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涼茶特別受人們歡迎,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多數涼茶性涼,經常喝容易導致脾胃虛寒,從而加重溼氣。以上這5中食物,內體有溼氣者儘量要少喫,否者會導致內體溼氣越來越重。

溼氣是風、寒、暑、溼、燥、火六氣之一。中醫有句古話:“千寒易去,一溼難除。溼性黏濁,如油入面。”很多人都知道,危害健康的頭號殺手就是溼氣!溼氣在中醫裏被稱爲溼邪,對人傷害很大。比如體溼者常常出現胸悶腹脹、食慾欠佳、腸胃不佳等症狀。

體內的溼氣還會影響到脾胃功能,因此,要想減輕內溼。除了藥物調理,在飲食上要注意忌口,應該少喫一些容易生溼生痰的食物。

1、生果蔬

中醫講“寒涼傷脾”,傷脾後,脾的運化功能減弱,也容易促進溼氣生成。

食寒涼食物有損傷人體陽氣所致。正常情況下,人體對於外界溫度、溼度變化有自然調節能力。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不良,造成體內水分調控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響健康。

2、糖多的食物

中醫講“甘助溼”,所以身體裏已經有一些溼毒或痰溼之毒存在的人羣,應該儘量避免攝入含糖量較高的瓜、果、薯、蜜。像一些熱帶水果,如芒果、菠蘿、榴蓮等含糖量都很高,少喫爲好。

此外,含澱粉多的食物也易生溼,這是因爲甘入脾,健脾的同時如果不注意控制攝入量,就容易生溼。

3、避免喫辣

一些人喜歡喫辣,如果是體溼的人,辣喫多會會生內熱,而熱邪常和溼邪一起“狼狽爲奸”,人就容易生病。

4、涼茶

涼茶特別受人們歡迎,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多數涼茶性涼,經常喝容易導致脾胃虛寒,從而加重溼氣。比如五花祛溼、薏仁祛溼茶等。

5、煎炸類食物

煎炸、燒烤食物雖然好喫,但比較油膩、不好消化,喫多了容易加重脾胃的負擔、促進溼熱之邪的生成。

以上這5中食物,內體有溼氣者儘量要少喫,否者會導致內體溼氣越來越重。對於體內溼氣重者應該要去調理,避免進一步對健康造成損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