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因此前列腺癌也被稱爲“男人癌”。在歐美國家,前列腺癌一直是繼肺癌之後排名第二的男性惡性腫瘤。據美國的數據分析,男性一生中罹患前列腺癌的幾率是13%,最終死於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是2.5%。別小看這個數字,就單一疾病來說,這種患病率和死亡率是相當可怕的。男性在50歲以前很少有人得這種癌症,但50歲之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會急劇上升,直到90歲纔會進入平臺期。

相比西方人來說,中國人罹患前列腺癌的人數要少很多。隨着西方飲食習慣的普及,特別是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中國前列腺癌的患病率近年來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過去大家一直認爲,前列腺癌的發病與遺傳、種族和年齡增長關係密切。後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高脂肪飲食也是前列腺癌發病的高風險因素。最近,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人體脂肪組織的特異性分佈,也會增加前列腺癌的患病風險。

該研究團隊採用了體脂分佈測量的“金標準”——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逐個測量了1800多名男性的脂肪分佈狀況。研究結果顯示,腹部深處、內臟周圍以及大腿皮下脂肪分佈較多的人,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更大。專家分析後認爲,男性體內脂肪的異常分佈,會增加膽固醇的合成量,膽固醇是合成雄激素的底物,而雄激素中的睾酮比例增加是前列腺癌發病的重要生理病理因素。通俗的講,如果一名50歲左右的男性,大腿和肚子上的肥肉太多,不僅影響自己的外在形象,還可能是前列腺癌的高風險人羣。

在前列腺癌發病的早期,患者是感覺不到任何症狀的;隨着腫瘤組織的增生,壓迫到尿道或者侵犯到膀胱,患者纔會感到有排尿困難的問題,症狀與前列腺增生非常類似,因此也很容易被人所忽視;直到前列腺癌發生了骨轉移,引起了劇烈骨痛或病理性骨折,很多人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爲時已經太晚了。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癒率甚至可以達到100%,患者可以實現長期生存的目標;而發生了骨轉移的前列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限只有2-3年。

正因爲這個原因,專家建議所有45歲以上的男性,特別是存在高患病風險的男性,最好每年接受一次醫生的直腸指檢,這是性價比最高的前列腺癌篩查手段。如果有必要,每年還可以接受一次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的檢查。控制前列腺癌的高風險患病因素,還能有效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病:

1、合理的膳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特別是堅持低脂肪飲食,戒菸、限酒等;

2、避免過度服用含有雄激素或者刺激雄激素分泌的補品或營養補充劑;

3、堅持體育鍛煉,避免發生過度肥胖,特別是腹型肥胖問題;

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減少罹患泌尿系感染和慢性前列腺炎的可能性;

5、有些研究發現,豆製品、綠茶、果蔬和全穀物食品有一定預防作用,可以多喫一些;

6、還有研究表明,曬太陽增加了活性維生素D的合成,可有效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病風險,大家不妨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