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緊緊圍繞“全面進入徐州市第一方陣”目標,狠抓教育教學管理,以立德樹人爲根本任務,以提升教學質量爲核心,強化黨建引領,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教育重點工程穩步推進,制度建設不斷加強,校園安全防控體系不斷強化,“縣管校聘”制度改革深入推進,教育佈局調整不斷優化,教育事業向好向快發展。將教育事業發展規劃與全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同步推進、同步安排,圍繞城鄉規劃佈局,以及縣鎮村人口居住的長遠目標,科學合理推進學校布點、教育資金劃撥、學生分流安置等工作。

  ——專訪江蘇省睢寧縣教育局局長彭燕

  江蘇省睢寧縣教育局局長 彭 燕

  行走在五月的睢寧大地,豔陽高照,清風徐徐,瀰漫着芬芳的清新空氣撲面而來。我們《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看江蘇》專題報道組一行驅車來到了教育局,局長彭燕接受了專訪。

  彭燕說,沐浴着改革發展的春風春雨,睢寧教育內蘊巨大活力,外景獨特亮色,如那滿蓬勁風的快舟,正豪邁地駛向成功的彼岸。近年來,睢寧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進一步落實,初步建立了以政府財政投入爲主,多渠道籌措爲輔的教育投入機制,爲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提供了保證。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事關改革發展,事關前途命運,每一個人都必須義不容辭、用心投入。我們能感受到縣委縣政府的誠心、決心和關心,堅守自己的初心並保持恆心,爲建設“強富美高”新睢寧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睢寧針對全社會重視教育不夠、城鄉教育不均衡、教育資源短缺、教職工內生動力不足等難題,推進教育體制改革,盤活教學資源,促進均衡發展,激發育人動力,提升教育質量。去年全縣本科上線率達 71.9%,是2015年的3.6倍,在全省近四年教育現代化監測評價中,前進了28個位次。

  突出系統推動,解決重視教育氛圍難題。一是縣級高位謀劃。成立縣教育體制改革專項領導小組,先後出臺系列文件,明確城鄉教育規劃佈局等8項改革內容:圍繞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擇校熱”“班容量過大”等問題,出臺相關配套政策。二是強化鎮級職責。在鎮級政府創新成立教育辦,由分管副鎮長兼任主任,統籌負責鎮級小學和幼兒教育辦學條件提升、業務指導、考覈評估等工作;同時,將鎮級教育提升情況納入縣對鎮(街道)科學發展目標考覈。三是部門協作齊推。縣教育部門具體負責教育改革意見的推進落實,並定期向縣委、縣政府彙報改革進展情況。縣委改革辦聯合縣委縣政府督查室定期開展教育改革專項督查,通過以查促改、以改促進,確保教育改革各項工作迅速落到實處。全縣形成了“上下聯動、橫向協作、整體推進、齊抓共管”的教育改革工作格局。

  優化教育佈局,解決城鄉教育資源不均難題。一是科學化佈局。將教育事業發展規劃與全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同步推進、同步安排,圍繞城鄉規劃佈局,以及縣鎮村人口居住的長遠目標,科學合理推進學校布點、教育資金劃撥、學生分流安置等工作。二是投入優先安排。對標市社會建設“十二大體系”要求,逐年加大對學校建設、改造和升級的投入,先後投入60.6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以上,新(改、擴)建設學校79所,其中鄉鎮73所,各鎮已累計投入3.6億元發展教育,全面提升了全縣學校標準化建設水平。同時通過農村中小學撤併、閒置土地資源盤活等方式,多渠道籌集近10億元教育發展基金,保障了教育持續投入。三是資源優化配置。有序撤併農村定點小學(教學點)及附設幼兒班120餘所,分流學生9000餘名,教育資源得到進一步優化。

