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較小裂隙和孔道流動時,其運動速度很慢,會產生溶蝕作用。動植物生長對岩溶作用影響也很大,有機物分解能產生二氧化碳,藻類生長能分泌溶蝕性酸,蝙蝠和鳥類的糞也能強烈腐蝕石灰岩。

文:幽谷(作者原創授權)

蜀漢章武三年,諸葛亮大軍南征,孟獲雖屢戰屢敗,一再被擒,但並不服氣,不斷地找藉口要求諸葛亮放他,要整頓軍馬再戰。孟獲要尋求再戰應該是有底氣的,他每次戰敗都能找到幫手,也就是各洞的洞主。如朵思大王住在禿龍洞中,能呼風喚雨的木鹿大王住在八納洞中。孟獲的小舅子是帶來洞主,想必居住在某個洞中。就是孟獲本人也住在洞中。

那麼,孟獲等人真的住在山洞中嗎?

人類的居住地稱爲聚落。聚落的形成既受自然環境影響,也受生產力水平制約。《三國演義》第九十回以好奇的口吻描寫了銀坑洞附近的居民生產、生活。其中有“年歲雨水均調,則種稻谷;倘若不熟,殺蛇爲羹,煮象爲飯”的描寫。這說明,當時這裏已經有了水稻種植業,只是生產不穩定,靠天喫飯。如果遇上特別乾旱年份,估計就要以獰獵爲主了。新中國成立初期,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的部分少數民族直接從原始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據此推斷,三國時期,孟獲統治的地區生產力水平,很可能有許多尚處於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力水平較爲低下的時候,人們的居住地受自然環境影響很大,常常傾向於就地取材以降低成本。

那麼,孟獲及其他族人,能夠找到能夠居住的洞嗎?

諸葛亮南征孟獲的具體地區尚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爲是雲南曲靖方向,有人認爲是大理方向,但毫無疑問是位於雲貴高原上。我們先了解一下雲貴高原的環境。

雲貴高原是我國四大高原之一,西起橫斷山、哀牢山,東到武陵山、雪峯山,東南至越城嶺,北至長江南岸的大婁山,南到桂、滇邊境的山嶺,東西長約1000千米,南北寬400~800千米,總面積約50萬平方千米。大約兩億年以前,今天的雲貴高原還是一個長期被海水淹沒的海灣,堆積了深厚質純而面積廣大的石灰岩。後來地質運動使雲貴高原不斷抬升,形成今天的高原。所以,雲貴高原突出特點之一是石灰岩厚度大,分佈廣。

石灰岩屬於碳酸鹽類,本來在水中溶解微弱,但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時,溶解度顯著增大。氣候因素對岩溶作用影響很大。氣候因素對岩溶作用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降水量、溫度和氣壓。降水量多的地區,地表徑流量大,水的溶蝕力強。據計算,我國南方溼潤多雨岩溶區的溶蝕量爲北方半乾旱地區的10倍。雖然溫度高,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少了,但水的電離度增大,溶蝕力還是有所增強。氣壓高,二氧化碳溶解量大,有利於溶蝕。動植物生長對岩溶作用影響也很大,有機物分解能產生二氧化碳,藻類生長能分泌溶蝕性酸,蝙蝠和鳥類的糞也能強烈腐蝕石灰岩。

雲貴高原大部分屬於溼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植物繁茂,動物種類衆多,有利於石灰岩的溶蝕。經地表和地下水溶蝕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圓窪地、伏流、巖洞、峽谷、天生橋、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發育的典型地區之一。

那麼,孟獲及族人居住的洞是怎樣形成的?

原來,由於構造作用,岩石會產生節理和斷層。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節理或斷層進行溶蝕,會形成地下孔道。當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較小裂隙和孔道流動時,其運動速度很慢,會產生溶蝕作用。當裂隙不斷擴大時,地下水既有溶蝕作用,也有機械侵蝕作用。如此經過漫長的年代,地下孔道就擴大成爲洞穴。洞穴的形態與地下水動態和地質構造都有關係。溶洞的形成如下圖所示:

如果地殼上升,潛水面下降,溶洞將隨之上升,使洞內經常無地表水,較爲乾爽,適宜居住。而許多山洞中又有暗河通過,取水方便。

總之,相對於洞外的風吹日曬雨淋,洞內的舒適程度比露天的茅草屋要好很多。這不僅僅是因爲溶洞是天然的,省去了建造房屋的麻煩。更重要的是,喀斯特地貌地勢險要、洞穴巨大、縱橫交錯,無論是防禦猛獸毒蟲,還是應對外敵突襲,山洞中的防禦能力更加強大,安全係數無疑也更高。這就難怪,孟獲的同夥是一個又一個的洞主了。確有很多少數民族首領選擇的山洞居住,可安營屯軍,儲存糧食,是易守難攻之所。

既然如此,孟獲爲什麼還會被征服?

說到底,還是雙方的實力差距大。雖然演義中,不時提到各洞主集合數萬乃至十幾萬人,但這裏地形崎嶇,可耕地少,狩獵所得又不穩定。據此推斷,當時這裏人口不會很稠密,演義中提到的兵力數字,肯定不足爲信,孟獲幾乎不可能組織起如此規模的兵力。後來,諸葛亮的軍隊慢慢地佔領了溶洞,可以靠溶洞躲避炎熱天氣,孟獲逐漸失去了地利。況且,各部族、部落有一定的矛盾,有不少酋長就背叛了孟獲,投靠了諸葛亮。所以,孟獲最終被征服也在情理之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