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幽谷(作者原創授權)

名著《三國演義》裏,話說孟獲四番被擒,雖然嘴硬,聲稱中了詭計不服,要再戰雲雲,估計內心也是直打鼓,找誰幫自己繼續打架呢?在弟弟孟優的提議下,他們去投靠禿龍洞朵思大王。

朵思大王倒是信心滿滿,他介紹說:“此洞中止有兩條路。東北上一路,就是大王所來之路,地勢平坦,土厚水甜,人馬可行;若以木石壘斷洞口,雖有百萬之衆,不能進也。西北上有一條路,山險嶺惡,道路窄狹,其中雖有小路,多藏毒蛇惡蠍。黃昏時分,煙瘴大起,直到巳、午時方收,惟未、申、酉三時,可以往來,水不可飲,人馬難行。此處更有四大毒泉:一曰啞泉,其水頗甜,人若飲之,則不能言,不過旬日必死;二曰滅泉,此水與湯無異,人若沐浴,則皮肉皆爛,見骨必死;三曰黑泉,其水微清,人若濺之在身,則手足皆黑而死;四曰柔泉,其水如冰,人若飲之,咽喉無暖氣,身軀軟弱如綿而死。此處蟲鳥皆無,惟有漢伏波將軍曾到,自此以後,更無一人到此。”

後來,王平軍隊果然中了啞泉的毒,諸葛亮在山神的指引下,拜見了一位隱者,隱者取安樂泉的水爲啞軍解毒。隱者還讓他們採薤葉芸香葉,每人口含一葉,瘴氣不侵。按照演義的說法,這位隱者竟然是孟獲的哥哥孟節,因爲弟弟孟獲“不歸王化”,纔來此隱居。其實,孟節這個人物歷史上並無其人,羅老先生虛構他的目的,不過是證明諸葛亮大軍是正義之師,得道多助,對頭的哥哥都來幫忙。羅老先生甚至能虛構出山神奉伏波將軍馬援之命指引,虛構個孟節,自然不在話下,真是用心良苦。但演義中能避瘴氣的薤葉芸香確實存在,屬於山茶科,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布依族傳統醫藥,用於解毒、避瘴、養生。薤葉芸香生長於貴州牂牁江流域,有超強的保肝功能,是目前學術界發現的保肝功能最強的植物。貴州藥農歷來將其視爲養生保健、解毒祛病的稀世珍品。但薤葉芸香植株極爲稀少,生長於崇山峻嶺之間,採集難度超過古時採集人蔘,實在是可遇而不可求。那麼,這四大毒泉在現實中真的存在嗎?

啞泉是確實存在的。啞泉中讓人致啞的原因,是泉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銅和硫酸鎂。一旦有人飲用,會導致聲帶和食道迅速脫水,從而導致失聲。嚴重者會引起中毒,引發虛脫、痙攣甚至死亡。那麼,硫酸銅從何而來?原來,雲南是我國著名的銅礦產地之一,現已建成東川、易門、牟定、大姚等4個大中型銅礦生產基地。

如果看一看中國銅礦分佈圖,就會發現雲南銅礦分佈廣泛。但我們知道,內生礦牀形成的銅礦多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硫化物難溶於水,又是怎麼形成可溶性銅鹽的呢?原來,絕大部分硫化物在氧化條件下是不穩定的,會在水溶液中被氧化成各種硫酸鹽。以黃銅礦爲例,其在熱水中的氧化過程可以表示如下:

CuFeS2+4O2→FeSO4+CuSO4

當然硫酸亞鐵會繼續氧化形成褐鐵礦,殘留於地表,形成鐵帽。而包括硫酸銅在內的重金屬鹽能使蛋白質變性。所以,啞泉是真實存在的,今天雲南省就有三處啞泉,一處在保山市瓦窯區,一處在昭通市巧家縣,還有一處在臨滄鳳慶縣境內的瀾滄江邊上。當地人對此十分懼怕,常常是避而遠之,還在泉水旁邊設立了石碑,用來提醒路人或遊客防止飲用泉水。

《三國演義》中提到的“滅泉”其實就是一種高溫的沸水泉。這類泉的泉水溫度高達攝氏94~96℃。若用這樣的泉水沐浴,自然會被燙得皮開肉爛,嚴重者會被燙死。這種“滅泉”在雲南省騰衝市高黎貢山一帶多達79處。據不完全統計,雲南全省有溫泉的縣124個,各種溫泉有700多處。其中高溫溫泉佔15%,過熱泉佔10%。

