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晚清有中兴四大名臣之说,这四人分别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但这件事之后,张之洞与李鸿章的关系彻底闹僵。

晚清有中兴四大名臣之说,这四人分别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不过这李鸿章貌似在这四人中有点不受待见,除了曾国藩是自己的恩师之外,他和另外的俩人关系都不好,左李党争乃是人尽皆知,还连累到了他们手下的两个重要的商人:胡雪岩和盛宣怀。而他和张之洞之间的关系也不怎么样。张之洞与李鸿章虽然没到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但二人的关系不融洽是真的。
张、李二人同朝为官,在一些政见上难免有些分歧,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两人关系闹得比较僵。
据说李鸿章逝世的时候,朝廷百官都到李府吊丧,每个人的脸上都不少悲痛之情,就连慈禧得知其死讯都痛哭流涕,评价他“朝廷之臂膀,卿家离世,非大清之幸”。唯独张之洞,不单不亲自去吊唁,而且只差人送去一个“奠”字。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两人的隔阂有多大。
两人出身不同,而且张之洞看不惯李的左右逢源
“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欲封侯”。这是李鸿章未入京前所做的诗。不难看出,他的报复就是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李鸿章不止嘴上说说,而且付出了行动。
到了北京,他走访各个朝中大员,煮茶论道,中间免不了阿谀奉承和实际的利益实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曾国藩。李直接以家子门生的身份拜入曾国藩门下,与他朝夕相处,名为学习经世之法,实则是为了打通京城的关系网。
曾国藩会看相,这在当时官员圈子里是人尽皆知的,曾国藩就给李鸿章看过,说他“身材魁梧,如同鹤立鸡群;相貌英俊、目不斜视,实乃人中龙凤。”
在曾国藩的提携培养之下,李鸿章的仕途青云直上。李鸿章从翰林院出身,到后来担任直隶总督、组建军队少不了曾国藩的功劳。
而张之洞的为官之路可谓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他认为,大丈夫行得光明磊落,只有真本事才能够强兵富国、假把式只能误国。所以张之洞是不用李的那一套溜须拍马之术,甚至说是厌恶至极。
张之洞三次应试科举,前两次均没有考中。张的父亲张锳时任遵义府知府,只要稍稍运作一下,给京城里上下打点,张之洞中个进士是没有问题的。但被他义正言辞拒绝了。
而且张之洞从一个七品的翰林院编修使做到山西巡抚,花了整整18年!说句实话,张之洞的才华不比李鸿章差,如果他能够运用人情世故,稍微做点世俗之事,也是可以像李鸿章一般平步青云的。
所以当自诩为“清流派”的张之洞与左右逢源的李鸿章相遇,张对于李的为人处世自然是看不惯的。而且两人各有文才,对于李早早发迹心中也是颇有微词的。
张、李二人对于政事的见解有冲突,也恶化了两人的关系
在中日宣战之后,张之洞就曾积极致电李鸿章,提出“无论或战或和,总非有船不行”,指出了国家仅海军强大,无法对抗崛起的日本。而且先后三次联络李鸿章,他可以率兵到辽宁山东等地提供支援,万一海军失利,可以提供一道强有力的陆地支援防线,以备不时之需。
但当时的北洋舰队号称亚洲武器装备最精良的海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李鸿章拒绝了张之洞的意见,执意要在海上给予日本重创,好以此宣扬自己组建的水师。
万万没有想到,花重金打造的这支部队全军覆没,镇远号、定远号也沉入海底。
所以之前二人的关系虽不是多么亲密,但同在一个屋檐下还是相互扶持的。但这件事之后,张之洞与李鸿章的关系彻底闹僵。
在对外关系上,张之洞的强硬和李鸿章的求和如同水火一般,一个朝廷中必定不能同存
甲午战败后的《马关条约》和八国联军后的《辛丑条约》,对于当时的朝廷来说是颜面尽失,而朝中的官员也分成了两种态度。
一种态度就是丧权辱国之条令万不可签,必须整顿军队,重振大国风范,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张之洞,也称之为主战派。另一种态度就是忍辱负重,韬光养晦,秉承“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态度,签订条约得以残喘,代表人物为李鸿章,也称主和派。
就这样,官员一下子分成了两队,各执己见。但朝廷只有一个,采纳了这个建议势必要冷落另外一拨人。
当时的慈禧也认为打是打不过了,洋人要钱就给他们钱,几年后的税收就收够了;洋人要建铁路就建铁路,花的又不是她自己兜里的银子。所以在思索之后,采纳了李鸿章等主和派的建议,跟洋人议和,保全自己。
这样一来,李鸿章可算是出尽了风头,在日本签完《马关条约》又在北京签《辛丑条约》,同各个国家的代表会面洽谈,忙得是不亦乐乎。而且李鸿章会办事,这一点让慈禧很是受用。而且李鸿章对于主战派那些人是看不上的,这样的情况下议和才是最好的办法,如果硬打,无疑是以卵击石。
反观张之洞那边的主战派,看到统治者如此软弱、国家日渐沦丧,悲痛不已。对于那些主张议和的人也是恨之入骨,认为就是他们才让大清慢慢衰败,成为西方人的笑柄的。
所以张之洞与李鸿章的关系,就是这样从陌生到不屑,再从不屑到僵化的过程。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