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网上查询,刘先生得知郑大五附院于2015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纳米刀消融术,在治疗胰腺癌、胆囊癌、肝门部胆管癌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5年来,先后吸引了山西、陕西、黑龙江、福建、重庆等18个省、直辖市的患者前来诊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多学科会诊及肿瘤三维立体成像,李晓勇主任详细评估了刘先生的身体及胆囊肿瘤情况,并作出判断:刘先生的胆囊癌细胞尚局限于胆囊及肝门区,未广泛转移,可以通过纳米刀消融对肿瘤实施有效治疗。

记者 王嘉译 吴文可 实习生 黄思绮

胆囊息肉是常见的良性疾病,因此不少人对自己体检报告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并未在意。

最近,记者了解到,有些胆囊息肉很容易发生癌变,因此,不是所有的胆囊息肉都能“等闲视之”。通过上网搜索可以发现,“息肉容易癌变”、“息肉务必尽早做手术”、“保胆取息肉”等话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更有甚者谈胆囊色变。

胆囊息肉是否一定会癌变?哪种类型的胆囊息肉癌变风险高?何时需要手术干预?近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李晓勇教授。

位置特殊,早期症状难被察觉

胆囊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它位于肝脏下方,通过胆囊管与胆总管相连,它的主要作用有储存、浓缩并排出胆汁,以及分泌黏液。排入肠腔的胆汁能够促进脂肪消化吸收,并抑制肠道内细菌繁殖。

因位置特殊,胆囊早期出现病变时症状多不典型,难以被患者重视。当出现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时,患者才会到医院进行检查。往往此时病情已进入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机会。

家住洛阳的刘先生罹患胆囊息肉多年,长期食欲差、上腹部不适,因症状较轻,一直未正规治疗。即便是多次体检发现胆囊息肉的体积在不断增大,也未引起刘先生的特别重视。去年3月以来,刘先生感觉右上腹疼痛,并且越来越严重,不得已刘先生到医院就诊,经过影像学及化验检查,医生诊断为胆囊癌,并且由于肿瘤侵犯肝门部、包绕门静脉血管,已经无法进行常规手术切除,刘先生咨询多家医院均表示无能无力。

刘先生今年53岁,生活十分规律,每天都坚持锻炼,也没有抽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一直以来,他对自己身体素质颇有自信。

提起发病原因,刘先生的妻子懊悔地说:“老刘就是太自信了,几年前单位体检就发现胆囊有颗小息肉,他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觉得都不是事,哪成想几年过去了,息肉竟会变成胆囊癌!”

李晓勇主任介绍,不是所有的胆囊息肉都会癌变,有一些危险因素应该引起人们重视,包括合并胆结石、瓷化胆囊、息肉体积大、息肉基底部宽和肥胖等。

罹患胆囊癌 纳米刀“出手相救”

被多家医院判处“死刑”的刘先生和家人没有放弃,几番查询,刘先生终于找到了“救命良方”——纳米刀消融术。

纳米刀消融术是一种全新的肿瘤消融技术,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释放高压脉冲,在肿瘤细胞上形成纳米级永久性穿孔,破坏细胞内平衡,使肿瘤细胞快速凋亡。与传统手术不同的是,纳米刀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病人创伤小、恢复快。李晓勇主任介绍,像刘先生这样肿瘤已经包绕血管无法进行切除的患者,最适合行纳米刀消融术。

通过网上查询,刘先生得知郑大五附院于2015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纳米刀消融术,在治疗胰腺癌、胆囊癌、肝门部胆管癌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5年来,先后吸引了山西、陕西、黑龙江、福建、重庆等18个省、直辖市的患者前来诊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刘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郑大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当时,刘先生因胆囊癌导致的黄疸已十分严重,胆红素一度超过500μmol/L(正常值为1.71~21μmol/L)。刘先生的妻子说:“那时候的老刘,浑身黄彤彤的,活像一个小金人。”

通过多学科会诊及肿瘤三维立体成像,李晓勇主任详细评估了刘先生的身体及胆囊肿瘤情况,并作出判断:刘先生的胆囊癌细胞尚局限于胆囊及肝门区,未广泛转移,可以通过纳米刀消融对肿瘤实施有效治疗。

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刘先生并非一般的胆囊癌患者,他的胆道存在先天性结构异常。与常人的左右胆管汇合形成胆总管继而进入十二指肠不同,刘先生有两条胆道:左胆管与右前胆管汇合进入入十二指肠,右后胆管直接进入十二指肠,此种情况进一步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手术当中需要将两条胆道分离开来,重新接入十二指肠或小肠。除了进行纳米刀消融,李晓勇主任还带领团队在术中进行了胃肠吻合、胆肠吻合手术。这样既毁损了肿瘤,也让患者的胆道恢复正常的引流。

在李晓勇主任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纳米刀消融手术得以顺利实施,术后刘先生恢复情况较好,不仅黄疸渐渐消退,连胃口也好了许多。记者采访时见到刘先生,得知此行是为了来院复查,胆管外引流管已拔除,正准备进行后续的化学治疗。

胆囊癌往往一经发现就是晚期,此时即便可以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2年以上存活率也仅45%。李晓勇教授提醒广大患者,不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盲目自信,当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时,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1. 胆囊结石大于6毫米或胆囊多发结石、胆囊充满型结石;

2. 胆囊息肉大于6毫米,且有明显症状;

3. 慢性胆囊炎,胆囊内壁增厚超过5毫米;

4. 胆管异常,比如胆道变异,先天性胆囊总管囊肿、胆管胰管汇合处异常等造成胆道逆行感染。

专家简介

李晓勇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肝胆胰腺外科主任。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

1999年在省内率先开展肝癌射频消融治疗。2007年在省内率先引进精准肝脏切除技术。2015年在省内率先引进开展胰腺癌、肝门部胆管癌纳米刀消融治疗。

开展复杂肝癌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普通外科高难度复杂手术。对原发性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肝内外胆管结石、门静脉高压症、布加综合征等常见疾病的外科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 END —

值班丨王丽娜

统筹丨王嘉译

编辑丨刘广辉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 转载请联系授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