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殲-5戰鬥機的設計師陸孝鵬的指導下,南昌飛機設計室最終完成了開發任務。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便是越戰,美軍的飛行員在初期過分信任空空導彈的性能,而忽視了近身格鬥,而北越方面的米格-17則在近身格鬥上相比F-4、F-105等戰鬥機更要具有優勢,讓美軍飛機在近身格鬥上喫了虧,利用自身的機炮去戰勝導彈爲主的先進戰機。

去過中國航空博物館的朋友可能在那裏看到過,在入口處有一架體格小巧的戰鬥機被固定成起飛的姿態,和周邊的導彈或大小相同,但是和導彈發射車相比,卻小了不少。不過其作爲航空博物館的標誌,一直在大門口和各種裝備在一起並列展覽,而這架戰鬥機就是今天本文的主角——殲-12戰鬥機。

殲-12戰鬥機開發的背景是1960年代。在此時期,我國首先失去了蘇聯方面給予的航空科技的援助,再加之空軍方面通過對當時進行的第三次中東戰爭,越南戰爭,以及我國邊境的部分防空作戰的實踐總結出,即使當下戰鬥機獲得了空空導彈,但是在空戰中依舊不可避免的要近身格鬥。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便是越戰,美軍的飛行員在初期過分信任空空導彈的性能,而忽視了近身格鬥,而北越方面的米格-17則在近身格鬥上相比F-4、F-105等戰鬥機更要具有優勢,讓美軍飛機在近身格鬥上喫了虧,利用自身的機炮去戰勝導彈爲主的先進戰機。

轉眼到國內,北越空軍的米格-17,也就是和我國的殲-5戰機類似,他們和美軍的F-4等戰機在技術上存在着巨大差距,但是北越空軍所取得的戰果,讓我國的戰機開發人員受到了鼓舞,因此設想開發一款具有優秀機動性能的戰鬥機。空軍方面預計在未來空戰中,機場會成爲敵方的重點打擊目標,因此需要一款重量足夠輕,轉移快捷,最好是可以通過卡車運輸轉移,且在空中性能要足夠優秀的戰鬥機,以"適應人民戰爭需要、實現廣泛、分散的空中游擊戰"。爲此,1969年中央軍委批准了空軍航空工業領導小組對南昌飛機設計室和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下達了代號爲"小殲"的研發任務,要求他們開發體積小,機動性高,便於運輸的超輕型殲擊機。

在殲-5戰鬥機的設計師陸孝鵬的指導下,南昌飛機設計室最終完成了開發任務。當然,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也不是對殲-12的誕生毫無貢獻,當時空軍中負責科研的副司令員曹裏懷曾擔心這隻方案的可行性,讓南昌飛機設計室的開發人員前往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進行對方案設計意見的討論。

南昌飛機設計室在最初方案獲得中央軍委的批准立項後,耗費一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殲十二詳細設計、主要風洞試驗、強度試驗和系統模擬試驗。到了1970年3月,該項目正式被命名爲殲-12,原型機也在1970年年內製造完成,12月26日首次試飛成功。1973年在北京受重要軍方領導人的檢查時,殲-12在跑道上僅滑行500米便起飛完成,同時在空中做了多個高機動的動作,被葉劍英元帥稱爲"空中李向陽"。

隨後南昌飛機設計室在殲-12首批原型機的試飛中,發現其在超音速氣動方面存在着一定問題,同時其他微小的毛病也被發現,此後又對殲-12的設計做了十多項改進,並對設計圖紙重新繪製。其中發動機進行了改進,在機鼻進氣道中,它還裝有小型無線電測距裝置,可用於地面攻擊。提升了飛機加速時間,在5000米高度上,殲-12飛行時候從0.9馬赫加速到1.2馬赫,所需時間爲65秒。這個指標超過了美國的F-5戰機。機身下方增加了一個武器掛架,總共可以掛載3枚導彈。簡化了操縱界面以實現更好的操控性,減小了機翼後掠,從而提高了低速和高速性能,但是還是沒有配雷達系統。1975年7月1日,改進版殲-12原型機試飛成功,至1977年1月止,殲-12共試飛一百多架次,飛行時長達到了61小時,完全達到原下達的戰術技術指標的要求。飛機性能

