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郭嘉,生於170年,死於207年,他不僅具有識人之術,更有着蓋世謀略,初投袁紹帳下,但他很快就發現袁紹雖是個可謀事之人,但決非決策之人,優柔寡斷,難成大事,於是果斷棄之,改投當時還沒啥勢力的曹操,曹操對郭嘉的到來欣喜若狂,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只要有郭嘉參與的戰爭,曹操是十戰九勝,沒勝的一戰也大都因爲雙方實力太過懸殊而戰平,後來曹操在郭嘉的協助下勢力大增,也許有人會說,曹操手下的謀臣也有不輸郭嘉的,這話也沒錯,但在決策上與郭嘉相提並論的沒有。我們很多人只知臥龍鳳雛,但他們和郭嘉相比起來,都很微不足道,當時流傳的什麼“臥龍鳳雛得一人者得天下”純屬無稽之談,劉備將此兩個人都籠絡到門下也沒能得天下,可見當時的人們對諸葛孔明的過分誇張,而名不經傳的郭嘉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大謀士,其才能遠遠高於諸葛孔明等人,只是因爲去世得太早,這才讓諸葛孔明等人有了出彩的機會,當時就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之說。

大家好,我們的不一樣的我不一樣的歡樂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並起,英雄輩出,但最後能真正統一天下的也只有曹操一人,自古能成大事者,必要籠絡天下有志人才,曹操就是愛才、惜才中的佼佼者,以至於達到了瘋狂的地步,爲此投奔到曹操門下的謀臣武將多如牛毛,曹操爲了一個天才神童周不疑他可以多次親自登門造訪,最終使得本對他沒啥好印象的周不疑欣然前往爲他效力,曹操一生最大的缺點就是生性多疑,爲此死在他手中的謀臣武將不計其數,然而在他衆多的謀士中,郭嘉是一位異類,曹操對他的依賴程度無人能比,兩人甚至達到了同寢同食的地步,能夠讓曹操如此信服的也僅有郭嘉一人了。
我們很多人只知臥龍鳳雛,但他們和郭嘉相比起來,都很微不足道,當時流傳的什麼“臥龍鳳雛得一人者得天下”純屬無稽之談,劉備將此兩個人都籠絡到門下也沒能得天下,可見當時的人們對諸葛孔明的過分誇張,而名不經傳的郭嘉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大謀士,其才能遠遠高於諸葛孔明等人,只是因爲去世得太早,這才讓諸葛孔明等人有了出彩的機會,當時就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之說。
郭嘉,生於170年,死於207年,他不僅具有識人之術,更有着蓋世謀略,初投袁紹帳下,但他很快就發現袁紹雖是個可謀事之人,但決非決策之人,優柔寡斷,難成大事,於是果斷棄之,改投當時還沒啥勢力的曹操,曹操對郭嘉的到來欣喜若狂,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只要有郭嘉參與的戰爭,曹操是十戰九勝,沒勝的一戰也大都因爲雙方實力太過懸殊而戰平,後來曹操在郭嘉的協助下勢力大增,也許有人會說,曹操手下的謀臣也有不輸郭嘉的,這話也沒錯,但在決策上與郭嘉相提並論的沒有。
列舉一例,曹操在與呂布對戰時,開始偶有得勝,但到後來曹操基本上是被呂布攆着毆打,打得曹操懷疑人生,甚至到了聞聽呂布到來不戰而退的地步,後來等曹操再想逃走時,郭嘉及時勸阻了他,他告訴曹操,呂布是個莽夫,戰則用,疲則怯,此時正是呂布疲憊之時,若此時反擊,必大破呂布,曹操遂聽從了郭嘉建議,果斷反擊,結果還真獲得大勝,活捉了呂布,爲防後患,將呂布殺死了事。
後來,曹操爲統一北方不得不面對袁紹時,一開始心裏也是沒底,如果沒有郭嘉在身旁出謀劃策,曹操根本不敢對抗袁紹,因爲袁紹當時是北方勢力最強的集團,其兵力是曹操的五倍還多,曹操開始也很怯戰,郭嘉及時向曹操闡述了十戰十敗的緣由,道出了曹操十個必勝的因素以及袁紹十個必敗的原因,曹操聽後,就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果斷率兵主動進攻袁紹,最終經過官渡一戰,徹底解決了袁紹勢力,此役也成了曹操一生吹牛的資本。
然而英雄氣短,就在曹操在郭嘉的協助下大破匈奴之際,郭嘉卻病逝在班師途中,此時北方已平定,天下也只剩下南方几支小勢力在活動,劉備也正帶領着幾千人在四處打游擊,曹操大軍壓境一舉蕩平這些勢力已是大勢所趨,然而在郭嘉前腳剛剛去世,曹操就遭遇了他的滑鐵盧,一場赤壁大戰,讓曹操統一天下的願望變成了泡影,此時如果郭嘉還活着,赤壁之戰曹操絕不會失敗,周瑜、諸葛亮等人也就不會有出彩的機會。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