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黃驊港區鹽鹼化程度高、淡水資源匱乏的現狀,胡豔帶領團隊在碼頭上設計安裝了壓艙水回收裝置,連通了由景觀湖、人工湖、南北溼地等組成的生態水系統。”中交集團所屬中交一航局安裝公司設計分公司經理胡豔介紹說,“我們依託自主研發的‘散貨港口智能綠色生態系統研發與應用’,造就了渤海灣畔的港口鉅變。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雁鵝羣在嬉戲覓食;岸邊綠植掩映,奇石亭臺相映成趣。置身河北神華黃驊港煤碼頭繁忙的生產作業區,環境如同公園般閒適寧靜。“我們將生態環保理念融入港口建設,致力於通過技術創新把粉塵漫天的黑色煤炭港改造爲綠色生態良港。”中交集團所屬中交一航局安裝公司設計分公司經理胡豔介紹說,“我們依託自主研發的‘散貨港口智能綠色生態系統研發與應用’,造就了渤海灣畔的港口鉅變。”

粉塵污染始終是影響煤炭港區環境和清潔生產的最大難題。我國傳統的運煤碼頭普遍採用露天堆煤方式,生產流程長、轉運點多,起塵點分散。遍地黑漆、粉塵漫天的場景成了多數煤炭港口的標配。但在黃驊港,地面是乾淨的,空氣是清新的,海水是藍色的。

按照作業流程,煤炭會經封閉的皮帶運輸線卸入筒倉,最後再裝船出海,這種封閉運煤技術,可以將污染物排放源從無組織變爲有組織,從本質上改變了煤炭轉運和儲存的環保難題。“我們的運煤線路上還設計有除塵抑塵系統,可以通過單流體雙流體抑塵系統、曲線落煤管、皮帶機水力風力清掃及回收等裝置來確保煤港清潔。”胡豔滿眼驕傲。

“爲使粉塵全面受控,我們把煤炭裝進了‘口袋’進行處理。”設計分公司工程師劉洪寶提到的“口袋”,就是黃驊港工程48座直徑40米、高43米,單倉容量3萬噸的世界最大煤炭筒倉羣。每天,從運煤專線跋涉而來的車廂進入直徑96米的世界最大翻車機房,隨着車廂180度翻轉,“口袋”裏的全自動灑水抑塵系統啓動,白色的高壓水汽應聲而起,便可減少95%以上的翻車機房粉塵。

目前,黃驊港是國內首家全面實現堆場自動化生產運營的煤炭港口,也是國內自動化散貨堆場的典型。“在散貨堆場,見不到工人操作的身影,堆取料機能夠自動運轉,這比起傳統手工方式效率更高,又避免了設備空轉,省力更省電。”劉洪寶說。“自動堆取料系統”以變革傳統堆料方式爲突破口,由尖頂垛升級爲平頂垛,同時基於視頻監控、定位系統及互聯網技術,將手工堆取料作業升級爲自動操作。

除此以外,研發團隊還率先將超大規模變頻皮帶機運用於港口生產系統。皮帶機變頻控制如同感應電梯,可根據煤炭運輸量來智能控制速度的快慢,實現了帶速分級控制,節能又環保。“我們還將變頻技術與岸電技術相結合,成功在黃驊港實施了岸基電源建設。靠岸的船舶插入岸基電源,能減少高達95%的柴油顆粒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的排放,這讓黃驊港的天變得更藍。”胡豔說道。

“每艘運煤貨輪都會帶來三萬噸的淡水壓艙水,這是寶貴的淡水資源。原先,這些壓艙水都直接排入大海,不僅浪費,還有可能造成微生物入侵。”對於黃驊港區鹽鹼化程度高、淡水資源匱乏的現狀,胡豔帶領團隊在碼頭上設計安裝了壓艙水回收裝置,連通了由景觀湖、人工湖、南北溼地等組成的生態水系統。如今,回收裝置不僅幫助港口新增水域面積30萬平方米,沉降淨化之後的壓艙水還可以重複利用到抑塵噴水系統,形成了生態水循環。

“今後,我們還將進一步完善智慧綠色港口建設方案,應用到更多的港口,讓祖國的海岸線天更藍、水更清。”胡豔笑着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