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娃的天然模仿能力很強,如果處於一個髒話連篇的語言環境,自然也會形成口吐芬芳的習慣,所以跟娃說話時候要注意自己的措辭。兩個年齡在3-6歲之間的孩子,一談到“屎尿屁”會相處得非常融洽:。

原標題:娃這麼小就“滿嘴髒話”?注意!2個可怕的語言敏感期到了!

“臭媽媽,屁媽媽,打死你”

“我不要喫了,這味道像屎一樣”

“你是白癡嗎,大傻子”

寶爸媽們,你家3、4歲左右的娃有沒有這樣語出驚人過?

不到一米高的小人兒要麼“撂狠話”,要麼滿嘴屎尿屁,好好講個故事,不雅的字眼就硬性植入,好好唱首歌,也能拐到溝裏去。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甚至有的孩子到了5歲6歲,依然對“屎尿屁”興趣濃厚,這究竟是咋了?

1

這一時期的娃,爲啥出口成“髒”?

要分析這個問題,科大大得先搬出一位大咖——“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

他將人的性心理發展分爲五個階段: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3~6歲的娃,經過肛欲期,來到俄狄浦斯期時,會從自己的排泄中獲得快感,同時,語言能力會迅速提升……

排泄的快感和語言的力量“金風玉露一相逢”,就出現了滿嘴屎尿屁的現象。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這個“俄狄浦斯期“,也就是我們說的——污言穢語敏感期,也叫詛咒敏感期

處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會有以下這些特徵

對“臭屁股”、“臭粑粑”、“打死你”等詛咒性詞語或髒話異常敏感。

對污言穢語常常能快速掌握要領、自學成才、非常狂熱、不分時間場合地使用。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這些“污言穢語”,還可以成爲這個年齡小朋友們的社交神器。

兩個年齡在3-6歲之間的孩子,一談到“屎尿屁”會相處得非常融洽:

·可以拉着小夥伴圍着自己的大便觀察,看誰拉的粑粑更長……

·可以用“屎尿屁”來創造“大便汽車”、“臭屁飛機”等新奇詞語……

爸媽們都擔心:娃會不會就這樣在重口味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其實超過5、6歲,這一現象會自然消失,如果實在太尷尬或是覺得不雅,這種小問題,也是很好解決的。

2

怎麼對付滿嘴“屎尿屁”的娃?

當娃嘴裏蹦髒字兒的時候,家長首先要摒棄這兩種態度

分分鐘炸毛讓娃閉嘴,順帶送上一通說教。

覺得很歡樂,跟着娃一起傻樂呵起鬨。

這兩種反應都會讓娃覺得很有意思,然後更加“上頭“: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不能制止,不能說教,那就放任不管嗎?

要分情況對待!

情況1:娃覺得好玩或是模仿大人,說“髒話“不帶任何情感因素。

對策1:控制自己,佛系淡然

娃的天然模仿能力很強,如果處於一個髒話連篇的語言環境,自然也會形成口吐芬芳的習慣,所以跟娃說話時候要注意自己的措辭。

但是對娃說的髒話卻要雲淡風輕,故意無視;這樣孩子覺得沒意思,慢慢就不說了。

對策2:轉移焦點,順勢引導

比如孩子愛說“臭媽媽“、“臭爸爸”這樣的詞,媽媽可以問:“寶貝,你知道“臭”字怎麼寫嗎?”

不管娃知不知道,你已經成功轉移了TA的注意力。此時娃關注的焦點變成了寫字,就會把臭不臭的事忘在腦後。

還可以順勢拿來《找呀找呀找便便》、《誰嗯嗯在我頭上》等故事繪本,給娃來一波早教啓蒙。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情況2:娃罵人是爲了宣泄憤怒、傷心、失望等情緒。

對策1:直接表達感受

孩子雖然小,但TA能夠真實感受到你的傷心和難過。

看到你難過,TA會慢慢意識到自己的行爲會對別人造成傷害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對策2:東拉西扯轉移注意力

不罵孩子,也不要抓着TA講道理。

只陪着娃“瞎扯”,最終TA會很快忘記自己說的咒語。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最後,還有一種情況科大大得特別說明一下:

有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不發泄情緒,也不是覺得好玩,卻能一本正經說出些讓人毛骨悚然的話……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淡定!這不是心理有問題……

處於詛咒敏感期的娃,尚未形成因果聯繫,不知道喫掉會導致什麼結果,也壓根不理解死亡的概念。

科大大家娃兩歲多的時候,去魚池看魚,一邊說小魚好看,一邊要抓條魚煮了喫。

這並不代表娃冷酷無情,他喜歡魚是真的,愛喫魚也是真的。

這時候的孩子,認爲世界都圍着他轉,一切的存在都是爲了他們。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當他們認識到自己並非世界主角時,就意味着長大了。

科大大願意他們在這個年紀,享受在世界中心的感覺,不用大人的眼光去評判他們的言行。

你知道,長大成人後,那渺小的感覺有多失落。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你家娃說過哪些驚人之語呢?有好的應對辦法,歡迎留言區分享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