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反對根除也有相關依據,比如有資料顯示發展中國家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孩子更不容易過敏,還能降低一定的哮喘風險,一些根除了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率反而提高了。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啥症狀,該不該“根除”。

說到幽門螺旋桿菌,聽說過它的多會表現的警覺起來。因爲,這些年關於它的傳說是不盡其數,傳的也是恐怖至極。尤其是在1994年它被定義爲1類致癌因子,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它與胃癌、食管癌、結腸癌等關係密切,這更讓人對它產生畏懼心理。那麼,幽門螺旋桿菌真的那麼恐怖嗎?如果身體感染了,會有什麼症狀嗎?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啥症狀,該不該“根除”?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幽門螺旋桿菌,其實它和衆多細菌一樣,與人共存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感染率超過了50%,這主要與我們的飲食文化相關。想一想我們的飲食有什麼特點就明白了,小孩被大人餵飯、家人們圍在一張餐桌前喫飯、長大後經常參加聚餐等等,這都是潛在的感染風險。

所以說,體檢中沒有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就萬事大吉了?不!應該更加重視,因爲未來如何有效避免也要多想想。有數據顯示,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增高,20到30歲的感染率是16%,而50歲以上的感染率爲69%

再說症狀,一般來說,像腹脹、噯氣、上腹痛、燒心、反酸等都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症狀表現,其中噯氣打嗝是最爲常見的表現之一。但是,也並不一定都是這樣的,目前的研究發現,每100位病人中,僅有30位左右的患者會有不舒服的感覺。這就與高尿酸血癥患者,並不一定都會發展爲痛風的道理一樣。

而至於發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要不要根除這件事,這些年在醫學界也一直是爭議不斷。建議根除的原因很簡單,是因爲超過90%的十二指腸潰瘍和超80%的胃潰瘍,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導致的。胃潰瘍遷延不愈極易發展成萎縮性胃炎,最終發展成胃癌。

反對根除也有相關依據,比如有資料顯示發展中國家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孩子更不容易過敏,還能降低一定的哮喘風險,一些根除了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率反而提高了……再說,它也不是胃癌發生的唯一因素。

所以,目前的觀點是,對於有症狀的可以根除,對於沒有症狀的先不要急於殺菌,胃內環境的平衡還是不要輕易打破。而預防胃癌的發生,我們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下功夫:規律飲食、多喫新鮮的果蔬、少喫變質以及深加工的食物等。同時,積極治療其他消化性疾病,定期做胃鏡檢查等,才能真正有效的減少發生胃癌的可能性。

我是藥療君,關於幽門螺旋桿菌,你還有什麼想知道嗎?歡迎留言評論,若覺得文章有用,別忘了點贊並轉發給身邊的家人朋友們吧,感謝您的支持(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