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安這一生都沒有得到過魯迅的愛情,她的婚姻生活就是伺候婆婆(魯迅的母親周老太太),後來魯迅到上海定居,和女學生許廣平同居生子,而朱安就留在魯迅的北平房子裏照顧着婆婆。還沒等朱安賣書,遠在上海的許廣平就得知此事,託律師在申報上發聲明,內容如下:“魯迅先生終身從事文化事業,死後舉國哀悼,故其一切遺物,應由我全體家屬妥爲保存,以備國人紀念。

魯迅先生的結髮妻是朱安,但是他從來沒有愛過朱安。魯迅和朱安是包辦婚姻,魯迅爲了孝道才娶了朱安,魯迅曾經說過:“朱安不是我的太太,只是母親送給我的禮物。”
朱安這一生都沒有得到過魯迅的愛情,她的婚姻生活就是伺候婆婆(魯迅的母親周老太太),後來魯迅到上海定居,和女學生許廣平同居生子,而朱安就留在魯迅的北平房子裏照顧着婆婆。
在魯迅生前,朱安的生活不成問題,魯迅每個月都寄一百大洋供她和婆婆用。可是1936年魯迅病逝後,朱安和婆婆的生活陷入困境。她和婆婆都沒有得到魯迅的錢財,只能靠許廣平寄錢。而許廣平說她實在是供應不了,就讓周作人先生(魯迅的二弟)和她分擔一半。
許廣平不是魯迅先生的正式妻子,但是她是魯迅兒子周海嬰的生母。許廣平找朱安要走魯迅的版權代理,但是出版了多少書,賺了多少錢,她都沒有告訴過朱安。
後來許廣平以入獄和郵路斷絕的理由不給周老太太和朱安寄錢了,周老太太全靠周作人養着。朱安跟着婆婆,倒也衣食無憂。可是周老太太病故後,朱安的生活就成了問題。
雖然周老太太在臨終時,要求周作人把原來給她的生活費轉給朱安,可是隨着戰爭物價的飛漲,這點錢已經是貶值得太多,根本不夠生活。
朱安爲人忠厚老實,不好意思讓周作人給她添錢當生活費,因爲世間哪有讓小叔子養嫂子的道理,而且魯迅和周作人早已斷交。如果她讓周作人添錢,周作人也會答應。可是朱安顧及魯迅的顏面,不願向周作人要錢。
許廣平是1941年12月7日入獄,76天后出獄,就是從這個時間起不給朱安寄錢,到了1944年9月前,許廣平已經兩年多沒有給朱安寄錢了,此時沒有收入的朱安已經沒錢度日,無法過活了。
朱安窮得沒飯喫,每天和女傭喝稀粥喫鹹菜度日,連心愛的貓都養不起,只能把它扔到野外,讓它自生自滅。最後朱安迫於無奈,準備賣掉魯迅留在北平房子裏的藏書。
還沒等朱安賣書,遠在上海的許廣平就得知此事,託律師在申報上發聲明,內容如下:“魯迅先生終身從事文化事業,死後舉國哀悼,故其一切遺物,應由我全體家屬妥爲保存,以備國人紀念。況就法律言,遺產在未分割之前爲公同共有物,不得單獨處分,否則不能生效。如魯迅先生在平家屬確有私擅出售遺產事實,廣平等絕不承認。”
可惜在北平生活的朱安根本看不到上海的申報,一個連飯都喫不起的老太太哪有心思看報?於是魯迅的兩個學生唐弢、劉哲民從上海跑到北平找朱安,阻止她賣書。
唐弢、劉哲民走進朱安住的小四合院,這時朱安和女傭正在喫飯,這飯真是淒涼,稀粥淡得能照出人影,鹹菜還是朱安自己醃的。唐弢、劉哲民一臉正氣地告訴朱安,藏書她不能賣,要保護先生的遺產。
朱安心裏淒涼,這幾年她生活困難,沒人關心她,怎麼她一說要賣魯迅藏書,就有人來了。朱安很是激動,她喊道:“你們總說要保存魯迅遺物,我也是魯迅遺物,你們也得保存保存我啊!”
這話讓唐弢、劉哲民無地自容,但是他們很聰明,提起魯迅和許廣平的兒子周海嬰,這讓氣氛緩和下來。朱安很喜歡周海嬰,雖然她從來沒有和周海嬰見過面,卻把周海嬰當成自己的孩子。
後來許廣平和朱安簽訂協議,朱安不賣魯迅的藏書,許廣平給朱安按月寄生活費,直到朱安病故,許廣平也不說郵路不通了。
朱安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她卻說自己是魯迅遺產,其中的酸辛實在是無奈。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