  加大改革創新,解決教育內生動力不足難題。一是開展“縣管校聘”改革。按照師生比覈定學校教職工職數,定員定崗、競爭上崗,加快教師由“學校人”向“系統人”轉變。目前,全縣共轉崗教師2600人,初步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教師管理、交流、評價和退出機制。二是規範校幹任免。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相當於正科級建制中學的校長、副校長和副科級建制學校校長由縣委任免,相當於副科級建制中學的副校長、中心小學校長和城區小學校長由縣人社局和教育局共同考察任免,確保甄選有情懷、有能力的教幹去管理學校、帶領發展。三是創新辦學模式。深入實施集團化辦學、混合所有制辦學、校際聯盟等辦學模式,有效解決“上好學”難、公辦學校機制不活等難題,針對全縣產業結構現狀,深化產教融合,加快構建起校企協同育人、符合睢寧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全縣成立2個教育集團,組建3所混合所有制學校,構建城鄉中學校際聯盟2家;中等專業學校增設航空服務、電子商務、工業產品設計、AHK機電一體化四個專業,每年可培育本土專業人才近千人。

  注重激勵獎懲,解決教幹隊伍激情不夠難題。一是強化激勵獎懲,獎勵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幹教師。在2018年全縣第一屆教育表彰大會上,縣財政拿出446萬元重獎優秀教師和優秀校長、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突出貢獻學校、教學質量先進學校。(2018年縣財政拿出446萬元,2019年縣財政拿出902萬元)二是提高待遇收入。在職在崗名特優教師實行專項補助制度,出臺農村偏遠地區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建立以師德、能力、業績、貢獻爲核心,多發參與的教師評價機制。績效工資實行按月考覈、按學期發放,全縣在編教師年收入高於公務員收入10%。三是加強教育培訓。出臺名師名校長學科帶頭人評選暫行辦法,實施“名師”、“名校長”、培育工程,近年來共培訓教師3萬餘人次,11622人蔘加業務能力測試,82人被評爲市級以上名優良師,全縣特級教師達16人。

  彭燕說,學校食堂工作的好壞關係到師生的身心健康,影響到學校的聲譽、穩定和發展,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最直接體現。魏集中學不忘“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初心,通過精緻化管理“憑良心、用精心、注愛心、求放心”努力打造“四心”食堂。憑良心:魏集中學是一所農村中學,學校裏留守兒童較多,爲讓學生喫得飽、喫得好、喫得健康,經過多方調研,反覆覈算,魏集中學最後將伙食費確定爲220元/月,並嚴格按照上級要求辦理獨立賬戶,單獨結算,確保學生交的伙食費全部用於學生的飲食上。用精心:爲了把食堂工作落實到位,學校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領導組。建立健全食堂及集體用餐管理制度,制定突發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和報告制度,對食堂飲食衛生定期檢查或不定期檢查。精心制定食譜。學校規定學生就餐的食譜要提前在上一週的週五前制定好,保證飯菜每天基本不重樣,並在食堂或校內宣傳欄公示。安排專人負責食堂管理,精心把關每一個環節,從市場詢價、採購、粗加工、細加工到分餐,每一個環節都有專人管理,確保食材價廉質優,努力讓飯菜達到色、香、味俱全。注愛心:食堂工人本着“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學生”。食堂麪食師傅每天凌晨三點就到食堂開始和麪、加工饅頭,確保讓學生每天都喫到口感好的新饅頭。對於有過敏性體質等特殊體質的住宿學生,食堂還會貼心的爲這些學生單開小竈。另外,食堂師傅還主動給一些食慾特別好的學生加菜、加魚湯等。求放心:魏集中學建立健全了一系列食堂管理制度,實行嚴格的詢價、採購制度和索證票據制度以及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不出差錯。實行每天檢查登記制度,食堂負責人每天對食品採購、貯存、加工、留樣等每一個環節進行檢查、記錄,做好臺賬備查。爲了防止交叉感染,學校購買了碗櫃,爲每一位就餐學生提供一個獨立的收納碗筷的空間,並定期對師生餐具進行集中消毒。按照上級關於“明廚亮竈”和“陽光食堂”的要求,學校及時登錄陽光食堂操作平臺,積極購買、安裝相關設備,切實做到全天24小時不間斷無死角進行視頻監控。目前,魏集中學現有住校生430多人,但就餐人數已經達到480多人,一些走讀生紛紛申請到食堂就餐。並被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推薦爲“江蘇省餐飲安全示範店(食堂)”。隨着不斷努力,相信魏集中學的“四心食堂”會越辦越好!

