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室之茶,可以悅人。茶巾搭在茶具的下面,可以襯托茶具與茶湯的色澤,搭配幾種不同色彩與質感的茶巾,可以營造茶席的空間層次,表露季節感,烘托茶席氛圍。

編茅爲屋,疊石爲階,何處風塵可到;

據梧而吟,烹茶而語,此中幽興偏長。

——明 陳繼儒 《小窗幽記》

茅作廬,石爲階,目無塵氛。梧桐吟,茶煙起,心生清福。

陳繼儒寫出了一間茶室中,最理想的境地。

有一間茶室,大概是很多人心中的奢想。獨處之時,可品一年輪換的風景:春試新茶,夏銷溽暑,可秋聽夜雨,亦可冬煮寒雪;共敘之時,可味三兩知己的喜悅:明窗淨几,茶煙清談,可陽春白雪,亦可下里巴人。一室之間,可以悅己;一室之器,可以悅目;一室之茶,可以悅人。有間茶室,便是清福。

明人袁中郎謂:「酒可醉,茶可飲,太湖一勺水可遊,洞庭一塊石可登,不大落莫也」。築一小室,營造茶席。室外有修竹清風,如唐寅事茗之圖卷,雖爲籬落,也生幾分清湛;室內有風爐疏煙,如陸羽茶經之鉅細,雖爲素物,也生一縷氣質。明窗淨几,人之精神也倍增爽朗;草木添秀,人之耳目也漱洗無暇。至於桌椅有致,器陳精良、錯落隨分,實爲心性與氣質的折射,營造一間茶室,更像是找到契合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

中國人常說「器以載道」,茶室之中的置物之道便是悅目。明人陸紹珩一語道破此中意蘊:「瓶中插花,盆中養石,雖是尋常供具,實關幽人性情。若非得趣,箇中佈置,何能生致」!擇器無須以價值作爲標準,審美和趣味纔是最終的選擇。我們可以從器物的外形、色彩、肌理、材質等方面進行衡量,只要氣息對,便能悅目生色。案置素物,便是最繁盛的讚美。

茶 壺

在挑選一把新壺時,首先應考慮壺的機能性。一把壺提起來,重心要穩,順手好用是最基本的條件。

好壺的壺蓋與壺口的密合度要高,除此之外,壺的周身要勻稱;壺口要圓。

壺嘴、壺紐、壺把三點要對直,成一直線;拿掉壺蓋,把壺倒放在桌面上,壺口與壺嘴要平。

壺 承

壺承的功用是承接淋壺的熱水。淋壺的目的是爲壺加溫,以高溫釋放出茶葉的精華。

沖泡清香的高山烏龍、文山包種等時,不用淋壺,可選擇各種質地、顏色、大小的壺承來搭配。

蓋 置

注水時放置壺蓋,材質有玉石、木材,不能用漆、銅類有強烈氣味的材質。

茶 杯

茶杯的力量,足以改變茶湯的風味。

不同質地、顏色、形狀、大小、高低、厚薄的杯子來品茶,茶湯的香氣和味道就會呈現出不同的氣質。

杯 託

使用杯託端茶,不會燙手。

挑選杯託的重點是:杯子的大小、形狀、顏色與杯託的比例要相稱;杯託的設計應順手好拿。

蓋 杯

蓋杯,也稱作蓋碗。

用蓋杯喝茶,一定要趁熱喝完,不能久浸。也可以把蓋杯當作泡茶的茶具,它出水快、散熱快,和紫砂壺相較,茶湯的香氣和味道略有不同。

茶 盅

茶盅又稱作茶海,把茶湯先斟入茶盅,再分斟入茶杯之用。

功夫茶茶具之中沒有茶盅,茶盅是近代臺灣茶道發展出的茶具。

茶盅的好處是綜合茶湯的濃度,可以使桌面保持乾爽;使茶席突破以往的侷限,爲茶席空間的發展、變化和創造的可能性奠定基礎。

茶 則

取茶葉的時候,最好使用茶則,球狀的茶葉很容易置茶,條索狀的茶葉就要準備比較大的茶則纔好取用。

茶 匙

用來通壺嘴、散熱、清茶渣。

小茶罐

小茶罐放在茶席上,貯藏一、兩泡茶葉,取用方便。小茶罐的材質豐富,常見的有錫罐、木罐、竹罐、陶罐、瓷罐,變化很多。

茶 盤

茶盤通常作爲茶壺和茶杯的托盤,有時也用來端點心,或收納一些小茶具。

常見的茶盤有木、竹、瓷、陶、石、銅等材質,尺寸大小不一。

茶 巾

茶巾搭在茶具的下面,可以襯托茶具與茶湯的色澤,搭配幾種不同色彩與質感的茶巾,可以營造茶席的空間層次,表露季節感,烘托茶席氛圍。

茶巾本來指棉、麻、絲的織物,後來竹蓆、草蓆也都被自由地搭配起來。

潔 方

潔方的作用是吸去泡茶時滴瀝在茶席中的茶水。高溫泡茶時,淋壺之後,可以把茶壺放在潔方上,吸去壺底的熱水,再出湯。

水 方

水方用來盛放溫過茶具的清水和泡完茶後的茶渣。

煮水壺•茶爐

煮水壺有電壺、陶壺、玻璃壺、鐵壺和銀壺等。現代的茶爐最方便的是電爐和瓦斯爐,炭火爐是最好的茶爐,酒精爐火力小,只有保溫作用。

花 器

花器的選擇十分自由,但是難在貼切,既要融入茶席,與茶席整體的質感、色彩、比例達到和諧的效果,又要托出花木的美感。

花器的材質十分多樣,常用的有木、瓷、竹、石、陶、金屬、玻璃等等。

茶點心

由於茶性助消化,空腹喝茶會傷身體,茶點心不但美味,還可以保護胃部。挑選茶點心的幾個原則爲:清淡、新鮮、原味、沒有添加物。

盛放茶點心,也可以當作收納茶具的提籃。

引草木之精神,以接性靈之安養;引茶煙之淡泊,以遣餘生之閒暇。明人陳繼儒以葦草作廬,以竹石爲友,在茶煙輕揚之中,實現了人生的清福。

而今天下之人,棲止利藪,目眯塵沙,不知清福爲何物。願你也有茶室一間,雅物皆備,佳客來時,且喫茶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