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歲便離家參軍的少年,在29年後成爲我國的開國少將之一,可在他衣錦還鄉之時,他的父親卻沒有認出他來,王扶之將軍曾在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尋得機會回家探親,他曾經在自己12歲那年就離開了家鄉參加紅軍,而等到戰爭結束後,將軍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返鄉尋親之路。當時他已經離家幾十年,總是格外牽掛着自己的老父親,不知他如今是否安好,在抵達家鄉後,從火車站到他的老家有一段路要搭驢車,當時將軍見到了一位和自己父親差不多年齡的老車伕,於是就坐上了他的車與他聊天,而那位老人在得知車上坐的是位紅軍後,也不禁感傷起來。

12歲便離家參軍的少年,在29年後成爲我國的開國少將之一,可在他衣錦還鄉之時,他的父親卻沒有認出他來,王扶之將軍曾在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尋得機會回家探親,他曾經在自己12歲那年就離開了家鄉參加紅軍,而等到戰爭結束後,將軍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返鄉尋親之路。


當時他已經離家幾十年,總是格外牽掛着自己的老父親,不知他如今是否安好,在抵達家鄉後,從火車站到他的老家有一段路要搭驢車,當時將軍見到了一位和自己父親差不多年齡的老車伕,於是就坐上了他的車與他聊天,而那位老人在得知車上坐的是位紅軍後,也不禁感傷起來。


當時老人講到自己有個兒子,曾在幾十年前悄悄跑去參軍,此後下落不明,也不知他如今是死是活,將軍聽到這裏心裏一驚,又連忙詢問了老人一些關於他兒子的信息,結果聽下來將軍赫然發現老人口中所述的正是自己經歷的童年,元老他眼前的這位老人正是他多年未見的父親。


在向老人表明身份後,父子二人當場相擁大哭,畢竟他們都沒有想到幾十年未見,他們竟是以這樣的方式重逢了。出生於1923年的王扶之是陝西人,他曾在1935年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此後開啓了自己的戎馬一生,將軍曾歷任要職,也曾屢立戰功,在戰場上克服多次危難,書寫衆多傳奇,1955年他被授予大校軍銜,到1964年則晉升爲少將軍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