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技術革新都會掀起一場變革浪潮,放眼世界,智能製造在全球範圍內快速發展,對未來產業變化趨勢和分工佈局帶來深刻影響。加速推動智能製造項目植根包鋼,增加產業轉型的技術賦能,是包鋼實現“彎道超車”,贏在未來的一次重要機遇。

在金屬製造公司智能倉庫,放眼望去,百米廠房內寥寥幾人,自動貼標籤機器人把標籤貼好後,無人行車將鋼卷吊走,整齊入庫。負責設計改造的總工程師談到,以庫區管理系統建立起的龐大信息網絡,是實現智能倉庫全流程自動跟蹤和管控的核心,也是統領整個區域的“智能”所在。

白雲鐵礦被賦予“智慧”,不僅是讓礦車實現無人駕駛,遠程操控、自動避障、實時調度等功能,更要通過智能製造技術應用,使礦山實現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最終實現礦山生產運營智慧管理。今年年初,包鋼與華爲、中國移動、踏歌智行、理工雷科、北航等相關智能製造先進行業代表和院校組建智能礦山產業推進聯盟,進一步推動包鋼智慧礦山整體建設目標的實現。

當鋼鐵企業共同面對新興科技改變製造業新課題時,包鋼在新的起跑線上,推動智能製造項目生根發芽,這既是一次機遇也是一場挑戰。經過65年發展,包鋼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現代化的工業體系,在探索智能製造與各條產線深度融合的過程中,也在同步探索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智造”之路。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如何緩解人員流動難、勞動力供給不足的“痛點”,成爲勞動密集型企業面對的共同問題。在產線內嵌入機器人,用機器人代替人,是最直接的“解藥”。

目前,包鋼股份已投入運行機器人8臺,正在推進實施機器人14臺。這些工業機器人嵌入產線後,在高危、高強度、惡劣環境下服役,它們憑藉效率高、精度高、穩定性好的特點,不僅現場工作表現出色,還能避免人工操作可能出現的問題,工序質量進一步提升,一舉雙贏。

在工業機器人入列的同時,引進工業機器人的單位也在同步打造一支適應智能製造發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隊伍,提升智能製造裝備維護技能水平,通過交流、學習和培訓,加深對工業機器人的瞭解,在未來更多工業機器人應用的場景中,能夠快速高效地解決機器人日常維護問題。

從“工序”智能化應用拓展到“區域”智能化應用,是一個鋼鐵工業智能系統的鋪墊過程。包鋼將通過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智能化升級,逐步構建起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資源整合體系。面對外部複雜環境,依託智能製造實現跨越發展,是包鋼提升自身免疫力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也是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轉型發展的主力引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