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街亭之戰,馬謖是戰略防守方,被動防守魏軍,處於戰場被動權。街亭之戰,馬謖的對手是張郃和曹魏的五萬精兵。

文:立早閒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馬謖在街亭排兵佈陣,安營紮寨時,死守舊兵書上“憑高視下,勢如破竹”及“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老套子,破壞諸葛亮扼守街亭要道,防止魏兵偷襲的重大戰略方針。

不管是“憑高視下,勢如破竹”,還是“置之死地而後生”,都只是戰術,都需要戰略和形勢的配合才能奏效。戰術,只能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也只能因敵變化、因環境變化,方能取勝。

《三國演義》是這樣描述馬謖駁斥王平在孤山上駐紮而被掐斷水源的顧慮,即汝莫亂道!孫子云:‘置之死地而後生。’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以一可當百也。

不容爭辯,“置之死地而後生”,是孫子兵法中的一條用兵作戰原則,是九種戰地地理中最後一種,也是最爲嚴重的一種,即“死地”。“死地”的軍隊求生求勝,屬於“敗戰計”,即是軍隊處於險境、處於局部失敗、處於暫時困窘狀況下的反敗爲勝之計。馬謖將兵駐紮在山上,被山下的魏軍掐斷水源而不戰則渴死,戰則大敗;而秦末韓信背水列陣,在前有強敵,後有水阻,無路可退,只好人人死戰,個個拚命,反取得勝利。同樣是置之死地,韓信成就井陘之戰的傳奇,馬謖卻顛覆街亭之戰的事實。同條的運用兵法,同樣的作戰原則,被不同的人使用,在各異的戰略背景和戰爭形勢下,卻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

馬謖的街亭之戰,與韓信的井陘之戰,之所以會截然相反,原因如下。

其一,戰法不同。

井陘之戰,韓信是戰略攻勢方,主動進攻趙國,掌握戰場主動權。街亭之戰,馬謖是戰略防守方,被動防守魏軍,處於戰場被動權。進攻方是速戰速決,時間越短越好;而防守方是用“拖”字法,時間越長越好。作爲防守方的馬謖,居然採取了進攻方的策略。水源的本質是時間,失去了水源,就失去了時間。

其二,對手有別。

井陘之戰,韓信的對手是陳餘和趙國的二十萬大軍。陳餘不僅未經過大戰,硬仗,還拘泥於“義兵不用詐謀奇計”的教條,不採用李左車之宜守不宜攻及出其後斷糧草的計策。趙軍,不但丟了代國,而且還一直打敗仗,士氣低落。爲此,韓信所面對的敵人,看似很強,反一點都不強,三萬打敗二十萬,一點也不奇怪。街亭之戰,馬謖的對手是張郃和曹魏的五萬精兵。張郃,曹操的五子良將,久經沙場,打黃巾軍,平河北,徵淮南,拒劉備,破東吳,被戰爭鍛鍊成名將。張郃所部是曹魏精兵,千里奔襲,援救隴右,精銳中的精銳。而馬謖,先是從政,治理地方;後是參軍,出謀劃策。街亭之戰前,馬謖從未領過兵,打過仗。因此,兩軍交戰,先比將領,馬謖已經不如常帶兵打仗的張郃。

其三,降卒命運各異。

秦漢之際,以屠殺俘虜、降兵爲盛。長平之戰,白起坑殺40萬趙國降兵;鉅鹿之戰,項羽屠殺20萬秦國降兵。所以,井陘之戰,對韓信的漢軍而言,投降必死,拼殺還有可能獲得求生機會。故背水一戰才能發揮它的儘可能大的威力,從而擊敗數倍的趙軍。三國時期,不僅不殺降兵,反優待俘虜。曹操收穫20萬青州黃巾軍所用;關羽派兵保護3萬多魏軍至江陵。爲此,街亭之戰,對馬謖的漢軍來說,力戰必死,投降一定不會死。那背水一戰根本無法發揮出原來的威力,反而軍心渙散,以致街亭之敗,街亭之失。

街亭之戰,熟讀兵書且一切謀劃都依照兵法的馬謖,無視戰場態勢,不懂得靈活迎敵,只知死搬硬抄兵法,終導致失街亭,還將形勢大好的第一次北伐陷入滅頂之災。

筆者按:東施效顰,比喻模仿別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醜。有時也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根底差,學別人的長處沒有學到家。馬謖,自詡爲諸葛亮接班人的蜀漢新星,第一次成爲外出帶兵作戰的主將,卻未能轉換角色,由參謀軍事的參軍變換成統兵對陣的主將,仍舊照搬照抄兵法,從而導致街亭之戰的失敗。正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