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九月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蒙古式摔跤稱爲「搏克」(Boh,蒙古語「摔跤」),屬「跤衣跤」,包含300多種投技和踢技,是古戰場上最強的近身徒步格殺模式。在古戰場上徒步面對全副武裝的敵人時,以拳腳攻擊無異於自殘,地面格鬥更相當於自殺,因爲當你在地面施展十字固時,四周的敵人隨時能砍掉你的腦袋。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快速摔倒敵人後補上一刀了結對方,這便是蒙古跤的初衷。雖然歷史上蒙古人鮮有下馬戰鬥的記錄,但蒙古跤卻是以戰場徒步搏殺爲目的量身打造,蒙古跤的跤衣就是模仿敵人身穿的鎧甲。
蒙古跤這項格鬥技,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紀的匈奴時代。據挖掘出的匈奴墓中所發現的長方型銅塑上,有兩人赤裸上身,下穿緊腿長褲,互相彎腰扭抱,左邊的人用右手摟住對方腰部,左手緊抓對方後胯;右邊的人用兩手分別抱住對方的腰和腿,雙方相持欲摔倒對方的透凋花紋,且整個圖桉還以樹、馬爲襯托,似是描繪二人騎馬遊於野外,一時高興而下馬摔跤的場景;及在巴彥淖爾盟磴口縣西北部布敦毛德溝內一幅大型巖畫中也有匈奴時代所作「摔跤人裸着健壯的身軀,正在深山曠野中比試高低」的場面,「兩個人正在上肢相接,兩腿相切的摔跤」的情節,從而判斷自匈奴時代就有了摔跤的習俗。
蒙古跤比賽不分體重級別,蒙古摔跤手體重一般在115公斤左右,最大的超過200公斤。不同地區的蒙古跤比賽規則也有所不同,內蒙古的規則不允許抱腿,而蒙古國、俄羅斯蒙古地區則沒有這類規則限制。
蒙古跤在成吉思汗時代成爲軍隊的必修課之一,由於其強悍的實用性和殺傷力,古代蒙古統治者也常藉以搏克作爲殺人工具,如《蒙古祕史》記載,成吉思汗之弟別勒古臺與主兒乞部的不裏孛闊均以力士着稱,而別勒古臺曾敗於不裏孛闊,並在宴會時被其砍傷。一日,成吉思汗叫別勒古臺與不裏孛闊比賽摔跤,不裏孛闊故意倒下,別勒古臺壓不住他,就抓住他的肩膀、騎上他的臀部,並回頭看成吉思汗。可汗咬了咬自己的下脣,別勒古臺明白其意,就騎在不裏孛闊身上,從兩邊交錯扼住其頸項向後扯,用膝蓋按住,折斷了不裏孛闊的嵴骨,不裏孛闊死前說:「我本來不會被別勒古臺所勝!因爲怕可汗,故意倒下了,我在猶豫之間,喪了性命!」
《克拉維約東使記》第十三章《撒馬爾罕(二)》中,記載西班牙使臣克拉維約出使蒙古人在中亞建立的帖木兒汗國,在其首都撒馬爾罕受到帖木兒之孫皮爾麥麥特招待時的情況:「太孫住一紅綾帳內,自己坐一矮座上,左右陪坐者多人……太孫前面有大力士兩人,作角力戲。力士身上皆着無袖之皮褡褳。彼此正相持不下,搏鬥於前,後以皇太孫命其迅速收場,所以由其中一人,將對方捉住提起,然後摔倒在地」這段敘述不論在服裝、技巧上,都與現在蒙古摔跤形式相同,而中亞並不通行此種形式,帖木兒汗國必以此爲蒙古本族之形式,纔會在大宴會表演,而帖木兒汗國必承之伊兒汗國宮廷。所謂的巴鄰勒都必是此種形式;另外,若元帝國一直通行成吉思汗、窩闊臺時代的摔跤形式,今日蒙古的巴鄰勒都必不會是現今的型態。
蒙古人的摔跤具有極大的軍事性質,是用以鍛鍊力量和技巧,與選拔力士的依據。蒙古跤的影響力非常廣泛,今天的俄羅斯桑搏的起源也受到蒙古跤的影響,桑搏的形成是在1920之1930年之間,深受蒙古跤和日本柔道的影響,1938年蘇聯體育運動委員會正式認同桑搏爲蘇聯本土的運動項目,蘇軍開始在全軍中推廣這種兇狠的格鬥術,成爲軍隊的必修課,其中頂尖高手紛紛被選拔到特種部隊。1939年蘇聯舉辦了第一屆全國桑搏冠軍賽,但之後衛國戰爭的開始阻斷了蘇聯桑搏冠軍賽的舉辦。在戰爭條件下,桑搏運動員和教練參加了對戰士和指揮官的訓練,並且和他們一起投入到戰鬥中,桑搏運動員獲得了戰爭勳章,有些還獲得了"蘇聯英雄"稱號。在現在的格魯吉亞,很多摔跤手的着裝同蒙古跤手的跤衣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後金時期,在後金的宮廷和軍營中,由蒙古人將蒙古跤傳播開來,演變成爲後來的滿洲布庫(「布庫」是由蒙古語的「搏克」轉來)。因爲統治者極爲重視摔跤,經常舉行「布庫之戰」或「演布庫」,也有許多如特木德黑、杜爾瑪、門都等着名的摔跤手。布庫是八旗軍的重要訓練項目,滿清征服中國後,宮廷內還設立了「善撲營」,選拔出200名摔跤高手,將他們分爲三個等級編入善撲營。今天中國式摔跤的正統爲北京跤,而北京跤的前身正是布庫,因此北京跤又被稱爲「滿洲跤」。
現在蒙古國以及俄羅斯蒙古族摔跤手所穿的跤衣,和中國蒙古族也有所不同。蒙古國與俄羅斯蒙古族摔跤手頭頂蒙古帽,身穿用多層帆布製成的崁肩,前面以兩條細繩捆綁,崁肩上不見銅鏡存在,摔跤手下身穿的是繡有圖桉的三角褲。而中國蒙古族穿的則是繡有圖桉的白色寬大褲子,腰間還繫有紅、藍、黃三色相間的綢子大圍裙,腳蹬高大的蒙古馬靴,在一些重大的比賽與表演時,帽、衣、靴上還會鑲有金、銀飾物。
蒙古國的摔跤手,只有在國家級比賽獲勝,才能獲得ulsiin(國家)頭銜和榮譽。國家頭銜共分爲8種,分別是:
nachin (隼)
hartsaga (鷹)
zaan (象)
garid (迦樓羅)
arslan (雄獅)
avarga (巨人)
dayan avarga (廣闊的巨人)
darhan avarga (不敗巨人)
當一個摔跤手在全國比賽中進入16強即可得到「隼」的封號,8強爲「鷹」,4強爲「象」,亞軍被稱爲「迦樓羅」,最後的冠軍就被稱爲「雄獅」。2次全國冠軍可晉升爲「巨人」,4次全國冠軍晉升爲「廣闊的巨人」。如果想獲得至尊的「不敗巨人」頭銜,則必須獲得4次以上全國冠軍。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