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263年,随着蜀国皇帝刘禅的投降,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结束,而司马昭也将刘禅封为了安乐公,可以说对于刘禅也是仁至义尽,那为什么三家归晋之后,魏国皇帝曹奂被封为陈留王,蜀国皇帝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吴国皇帝孙皓被封为归命侯。三、“归命侯”,这也是对吴国皇帝孙皓的讽刺,真正的晋朝六路大军压境的时候,吴国才真正的意识到晋朝的强大,于是孙皓才选择投降,这个归命侯就是顺应天命归顺投降的亡国之君,历史上仅有两位,孙皓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吴国的侯位并不像魏国和蜀国那样得到了世袭。

大家好,我们的杯子破碎之风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三、“归命侯”,这也是对吴国皇帝孙皓的讽刺,真正的晋朝六路大军压境的时候,吴国才真正的意识到晋朝的强大,于是孙皓才选择投降,这个归命侯就是顺应天命归顺投降的亡国之君,历史上仅有两位,孙皓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吴国的侯位并不像魏国和蜀国那样得到了世袭。
公元263年,随着蜀国皇帝刘禅的投降,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结束,而司马昭也将刘禅封为了安乐公,可以说对于刘禅也是仁至义尽,那为什么三家归晋之后,魏国皇帝曹奂被封为陈留王,蜀国皇帝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吴国皇帝孙皓被封为归命侯?
蜀国皇帝刘禅的安乐公:
三、对刘禅的嘲讽,因为“此间乐,不思蜀”(乐不思蜀的典故),也让司马昭对他放心,于是出于讽刺封为“安乐公”。
魏国皇帝曹奂的陈留王:
二、此时已经成为皇帝的司马炎,也不在乎封王了,因为晋王已经成为过去时了,曹奂的王爵可以封,而且“陈留王”明显有讽刺意味,汉献帝继位之前就是“陈留王”,再封曹奂为陈留王,明显有对曹魏政权的讽刺之意。
吴国皇帝孙皓的归命侯:
二、蜀国投降、曹魏政权被篡夺之后,晋朝皇帝司马炎对两国皇帝的妥善安排也是对吴国的警示,寓意投降则一切安好,不降只等准备就绪攻伐。但是吴国并没有选择一开始就投降,更是在晋朝建立之后,多次与晋国交手,这也让晋朝在吴国投降之后,对吴国人士并不善待的原因。
司马家对三国的册封,也表示出很明显的意思,不但对自己皇权的象征,更是对三国的讽刺。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