  彭燕說,興尊師重教之風 辦人民滿意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是一次凝聚人心、鼓舞鬥志的表彰大會,是睢寧教育春天裏的又一聲號角。

  2020年5月9日,睢寧縣第一中學的校園圍牆鮮花怒放,吸引學生及市民駐足欣賞。近年來,睢寧縣注重校園圍牆的綠化和美化,各中小學校、幼兒園根據不同情況在校園圍牆下沿牆栽植月季、玫瑰、紫藤等花木,讓枯燥的圍牆變成了“花牆”,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有綠”的立體綠化。

  今年,縣教育局牽頭實施13個基建項目,其中城區項目6個、農村項目7個。進一步優化佈局調整方案,全縣保留農村定點小學51所,撤併73所,其中2019年完成今年57所,今年16所,2020年8月底撤併學校全部整合到位。校園建設和佈局調整得到了各鎮(街道)各部門的鼎力支持。教師節期間,各鎮積極開展走訪慰問和表彰活動。2019年全縣各鎮發放教師節慰問金374萬元;社會各界捐資助學達1800萬元,全社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支持教育、關注教育的濃厚氛圍。

  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縣教育局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爲宗旨,以提升教育質量爲核心,堅持“五育”並重,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基礎教育水平,着力打造現代化教育體系。2019年高考一本上線數和上線率實現“雙提升”,本科上線率歷史上首次超過全省、全市本科上線率。中考連續三年居全市第一,及格率、控輟率、總均分均居縣(區)前列。省教育現代化建設監測四年進位15個(應該是28)位次。連續三年在縣直機關績效考評中獲優秀等次,榮獲縣2018年度改革創新獎唯一的特等獎。

  2020年,我們將進一步解放思想、團結拼搏、埋頭苦幹,着力深化教育改革。着力破解教育難題,着力提升教育質量,紮實推進睢寧教育高質量發展,我們始終保持衝刺的狀態,奔跑的姿態。將教育改革進行到底!

  緊緊圍繞“全面進入徐州市第一方陣”目標,狠抓教育教學管理,以立德樹人爲根本任務,以提升教學質量爲核心,強化黨建引領,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教育重點工程穩步推進,制度建設不斷加強,校園安全防控體系不斷強化,“縣管校聘”制度改革深入推進,教育佈局調整不斷優化,教育事業向好向快發展。

  強化黨風廉政建設。一是落實“三會一課”制度,不斷完善學校黨建工作責任體系,強化“一崗雙責”。抓住基層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結合點,增強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融合度,重點抓好黨委中心組學習,常態化組織業務“一口清”測試。二是注重加強廉潔警示教育,通過QQ羣、微信羣、教育星空等載體將文件精神達到每一位教職工。常態化開展廉政大講堂。三是開展廉政進校園活動,積極爭創廉政文化示範點,增強全縣教幹教師愛崗敬業、依法執教、廉潔從教的自覺性。加大違規違紀行爲的查處力度,充分發揮案件查處的震懾作用。

  彭燕說,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一直堅持把“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抓在手中、扛在肩上,對教育大事優先研究,對教育投入優先安排,對教育問題優先解決。在2018年10月18日,縣委縣政府召開了睢寧縣第一屆教育表彰大會。對15名優秀教師和優秀校長、4所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突出貢獻學校及15所教學質量先進學校進行表彰獎勵,共發放獎勵金446萬元,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發展教育的濃厚氛圍(前文已提到)。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位置,作爲最大民生,加大教育投入,大大改善我縣中小學辦學條件,十三五期間我縣共新(改擴)建中小學及幼兒園93個項目,建築面積25.3萬平方米。其中,中小學項目43個,改造面積9.8萬平方米已開工建設42個;幼兒園項目50個,改造面積15.5萬平方米,13個項目已竣工,讓教育成爲睢寧符號。教育資源不斷優化整合。一是有序分流。二是重組重置。三是因地制宜。4所撤併的二中改造爲幼兒園;利用現有初中閒置資源辦附屬幼兒園;被撤併學校改爲鎮社區教育或服務中心。睢寧中學、睢寧一中、李集中學3所四星級高中招收混合所有制初中部。民生工程高效規範。根據省市縣資助文件精神,對各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數據申報工作提出具體要求,精準排查、精準識別、精準比對,確保建檔立卡家庭學生資助工作全覆蓋。春季學期共資助學生22326人,資助金額1385.85萬元。

