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悠柔愛談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車輪碾過發黃的樹葉,發出微小的聲音,昭君坐在馬車上,等待着進入那個豪華的牢籠——皇宮。
昭君自幼便生得極美,有傾國傾城之姿。她出生在一戶平民之家,雖然生活艱苦,但一直滿足於現狀,可是後來漢元帝發佈召令,徵集全國範圍內的美女入選宮女,昭君因貌美而毫無疑問地被選中。離開家鄉,踏上去往都城的路途,在路上,昭君看到了百姓悽苦的生活,心中不免有些苦悶。
進入宮中,一切卻並不容易,在宮中生活,處處需要打點,時時需要謹慎,她過得如履薄冰。後來皇上命令毛延壽來爲入選的秀女作畫,通過畫像選出心儀的女子,其他秀女都希望能畫的自己漂亮點,於是都去賄賂畫師。或許是對自己美貌的自信,或許是不屑於去巴結,又或者是其他,昭君沒有去送禮。也正因如此,她落選了,就在宮中當了一名普通的宮女,如無意外,她將在這深宮之中度過自己的韶華。
可是隨着呼韓邪單于的到來,他在朝見時提出和親的請求,以加強匈奴和漢朝之間的關係。漢元帝欣然接受,可是,派誰去和親,成了他的一大困擾。當朝只有一位公主,皇帝並不願意讓她去和親,畢竟匈奴離國都十分遙遠,而且氣候環境惡劣,並不適宜漢朝女子居住。所以皇帝下令在宮廷女子中如果有誰願意去和親, 就把她當作親生女兒看待。可即使是這樣,依舊沒人願意,就在這時,昭君站了出來,她自請前去和親。
昭君不怕嗎?怕,可是她想到她見過太多女子將自己一生的時間都浪費在這深宮中,她不想自己也這樣,她寧願自己去和親,起碼能爲國家做出一點貢獻,保國家和匈奴之間的和平,讓百姓可以好好的生活,總好過庸碌一生。在離開國都那一天,皇帝設宴爲他們踐行,文武百官一直將他們送到十里長亭。一路上,昭君心中複雜,自己的選擇究竟是對還是錯?她彈起了懷中的琵琶,帶着滿腔的擔憂,還有對家鄉的思念,此去經年,恐再也沒有辦法相見,還有對未來迷茫和期待,琵琶聲準確地傳達出她的複雜感情,聲聲令人動容。就連天邊飛過的大雁,見到她的美貌,聽到她的琵琶聲,都忍不住駐足停留。
經過長安,路過甘肅,陝西,一路奔波,歷經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到了匈奴。匈奴對她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呼韓邪單于也對她十分疼愛,他們十分恩愛。昭君出塞以後,漢朝和匈奴保持了長達六十年的和平,這在那個年代十分罕見,而昭君在其中的協調作用十分重要。她在匈奴的日子裏,把漢朝的文化傳播了出去,幫助匈奴的人民發展了生產力,讓他們學會了使用漢朝的生產工具,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匈奴人民的喫飯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同時也讓邊境地區的資源搶奪問題得到了改善。由於她和她的後代們的努力和周旋,匈奴和漢朝人民保持了友好和睦的關係。
呼韓邪單于死後,按照匈奴的習俗,她需要嫁予呼韓邪的兒子爲妻子,這與她從小所遵循的禮儀違背,所以她上書漢成帝請求迴歸漢朝,但是被駁回了。於是,她又聽從漢成帝的意見,遵循匈奴的禮儀,嫁給了新的單于。
昭君以一己之力維繫着整個匈奴和漢朝人民的友好關係。在昭君遠嫁匈奴的時間裏,她用自己的能力,在和親後讓兩個政權之間難得的保持了六十年的和平局面。昭君之所以一直被廣大人民所讚揚,所懷念,不僅僅是因爲她在無人響應時站了出來,不顧自己安危,答應和親,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後,將漢朝文化傳播給了匈奴,匈奴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她帶着中原所有的文化,所到之處,無不春暖花開。她的所作所爲促進了漢朝和匈奴兩個民族之間的團結,是符合漢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
我不知道她出塞是不是開心的,但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定是快樂的。她做到了她想做的。即使不能回家,不能再看一眼家鄉,但是她知道,自己做的遠比回家鄉更有意義,更讓她開心,這就夠了。
【文 / 呼吸】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