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父母的心中,对孩子有一种隐隐的担心,担心孩子在学校会不会被同伴欺负?特别是现在不少新闻报道,校园中时常有欺凌现象发生,这进一步加深了父母的担忧。

有的父母也在问,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总是在班里被别人欺负呢?为什么孩子容易成为成为受欺负的对象呢?富有资深教学经验的中学王老师作了以下几点分析:

一、易受欺负的孩子具有懦弱顺从、内向、不合群等性格特点。

这类孩子给人造成一种“好欺负”的印象,因为具有自尊心较低,不敢反抗,报有过段时间就好了的想法,受欺负后也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助长了欺负者的频繁、无忌惮的欺负行为。因为欺负者免去了担心受罚的顾虑,获得了一种欺负别人的凌驾于人上的成就感。

二、受欺负的孩子往往会对自己没有信心。

被欺负的孩子说话不自信,总是怯声怯气,躲闪、不敢直视别人的目光。做事动作不大方,缩头缩脑,这样的孩子发出的磁场信号会引来同伴的鄙夷,感觉懦弱,从而受到欺负。

三、学校与家庭对欺负事件的处理不上心有关。

如果孩子的家长和老师不深入了解欺负的原因,他们会把这当成孩子之间玩闹的小事,平和的过渡。即使是不负责任的父母骂“苍蝇不叮无缝蛋”和“一个巴掌拍不响海盗”,孩子们也会形成巨大的无力感。即使以后再被欺负,也不敢和老师、家长说话。没有大人的支持,年幼的孩子只能被欺负者欺负。

作为孩子的第一保护人--父母要怎么做呢?

父母要有意识提高孩子的自信和自尊,阳光积极的特点。善于扑捉和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孩子做的好的一面。教育孩子“既不惹事,也不怕事”,有困难和问题时躲避解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父母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提供心理支持。当孩子被欺负时。家长应尽力体会孩子的感受,同孩子积极交流,在深入了解被欺负的具体原因后,与孩子共同商量合理的应对措施,树立维护自我权益的意识,这样就给孩子提供一种安全感,哪怕父母做出一种微乎其微的努力,孩子也会感到一种被保护的感觉,有勇气去面对困难。

父母多带孩子参与亲子活动,尤其是具有对抗性的比赛等。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兴趣小组、志愿者服务团队、融入班级活动,同伴群体中,结交知心的朋友,孩子会有更好的归属感。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