戰的衝刺階段,6月底將完成最後9個貧困縣的摘帽,實現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

李學林認爲,科技扶貧仍然需要精準施策、精準幫,需要技物配套,充分發揮人才、良種、技術等優勢與要素的科學組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需要落實領導機制及技術對接幫扶機制,聚焦主導產業培育,增強“造血”功能。“要始終堅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的價值與工作導向,引導廣大科技人員投身脫貧攻堅一線,解決老百姓現實生產生活的科技需求,解決基層科技力量不足與科技服務‘缺位’、科技‘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促進科技與經濟融合,給老百姓帶來正真實惠。”

同時,李學林指出,科技人員下沉、科技下鄉、脫貧攻堅、服務“三農”,解決的不當是單純技術問題,廣大科技人員還成爲黨的“三農”政策的宣傳隊、農業科技的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的領頭羊、鄉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正是通過大量的調研、走訪和技術服務,他們真切瞭解基層羣衆對技術、對知識的需求。根據現實需要,組織編寫全院專家《雲南農村科技扶貧手冊》,組織院內外180餘名專家編寫《“互聯網+”雲南人口較少和直過民族農業科技扶貧叢書》,全套書13本,達500餘萬字,將農村最急需的最新的種養技術、產品經營、農村政策等全面系統解答。

“工作中我們切身體會到科技扶貧也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平臺和渠道,強化組織引導,在沉入一線扶貧中,更好的把科技人員和科技成果集聚起來,融入社會化服務體系,形成支撐與提升當地形成集種養加、產供銷、內外貿、農科教爲一體的高層次經濟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效能,大大提高了勞動者素質,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最根本的是提高了貧困農戶發展的技能和信心,激發了老百姓的主體責任和作用,幫助他們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腦袋。”李學林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