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敗也宗族,自張繡降曹,蒯氏就開始鼓動劉表歸附曹操,這也證明時下的荊州已經是處於分裂的狀態的了。後來,曹操南下荊州至半道,劉表死了。

大家好,我們的雨欣侃藍領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從190年荊州上任至208年病逝襄陽,劉表的成敗是離不開荊州宗族的。時下甚至有童謠在傳唱‘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意思大概是荊州雖爲四戰之地,卻在漢末保全獨州,包括劉表的到來,一直是亂世中的一方樂土。卻在建安八至九年開始衰敗,就是因劉表的原配去世。到建安十三年,就是曹操南下,荊州至此很長一段時間都出於戰爭之中。
話說烏程侯孫堅從長沙一路向北,會合討董聯軍,路過半道,順手就殺了昔日同僚王叡,也是朝廷欽點的荊州刺史。朝廷爲補這空缺,就派了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後劉表來補位。
在三國志註釋裏有這麼一句話形容劉表所面臨的情況:
‘司馬彪戰略曰:劉表之初爲荊州也,江南宗賊盛,袁術屯魯陽,盡有南陽之衆。吳人蘇代領長沙太守,貝羽爲華容長,各阻兵作亂。’
一是袁術屯兵魯陽,佔盡南陽之衆。這也是孫堅會合聯盟的第二個傑作,因爲前任南陽太守張諮不給糧草,就被孫堅殺了,然後孫堅聯合袁術,這地就被袁術給佔了。
二是宗賊林立昌盛,聚衆鬧事。比較出名的就是吳郡人蘇代佔據長沙,這人還幫曹操鎮壓過黃巾賊。除此之外,還有江夏賊張虎、陳生佔據襄陽,可是荊州重郡;以及大大小小宗賊數十搓。
袁術家世厚重,即便是身爲漢室宗親,劉表也要掂量掂量,更何況是據有南陽大郡加上有猛虎孫堅的加持。而宗賊數衆多,劉表單騎上任,連襄陽都進不去,何談鎮壓。所以他只好前往宜城,求救時下兩大望族。一個是襄陽望族蔡氏,一個是南郡望族蒯氏。他們的代表分別是蔡瑁、蒯良以及蒯越。
蒯氏出計策,蔡氏出老婆。
蒯氏兄弟先後提出,仁義行政和以利誘惑兩大方針。荊州之所以會變成如今的局面,且是前任治理者所行之道無仁無義或少仁寡義所致。只要劉表施行仁義,自然民附少亂。再者,宗賊殘暴,時下爲患,只需要用利益誘惑他們,安撫用之。集兵附衆,不用說驅逐袁術,只要防他是沒問題。
於是派人宴請宗賊首領,這裏麪包括蘇代、還有貝羽。這相當就把領頭人都關了起來,然後對外面的部曲採取兩種方針:不服者殺、服者提拔新人代表。那至於這裏面的,一律砍頭,攏共五十五顆腦袋。就這麼一場鴻門宴,平定了荊州大部分地方。剩下佔據襄陽的江夏賊張虎、陳生,則是被龐季、蒯越勸服歸降,併入江夏黃祖的部下。
就這樣,三下五除二,劉表平定了除南陽袁術以外的所有地方。
還有特別關鍵的一點,蔡瑁的大姐是襄陽名士黃承彥的老婆。黃承彥又是諸葛亮的老丈人,當然這是後話。主要是與襄陽名士成連襟,這對於時下的統治以及才士的附庸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影響。
既平定荊州,又抱得美人歸,劉表無疑是展現出了自己對內治理的極高天賦。不僅如此,在對外問題上,劉表也不含糊。
相比較剛剛上任的劉表,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就剩下袁術了。前文有提及,袁術出身四世三公,是名門望族,加上他據有南陽,是當下皇都的陪都,全國經濟首都,人口大郡,又有孫堅加持,實力非常雄厚。要是無理由去動他,勢必惹來殺身之禍。
不過有一點,在袁氏兄弟帶頭組織聯盟的同時,在皇都洛陽的二十幾口袁氏重臣就全部被董卓殺了,本來人緣就很差的袁術,又丟了這噱頭,就成了衆矢之的。這在後來的袁氏兄弟公開論戰中,大多數的諸侯都會選擇與袁紹聯盟就可以知道,因此袁術只能是跟更遠的,與袁紹有仇的公孫瓚聯盟,打算對袁紹形成南北夾擊的局面。爲此,袁紹就想聯合劉表,同樣對袁術形成南北夾擊。
