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歷史上的袁紹,與曹操一樣是官二代,甚至可以說東漢末年的梟雄中,只有他家族地位最高。袁紹的父親袁逢就是司空本就是三公之一,快趕得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哪怕東漢末期“三公”權力不如開始那麼大,但對朝廷官員的把控依然很足,這也是袁紹之所以能迅速招攬到衆多人才的原因。

大家好,我們的潔華街邊美食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三國演義》中,袁紹作爲打敗公孫瓚的梟雄,被羅貫中老先生刻畫成一個剛愎自用的莽夫,在書中最爲出名的戰役是與曹操的官渡之戰,讓曹操一戰成名。然而歷史上的袁紹,與曹操一樣是官二代,甚至可以說東漢末年的梟雄中,只有他家族地位最高。他出生於東漢末期的“汝南袁氏”,他家族四代人中,有五個人位列三公,他父親、叔叔伯伯都在朝廷上是手握實權的大官。袁紹自己也不差,長得威武,不到二十歲,就已經當上了縣長。
儘管在歷史上袁紹最後和曹操走到了對立面,但最初曹操不僅投奔到他那裏,甚至兩人還是好友。但歷史就是這麼變幻莫測,不僅家族勢力最雄厚的袁紹兵敗了,到最後能勉強與曹操抗衡的居然是織草鞋賣得劉備。那麼官宦家族“汝南袁氏”中,所謂的三公到底是什麼樣的官職呢?“三公”這一稱呼最早來自於《尚書》,記載在周朝太師、太傅、太保這三個職位,並在一起被叫做三公,主要職務是給天子講解國家治理之道,輔佐天子治理國家以及保衛天子安全。
在周朝之前,夏、商是沒有這三個職位的,但在《史記》中,司馬遷處於個人尊敬,把西伯昌、九侯、鄂侯定爲殷商的三公。到了秦朝,並沒有設立“三公”職位,只不過人們習慣性把朝堂上分管行政、軍政以及紀檢的最高職位叫做“三公”,其實就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到了西漢,漢武帝設了一個大司馬職位,替代了太尉這一職位,直到漢哀帝重新開始設太師、太傅、太保作爲“三公”,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周朝的職位設置。到了東漢,所謂“三公”又變成了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直到光武帝劉秀把大司馬這一職位廢了,設了太尉,與之前的大司徒、大司空並列。
到了東漢末年,漢獻帝上位,大司馬這一職位回來了,還排在三公的上面。大家都知道在隋朝以前,選拔人才的制度主要是舉孝廉,徵召制,也因此朝廷上的官職主要被世家貴族把控。袁紹的父親袁逢就是司空本就是三公之一,快趕得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哪怕東漢末期“三公”權力不如開始那麼大,但對朝廷官員的把控依然很足,這也是袁紹之所以能迅速招攬到衆多人才的原因。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