  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一是積極補充新教師。二是實施“縣管校聘”改革。三是強化教師業務培訓。四是加強校長隊伍建設。五是實施“名師、名校長”工程。在徐州市首批“三師工程”評選中,我縣有6名教師被評爲“徐州市領軍名師”,6名教師被評爲“徐州市帶頭優師”,13名教師被評爲“徐州市青年良師”。今年我縣有5位教師被評爲江蘇省特級教師。深入開展素質教育。大力推進“五進校園”,各校着力打造“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深化兒童畫特色品牌,以“畫育童心—睢寧兒童畫60年探索實踐”爲主題申報2018年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評比活動(四年一屆),我縣獲得二等獎(全國共有1342個項目參評,共有452個課題獲獎,徐州市共3個,這也是“睢寧兒童畫”第一次獲得教育部的教學獎項,也是本屆國家教學成果獎評比,蘇北唯一一家縣級教育獲得者。活力校園優秀案例徵集“繩彩飛揚”獲省級三等獎並向教育部推薦評比。江蘇省第十九屆運動會青少年部自行車比賽中,少體校運動員取得金牌、銀牌各一枚。

  “百校萬樹”工程見實效。爲響應縣委、縣政府 “百村萬樹”、“今冬明春”工作部署,教育系統2018年大力實施“百校萬樹”綠化工程。據統計,全縣各學校共栽植各類樹木及苗木29萬棵,草坪8653平方米。教育局還積極號召教師、學生、校友及社會人士進行捐贈,或從農村涉拆村莊住戶手中低價收購珍稀樹種,移栽至校園。其中,睢中南校共計接受捐贈及認養樹木200餘棵,價值約30萬元。據計,我局共接受捐贈垂柳2000餘課,在20所中小學校園內栽種。強化學校管理。一是加強民辦學校管理。二是規範財務管理。三是強化校園安全。目前,我縣徐州市優秀平安校園創建率90%、徐州市依法治校示範校創建率100%,教育系統校園安保工作受到徐州市公安局集體嘉獎。

  近年來,縣教育局在全縣深入開展“五進校園”活動,成功舉辦“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現場會和“五進”校園成果展演,省教育廳副廳長朱衛國盛讚睢寧“體育、藝術2+1”在全縣城鄉學校已成現實。繼《江蘇教育報》、“江蘇教育”網報道該縣教育所取得的成績後,2月27日至28日,江蘇廣電總檯教育頻道來到我縣,對“五進校園”進入深入採訪報道。

  “小園桃李東風后,卻看楊花自在飛。”睢寧教育之所以迅猛發展,並取得了累累碩果,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加強了師資隊伍建設。經過努力睢寧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數量和結構趨於合理,質量和水平有了整體提高。凝心聚力,開拓創新,負重奮進,勇當睢寧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者。睢寧教育人以更加優良的作風,更加優美的環境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提高人民羣衆對教育的滿意度。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進一步加強教育內部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圍繞全縣脫貧攻堅中心工作,全力打好教育脫貧攻堅戰;圍繞促進教育公平,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大教育改革創新力度,破解教育發展難題,促進睢寧教育高質量內涵的全面發展。

  是的。我們有理由相信,有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有睢寧百萬人民的齊心協力,睢寧教育人一定會優質高效地完成縣委、縣政府交給的任務,爲睢寧教育騰飛構築嶄新一景。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彭燕侃侃而談;通過一個多小時的採訪,我們深深地感受到睢寧教育近年來蓬勃發展的喜人景象。令人讚歎不已,刮目相看。揚鞭奮蹄未卸鞍,秣馬厲兵戰猶酣。對於睢寧教育來說,昨天,她走過了鮮花碧水的燦爛;今天,她迎來了朝氣蓬勃的風流;明天,她就擁抱大江東去的豪放。(朱忠穩 肖奎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