殲-12戰鬥機空重僅有3.1噸,攜帶武器裝備情況下全重4.1噸,而它的最大飛行速度達1.8馬赫,攜帶兩個副油箱後的最大航程爲1385千米,起飛滑跑距離500米,着陸滑跑距離510米,海平面高度上的最大爬升率是180米/秒,5000米高度上的最小盤旋半徑是1140米。可以說殲-12在機動性能上優於同期絕大多數戰鬥機。

機載武器是1門30毫米機炮,備彈80發,1門23毫米機炮,備彈120發;另外可掛2枚紅外製導的空對空導彈,空空導彈的型號爲霹靂-2。在發動機上,由於我國當時在航空發動機上的技術並不是很優秀,只得採用了渦噴6發動機,但是渦噴-6發動機長度較大,如果採用兩側進氣道的設計,會導致機身長度超限,本着低重量的設計,權衡之下只能採用機鼻進氣的設計,但是這也導致了殲-12戰鬥機無法裝備任何雷達系統,在空中看的不遠。

到了1978年時,我國開始對裝備體制進行整理,中央軍委常規裝備發展領導小組在評估殲-12的綜合性能後,認爲其不宜列入裝備體制,進而停止了殲-12的開發。製造的5架原型機則轉爲國防教育展示機,交給了中國航空博物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及南昌飛機制造廠自留。在1990年代,陸孝鵬設計師曾提出殲-12利用現有技術,可以進行隱身化升級,並且提議利用體積小,重量輕的特點,在我國發展航空母艦後,可以將其作爲海軍的艦載戰鬥機使用,但最終該提議石沉大海。

總的來看,殲-12戰鬥機在過分追求當時宣傳人民戰爭和游擊戰的觀念下,可以說違背了國際上飛機發展趨勢。縱觀和殲-12同期開發的戰鬥機,例如美軍的F-14,F-15,F-16;蘇聯的蘇-27,米格-29等,都在體積上越做越大,以獲取更強勁的發動機,更遠的航程,更好的雷達系統和更高的武器搭載量。而殲-12這種戰鬥機卻爲了重量和機動性能,捨棄了現代戰鬥機的眼睛——雷達系統,攻擊能力僅僅靠着機炮;轉眼看續航能力,殲-12即使掛載2個副油箱,也纔是1300千米左右,更不要提對空中作戰中最關鍵的滯空時間了,導致作戰半徑不足。

殲-12一起飛,就是一個睜眼瞎,而且即使飛行員按照航向前進,很有可能也因爲油耗的緣故,找不到機場降落,成爲有去無回的戰鬥機。在備彈上,僅僅裝備2發空空導彈,如果姑且說殲-12的作戰重點不在使用導彈擊落敵機;而看近身格鬥上,雖然說23毫米和30毫米航炮的破壞性能都算是優秀的,但是機炮的載彈量一個80發,一個120發真的夠用嗎?

此外,如果要對比超輕型噴氣戰鬥機的話,英國在1950年代初期曾抱着和我國相似的開發理念,開發過蚊蚋輕型戰鬥機。它的起飛重量4020千克,空重3010千克,比殲-12還要輕,而且開發的過程也戲劇性的相似,蚊蚋輕型戰鬥機在對軍方高級官員的試飛表演中,也受到了皇家空軍的一致好評,但是最終其開發進程也被終止。且蚊蚋輕型戰鬥機的最高航速僅有0.98馬赫。不過人傻錢多的印度卻將其買走,裝備給了印度空軍。除此之外,其他國家的輕型戰鬥機,例如瑞典的JAS-39鷹獅,印度的LCA戰鬥機等,他們的重量也都是殲-12的數倍。

最後,殲-12雖然說是一款在獨特的背景下開發的戰鬥機,放在當下我們可能認爲其十分不可思議,但如果拿回當時的開發背景和開發指標,殲-12足以滿足這些需求。同時,殲-12是我國擺脫蘇聯航空工業援助後首架自主研發的戰鬥機,我國航空人在那個困難的時代,不畏艱辛,敢於創新,勇於擺脫束縛,找到自己的航空發展新的方向。爲我國後續自主開發戰鬥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該機作爲我國航空博物館的標誌性展品的意義所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