袁術看到鄰近的劉表竟然聯合袁紹,自然就得拿他開涮。立即把前線的孫堅召回,轉向劉表用兵。面對猛虎孫堅,因爲劉表首戰失利,孫堅大軍直接就把襄陽給圍了。後黃祖再次集結人馬到來,又被孫堅擊敗,在追擊黃祖的過程中,孫堅不幸中伏而死。
孫堅一死,袁術就塌了,單憑自己,偌大的南陽肯定罩不住。況且,這時的劉表哪能放過袁術,直接就把南陽的糧道給斷了。迫使袁術出走,間接促進袁術與曹操之間的戰爭,最後袁術兵敗,入駐壽春。
如此,劉表完全驅除了袁術,完成對荊州的統一。要知道,這前後也就歷經了兩年的時間。
次年,李傕、郭汜擊敗呂布,掌握朝廷大權,爲尋得援助,聯合劉表,並上表朝廷封劉表爲鎮南將軍、荊州牧、成武侯、持假節。因此,劉表也被稱爲‘劉鎮南’。
後獻帝東至洛陽,又被曹操迎回許都,劉表一方面沒忘記上貢,另一方面又與袁紹結好。甚至接收張繡部隊屯兵宛城,使其稱爲藩屬勢力,嚴防曹操。
只是沒想到張繡前腳剛安頓好,後腳就投降了曹操,同時,荊南長沙太守張羨率零陵、桂陽背叛劉表。好在曹操好色,導致張繡兵變,還差點要了曹操的命,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曹操,讓劉表可以把更多心力用在對付張羨上面。
雖說如此,但也花費了劉表近一年的時間,直到張羨去世,張懌接任長沙太守,劉表才擊敗張懌,成功收復荊南三郡。
到了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與袁紹決戰前夕,張繡再次歸降曹操,這次是主動的,連人帶城都歸了曹操,讓劉表直接就丟了南陽、宛城等地盤。
這時候的劉表反倒出人意料地竟然不做任何反應,選擇坐山觀虎鬥。
因爲劉表沒想到自己的心腹蒯氏竟然是降曹派。
以蒯越爲首,包括名士韓嵩,劉先等人自張繡主動投降曹操後一直說服劉表,這時候不能再繼續迂迴於兩大英雄之間。要麼搞事情,要麼歸附一個。當然,能歸附曹操是最好了,曹操肯定能打贏袁紹。只要歸附曹操,您就能提前過上退休生活了。
劉表就不明白了,我劉鎮南坐擁荊州之地,率領十萬持甲將士,打都沒打,就這麼投降了?就不能等等,畢竟明面上,袁紹可是坐擁四州的實力,輸贏哪有一定。加上韓嵩一直說一直說,跟曹操說客都沒區別了,徹底激怒了劉表,導致劉表差點殺了韓嵩,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但是這件事情反倒把劉表形容是個外貌儒雅,內心猜忌的人,這點實在讓人無法信服。
但是張繡的背叛確實給劉表留下深刻地印象,本來以他們兩個人的合作跟曹操還是有來有往的。以至於劉備的到來,雖然劉表表面厚禮相待,但實際上僅僅把他當做看門的藩屬。
‘劉備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
後來,曹操南下荊州至半道,劉表死了。因爲早先蔡瑁的二姐給劉表生了個兒子,叫劉琮。既然是蔡夫人所出,蔡氏自然是擁立劉琮爲荊州牧了。此時,降曹隊長蒯越再次出現,加上韓嵩以及時下的評論家傅巽,同時忽悠劉琮投降曹操。
劉琮雖然年幼,但是面對這三人依然提出自己的疑問:
‘今與諸君據全楚之地,守先君之業,以觀天下,何爲不可乎?’
‘吾不若也。’
但一年幼的新主怎麼能說得過這些人,因此曹操抵達襄陽時,劉琮舉州投降。
結語:
爲何自原配去世就開始衰敗呢。其實一根本原因就是宗族。成也宗族,蒯氏,蔡氏的擁立,讓劉表迅速平定荊州。敗也宗族,自張繡降曹,蒯氏就開始鼓動劉表歸附曹操,這也證明時下的荊州已經是處於分裂的狀態的了。再者就是蔡氏,原配不在了,作爲小妾的蔡夫人自然上位。原本該落在劉琦身上的荊州牧,因爲宗族的壓力,就成劉琮的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