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08年進入安哥拉市場以來,該項目羣始終把關心關愛中、外籍員工作爲建設和諧企業的一項重點工作,把建設菜園、養殖場作爲開拓安哥拉市場的重要保障,團結帶領員工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同心同德、團結奮鬥”的南泥灣精神,逐漸形成了內部種植、養殖爲主,外部採購爲輔的伙食供應方式,確保了項目羣蔬菜、肉食的供應,極大豐富了員工的飲食生活,降低了項目生活成本。由於安哥拉當地蔬菜種類單一且價格昂貴,爲了讓員工能喫上可口的家鄉飯菜,減輕員工思鄉的情緒,該項目羣員工自力更生,開荒拓地,現已建成了集種植、養殖等爲一體的小型生態農場。

“哇,今天又有西瓜耶!居然還有煮毛豆和玉米!”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四局建築公司安哥拉項目羣K.K.二期大市政項目青年胡清玉一進食堂就興奮地說,“在疫情期間,還能像日常一樣,隨時能喫上想喫的蔬菜,真是太幸福了!”

不只K.K.二期大市政項目,納米貝項目也能基本滿足員工對蔬菜的需求,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兩個項目分別有自己的農場——“開心農場”和“友誼農場”。

集種植、養殖等爲一體的小型生態農場。

由於安哥拉當地蔬菜種類單一且價格昂貴,爲了讓員工能喫上可口的家鄉飯菜,減輕員工思鄉的情緒,該項目羣員工自力更生,開荒拓地,現已建成了集種植、養殖等爲一體的小型生態農場。農場設有育苗區、農作物生長區、蔬菜生長區、瓜果種植區、畜禽養殖區、花卉培育區、農具間、化肥種子庫等多個區域。

每天早上7點,“開心農場”和“友誼農場”的負責人李先運和王寶吉就帶領幾名安籍員工開始下菜,將還沾着露珠的新鮮瓜果蔬菜送到項目部倉庫,由項目部統一向新營區、設備部、安工營區分配。

安籍員工摘玉米。

“大夥放心,我完全可以保證開心農場天天出菜!”李先運自信地說。老李已經在開心農場工作4年了,他和王寶吉一樣,不但熟知每種作物在不同月份的生長情況和習性,還懂得各種作物的病蟲害的知識,他們農業方面的知識對保證蔬菜的質量和供應起到了很大作用。

經過李先運、王寶吉和幾名安籍員工這些年的開墾和辛勤勞作,K.K.二期大市政項目開心農場面積達到了16畝,納米貝項目友誼農場面積達8畝。目前,兩個農場不但可以產出黃瓜、青椒、西紅柿、豆角等常見蔬菜,還可以產出生菜、茼蒿、筍、空心菜、木耳菜、小茴香、小油菜等稀有菜品,菜品種類可達20種。

K.K.二期新營地開闢疫情菜園。

安籍員工對蘆筍進行日常養護。

K.K.二期大市政養殖區由安籍員工Afonso專門負責。Afonso來自安哥拉比耶省的一個小山村,他從小就是村裏的“放牛娃”。Afonso剛來項目時每天只是簡單地將牛羊趕出去放牧,但他現在已經掌握了牲畜的養殖、接生、簡易病診斷、宰殺等技巧。Afonso高興地分享道:“感謝中國師傅教給我專業規範的養殖知識,將來我也要開個和項目一樣的養殖場!”現在,Afonso管理的養殖場內有豬、羊、牛80餘頭,雞、鴨、鵝100餘隻。每月月初,Afonso和他的助手就會爲項目部補充新鮮的肉食。

花卉培育區、工作區及生活區的使君子、扶桑、三角梅等多種熱帶植物都是由項目書記張延安悉心培育出來的。他還將一些好看的植物製作成小盆景送給員工,給員工生活帶來了一點小情趣。有時候,兄弟單位的人慕名而來找張延安索要花卉,他總是慷慨的將培育好的花卉送給他們。他經常笑着說:“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只要大家喜歡我就開心!”

培育的花卉製作成小盆景。

自2008年進入安哥拉市場以來,該項目羣始終把關心關愛中、外籍員工作爲建設和諧企業的一項重點工作,把建設菜園、養殖場作爲開拓安哥拉市場的重要保障,團結帶領員工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同心同德、團結奮鬥”的南泥灣精神,逐漸形成了內部種植、養殖爲主,外部採購爲輔的伙食供應方式,確保了項目羣蔬菜、肉食的供應,極大豐富了員工的飲食生活,降低了項目生活成本。同時,將中國企業特有的文化,通過項目建設一點一滴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與屬地員工共享勞動的喜悅,與當地人民共譜勤勞致富的樂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