從地質上看,“滅泉”屬於過熱水-高溫地熱資源,主要分佈在滇西地區。這裏爲什麼多過熱水-高溫地熱資源?這與板塊運動和火山、地震帶的分佈有關。

雲南西部位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碰撞擠壓地帶,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的一部分。這條地震帶同時也是地熱帶,其南延部分就是滇藏地熱帶,屬地質構造十分活躍的近代火山地熱區,有六個過熱水分佈帶,其中高溫溫泉98處,沸泉7處。雲南騰衝“熱海大滾鍋”就是沸泉的代表。水溫達到96℃以上,泉水晝夜翻滾,熱氣騰騰。演義中說“皮肉皆爛,見骨必死”還真不是羅老先生憑空臆想。大滾鍋有這樣一段傳說,據說大滾鍋在開發之前,村民的一頭牛不小心掉了進去,等到撈上來的時候只剩一個骨架了,全變成了肉湯。如今的“大滾鍋”已經成爲重要的旅遊資源,因爲溫度高,遊客和當地人常常將花生、玉米、雞蛋等食物放入大滾鍋中煮食。雞蛋五分鐘就能食用,其他食物也是立等可食,別有一番風味。騰衝新華鄉硝塘溫泉也是一處沸泉,其泉水隆隆有聲,水柱能噴出一人多高,溫度比熱海大滾鍋要高得多,只因處於交通閉塞的山澗,至今沒能開發。

演義中說的“黑泉”可能是四大毒泉當中是最恐怖的了,“其水微清,人若濺之在身,則手足皆黑而死”,這分別就像電視劇中的毒藥嘛。那麼,現實中的“黑泉”真這麼令人毛骨悚然嗎?

有人認爲,“黑泉”是一種具有高度酸性的酸水泉,但國內並未發現。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的普七萊斯火山附近,有一條被當地人稱爲“謀殺河”的酸水河。該河的河水含有8%的硫酸和5%的鹽酸。誤飲該河的河水,會造成腸胃潰爛而死;在該河中游泳,會皮肉分離、五臟潰爛而亡。但也有人認爲,“黑泉”在雲南真實存在,騰衝曲石鎮就有這麼一處“黑泉”,當地人把它叫做“扯雀塘”,意思是從空中飛過的鳥兒就會被“扯下來”中毒而死。如果親臨這個“扯雀塘”,就會聞到從泉水中冒出來的酸性氣味,類似硝酸的氣味,刺鼻,刺眼,讓人感到嘔吐,呼吸急促,頭暈眼花。這種氣體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在池塘旁邊可以看見散落的動物骸骨,“扯雀塘”之可怕可見一斑。經科學家初步解釋,這是火山噴發後留下的氣泉,噴發出來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硫化氫、氮氣、氨氣等多種氣體,其中硫化氫能散發臭雞蛋氣味,有劇毒,氨氣則有強烈刺激氣味。正是這些有毒氣體把鳥兒從空中“扯”下來。奇怪的是,一天中總有那麼一個時段,這個魔鬼塘處於“休眠”狀態,無有毒氣體噴出。

那麼“柔泉”又是什麼呢?

演義中說柔泉“其水如冰,人若飲之,咽喉無暖氣,身軀軟弱如綿而死。”“柔泉”其實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冷泉,並且遠不像演義中說的那樣極具殺傷力。“冷泉”和“沸泉”形成極大的反差,是一種水溫極低的泉水,形成原因比較複雜,但一般不至於人飲之則死。不過,有的冷泉可能含有芒硝(Na2SO4·10H2O),這是一種“味辛鹹苦”的瀉藥。腦補一下,蜀軍急行軍嗓子渴得冒煙,遇上個泉水自然暴飲一通,冷熱相攻,加上瀉藥導致腹瀉,感覺身體都被掏空了,有氣無力所以覺得“柔”,這也許是“柔泉”的合理解釋。

隨着四大“毒泉”之謎被陸續揭開,“毒泉”已不再神祕。如今,這些奇泉倒成爲吸引遊客的旅遊資源,推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