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權是至上的,是不可侵犯的存在。而明朝皇帝花費大量的財力建造了擁有9999間金瓦朱牆房間的皇宮―故宮。住進皇宮正殿的皇帝則是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故宮不僅是皇家,嬪妃的居住地,更是一種皇權勢力的代表。在古代人的心中,能夠住進故宮,那是一個人至高的榮耀,是一個家族的光榮。

尤其是女子,在古代女子是沒有地位的,很多人都希望得到君王的寵幸,住進故宮,那是一個家族姓氏的榮耀。但我們都知道這種世襲制度的皇位繼承製,皇權崇高無上的風氣在中國近代,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勝利後這樣的局面就已經結束了。那麼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究竟對於皇位有看法?而這對於末代皇帝溥儀來說無疑是一種衝擊。令他感到感慨的不是故宮變成了一個風景觀光地,而是一種時代的變化,曾經光榮無上的標誌,如今卻變成了人人可以參觀的地方。

這種時代的變遷,時代的發展,溥儀作爲見證者有深刻的感慨。而溥儀在退位後,在家人的幫助下,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工作的性質還是新時代下產生的一種新身份――公務員。這一點就說明看在溥儀的內心還是接受了新事物,新的發展的事物。某種程度上展示了溥儀對於舊封建制度的摒棄。並且溥儀還在找到新時代工作後,還選擇了與一人守護終生,和他的妻子結婚後恩愛一生。並沒有學古代皇帝採納三妃六嬪,由此也能看出他是完全能夠適應新時代發展的,並沒有保留一些舊封建思想。

那我們來做一個這樣的假設,如果讓溥儀選擇,讓他重新入住會故宮,他還會願意嗎?或者說他還會貪戀那個位置嗎?結果顯然是不會。溥儀曾經說過:“我稀裏糊塗的坐上了那個位置,我又稀裏糊塗的下來”可以從他的話語中感受到他對那個至上的位置也算是看開了,並沒有因爲退位而感到可惜或羞恥,可以看出當時的溥儀還是與新時代接軌的。當然這樣的假設也是不會存在的,畢竟國家不斷的接受新事物,必然是會向前發展的。更不會到退回皇權的封建社會。而對於溥儀能夠接受新思想,好好的生活下去,也算是一個很不錯的結局。
所以我們其實可以完全認爲溥儀對於舊的封建思想是完全摒棄的。不僅是因爲社會潮流的前進和發展,還有他自身對於新社會的接受,新生活的融入,已經完全拋棄了封建的固化思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