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身爲中大級MPV車型,塞納自然也採用了側滑門設計,同時豐田還將“一腳踢”(kick-open)後備箱的功能拓展至電動側滑門身上。至於中級/中大級MPV市場,豐田塞納、普瑞維亞等鼎鼎大名車型,曾經只以進口方式在國內少量銷售過,由於定價過高等原因,也並未獲得市場青睞,最終也只落得草草收尾的局面。

豐田的MPV是香餑餑嗎?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兩極分化。

在高端市場,豐田埃爾法常年享有“加價王”的稱號。一輛埃爾法MPV加價20萬以上屬於常規操作,“平價銷售”反而成了促銷手段。空間大,乘坐舒適的埃爾法在MPV市場確實喫香。


但是在普通平價車領域,豐田的MPV就幾乎沒有了存在感。早年間進入國內的逸緻在車輛空間上並沒有提供較大優勢,市場反響平平。之後逸緻也並沒有繼續升級換新,現在也已經停產退市。

至於中級/中大級MPV市場,豐田塞納、普瑞維亞等鼎鼎大名車型,曾經只以進口方式在國內少量銷售過,由於定價過高等原因,也並未獲得市場青睞,最終也只落得草草收尾的局面。


按理說,豐田汽車風格偏向穩重家用,MPV理應是豐田的長項,但在國內豐田MPV除了埃爾法具有極強吸金能力之外,普遍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還要數豐田自己戰略失敗導致。緊湊級市場,逸緻並不具備空間優勢,性價比也不突出,缺乏新產品的豐田自然會被對手擠壓。而中級/中大級MPV更是採用進口方式,性價比更低,市場拱手讓給了GL8和奧德賽。只有在對價格不敏感的中大型MPV市場上,份額才都歸攏到了幾乎沒有競爭對手的埃爾法身上。


與國內境遇不同,豐田MPV在國際市場上,尤其在美國市場受到大量追捧。日前,豐田在美國發布了全新一代塞納Sienna,新車將於2021年美國上市,並且有望2022年在國內國產銷售。


順應豐田平臺化的浪潮,全新塞納基於豐巢TNGA架構理念設計,並採用了旗下GA-K橫置平臺打造,與凱美瑞、RAV4、新漢蘭達相同。在設計方面,塞納采用了符合豐田當下設計語言的新設計,前臉被分成上下兩個隔斷。兩側車燈與中央Logo相連,構成了上方小隔斷,而巨大的進氣大嘴構成了下方隔斷。根據車輛高低配置版本不同,進氣格柵的樣式稍有區別。身爲中大級MPV車型,塞納自然也採用了側滑門設計,同時豐田還將“一腳踢”(kick-open)後備箱的功能拓展至電動側滑門身上。


新塞納的內飾設計也沿用了豐田當下的居家風格,整體設計較爲樸素。前方懸浮式中控大屏左右兩側依然排布大量實體按鍵,擠佔屏幕顯示面積。從官方樣圖來看,豐田在車機系統上依然落後,導航的顯示效果也不佳。



與前代車型主副駕駛之間採用貫通設計不同,新塞納在中央通道處設計了明顯的隔斷,將主副駕駛相隔。中央區域被設計成上下分層結構,上層放置檔杆、杯架和少量儲物空間,下層則是大量掏空設計,可以放置一定物品。


第二排座椅依然是塞納的長項:主打雙獨立座椅設計,並且增加了腿託和兩側可摺疊扶手。在座椅下方,塞納還帶來了全新的導軌,可以支持前後1米的遠距離滑動。同時,塞納在部分配置上還提供了2+3+3的8座車型設計。


塞納首發車型將全部都是2.5L混合動力車型,並且提供電動四驅E-Four選項,暫不提供2.0T渦輪以及3.5升V6發動機。在MPV上採用混合動力技術,這似乎成了豐田和本田的共識。對於部分面向商用市場的車型,混合動力系統可以提供更低的噪音和更長的續航能力,這樣的動力選擇確實會更有競爭性。


塞納進入中國,可以算是豐田第二次嘗試國產MPV。逸緻的失敗讓豐田在MPV的導入上顯得畏手畏腳。除了埃爾法之外,豐田在國內MPV市場上幾乎沒有佔有率,此次全新塞納的即將引入國產,將有望緩解豐田國內MPV市場的欠缺狀況。


從車型定位上來說,塞納定位中大級MPV,相比市面上熱銷的GL8/奧德賽/艾力紳這些中級MPV,塞納將具有更大的空間優勢。已經先行發佈的大衆全新MPV長度達到5.3米的誇張尺寸,它將與塞納展開正面競爭。


價格與性價比固然重要,但是產品本身的產品力更加重要。MPV市場上的常勝將軍:埃爾法、GL8和五菱宏光其實都不是同級別當中最便宜的那款,而是最合適的那款。對於塞納來說,找出自己所獨有的賣點就是獲勝的保證。目前來說,效率更高、更平順的混合動力系統,確實是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