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燁霖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說起楊修,可能大家會想到“一合酥”的故事,而楊修的死,也與這“一合酥”脫不了干係。
“一合酥”的故事,是《三國演義》中的精彩橋段。原文是:“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寫“一合酥”三字於盒上,置之案頭。修入見之,竟取匙與衆分食訖。操問其故,修答曰:‘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
講的是曹操收到一盒子酥餅,便在盒子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字,放在案頭上。楊修看到後,隨即打開盒子,用勺子舀起來就喫。
曹操看到後,問他爲何要這樣做,楊修回答說:“盒上寫着‘一合酥’,就表示是一人一口酥,這既然是丞相命令,我們又怎敢違命呢?”曹操聽後什麼話都沒說,但心裏對楊修有了些許看法。
不僅是《三國演義》,在《世說新語》中,也有相關的故事記載。只不過裏面的酥變成了奶酪,而“一合酥”變成了“一合”,同樣楊修在看到後,就用勺子舀來喫了。
不管是酥還是奶酪,這個故事想表達的意思都一樣,就是楊修善於揣摩曹操的心思。
還有個例子,說的是曹操命人修了一道門,等他看到門時,也不說滿不滿意,只在門上寫了個“活”字。工匠怎麼都看不明白,生怕猜錯了曹操心思,會犯下大錯。恰好楊修走了過來,衆人便問他曹操這是何意。
楊修笑着說,丞相的意思很明顯,“門”裏面加個“活”字,就代表“闊”,就是說這道門修得太大了。之後工匠將門改小,曹操這才滿意。
曹操和楊修兩人很有意思,一個愛出謎題,一個愛猜謎。按理來說,曹操出謎題就是給人猜的,而楊修能夠猜出他的心思,代表楊修很聰明,同時很瞭解他。這就好比遇上一個知己,既然如此,爲何曹操就是容不下楊修呢?
曹操出謎題,自然是讓人猜的,因爲只有人猜中,他的意思才能傳達下去,否則就沒意義了。所以楊修能猜出來,從而讓曹操的意思能傳達下去,曹操應該感到開心纔是,爲何他會不高興呢?
其實壞就壞在,這些謎題都是楊修猜出來的。而更壞的是,楊修還總是不分場合,就將曹操的心意說出來。
衆所周知,楊修的職位是丞相主簿,就相當於是曹操的祕書。這就講到了職場生存法則,沒有領導會喜歡,處處高自己一頭的屬下。
手下人聰明,對上司來說是好事,但聰明之餘還要會處事。當楊修猜出曹操的心思,只要將其命令默默下達就是了,完全沒必要當衆說出來。就好比“雞肋”一事,楊修直接當着衆人的面,說出曹操的心思,這讓曹操很沒面子。
怎麼說呢?楊修是沒有猜對意思,才讓曹操不高興的嗎?並不是,楊修正是因爲猜中了,但是他卻當衆說了出來。這就說明什麼,你一個小小的祕書,比上司還要聰明瞭,上司沒了面子,還會容你嗎?
其次,曹操一直猶豫選誰當接班人,於是打算考驗一下曹丕和曹植。而楊修是站在曹植這邊的,每當曹操想考驗兒子時,楊修總是自作聰明,將曹操的心思直接告訴曹植,這樣曹操的目的就達不到了。
後來曹操決定讓曹丕接班,可他一直擔心曹植會不服。同時曹操又想到,楊修會不會在旁邊教唆曹植,導致他與曹丕兄弟反目呢?如果真是這樣,將會出現曹操最不願見到的畫面。
爲了兒子着想,爲了保住自己辛苦建立的基業,曹操就不得不將“過於聰明”的楊修殺死。所以說,楊修才真正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參考文獻《三國演義》《世說新語》)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