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個人就是上校,麥家在《人生海海》中塑造的英雄。這是麥家在《人生海海》末尾寫的一段話,他是一個不快樂的人,童年時期所遭遇的傷痛,如影隨形,跟了他半生。

一位天賦異稟、精明強幹的軍醫。

用一套純金打造的手術刀,挽救了無數身負重傷軍人的性命。他的一生跌宕起伏,經歷了抗日戰爭,國共內戰,抗美援朝,還有十年動亂。

他是抗美援朝榮獲一等功的"功臣",同時,他也是與日本女人上牀,並被川島芳子在腹部刻字的"漢奸"。

他寧願被稱爲"太監",放棄解放軍的高官厚祿,割掉"知情人"的舌頭、挑斷他的手筋之後亡命天涯,也要保守這個不想爲他人所知的祕密。

他甚至爲了守護住祕密,不惜毀掉自己天才的大腦,讓自己變成七八歲孩子的智商。

這個人就是上校,麥家在《人生海海》中塑造的英雄。

"人活一世,總要經歷很多事,有些事情像空氣,隨風飄散,不留痕跡;有些事情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時留不久;而有些事情則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

我覺得自己經歷的一些事,像烙鐵烙穿肉,傷到筋的疤,不但消不失,還會在陰雨天隱隱疼。"

這是麥家在《人生海海》末尾寫的一段話,他是一個不快樂的人,童年時期所遭遇的傷痛,如影隨形,跟了他半生。

也是由於童年陰影的緣故,他和父親冷戰了將近二十年。

01 逃離家鄉

浙江杭州的一個小山村,承載了麥家全部的童年記憶。麥家的爸爸、爺爺以及外公,是那個特殊時代的壞份子,這讓幼小的麥家飽受牽連。

不僅老師在課堂上對他進行挖苦嘲諷,因爲麥家是運動會100米短跑第一名,就取消了這個項目。同學們也在課間對他拳打腳踢,並且侮辱謾罵他的父親。

農村少年麥家,原本只是默默哭泣,爲了捍衛父親的尊嚴,卻與三個同學廝打在一起,結果自然寡不敵衆。

心中滿是委屈和憤恨的他,抱着孤注一擲的想法,夜裏堵在一個同學的家門口,等他出來就決一死戰。

就在這時,父親聞訊趕來。

看到父親的身影,麥家異常激動,他以爲父親是來替自己報仇的,於是哭着撲向他的懷抱。

結果父親卻揚起手,"啪啪"兩記響亮的耳光,打得麥家鼻血直流,流進嘴巴,流到胸前,染紅了褲子,讓他自此,猶如"心窩裏插了一柄刀,怎麼也撥不出來"!

從那天開始,那個被父親深深傷害的14歲少年,沉默寡言,只把所有的心事,全部傾吐在日記中。在自己的第一篇日記裏,麥家發誓,以後再也不喊父親。

在往後的十幾年間,他果然沒有叫過一聲"爹"。

1981年,參加高考的麥家,爲了逃離家鄉、遠離父親,故意報考了離杭州很遠的解放軍工程技術學院。最終,他如願以償遠走高飛,一走就是20多年。

上了大學的麥家,在學校裏認識了一個哥們兒,這個哥們兒也有個日記本,但人家寫的不是日記,而是小說。於是,麥家也嘗試着開始寫小說。

大學畢業後的麥家,雖然只在一家情報部門實習了8個月,但那個神祕地方的那羣人,卻一直活在他心中,變化爲他最持久的創作衝動。

02 完成《解密》

1986年,麥家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就是以日記做素材的《私人筆記本》。

也是在那一年,他又發表了中篇小說《人生百慕大》。憑藉這兩篇小說,三年後的麥家,成爲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的一名學生。

在快要畢業時,麥家萌生了寫一篇恢弘鉅作的想法。

1987年他在作家朋友魯羊家裏,看到了一本博爾赫斯的《小徑分岔的花園》。

這本書寫的是破解密碼的故事,給了他很大啓發,結合之前在情報部門的經歷,麥家代表作《解密》的最初構思,橫空出世。

密碼故事這種題材因爲涉密,當時沒有人寫。

麥家從投稿、退稿、修改、重寫、終稿,前前後後寫了17遍,用時11年,從100萬字刪減到20萬字,最終以魔術的方式,再現了自己心中永遠的祕密。

這期間,他在福州、南京、西藏等地輾轉,最後落戶成都,娶妻生子。

完成《解密》的過程,麥家受盡折磨,完成《解密》的那一刻,麥家淚流滿面。他說:"我怎麼也想不到,最後居然要用十餘年,來寫完這本書。"

《解密》一經出版就驚豔了文壇。

不僅打破"中國作家海外銷售記錄",入選了《每日電訊報》"全球史上最佳20部間諜小說,被英國《經濟學人》評爲全球年度十佳小說,還與《百年孤獨》、《紅樓夢》比肩,收選入英國"企鵝經典"文庫。

麥家也因此,成爲"繼魯迅、錢鍾書、張愛玲之後,唯一入選了英國企鵝文庫的中國當代作家。"

童年的傷害對於麥家來說是巨大的,但在傷害他的同時,也成就了他。

多年以後,麥家開導一個坐在自己對面的年輕人時說:

"我到了今天回頭看自己的過去,我的生命裏有很多問題。

從原生家庭,包括性格的養成,包括愛上文學,但其實最後所有的問題都會變成你的財富,它有兩面性。"

03 人生海海

電視劇《暗算》,相信有很多人反覆看了好多遍,獲獎無數大腕雲集的電影《 風聲 》,也被大家所熟知。但也許還有人不知道,這兩部作品全部改編自麥家的同名小說。

因爲《風聲》,麥家成爲2008年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也因此聲名鵲起,成爲萬衆矚目的著名作家。

功成名就的麥家,被久未聯繫的朋友前來"拜訪";被老家的親鄰要求幫忙;還有很多導演找上門來買劇本……

據說有人甚至扛來300萬現金,只爲在他創作的劇中冠名。

當麥家被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和名利裹挾,也迷失過一段時間,但他很快就清醒了,不想成爲這個時代的俘虜。

在接受《捨得智慧講堂》專訪時,麥家面對鏡頭,語氣裏帶有些許愧疚:"一個作家,不能爲名利寫作。"

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刻,麥家沒有乘勝追擊進軍國際。

而是在父親去世後的第三年,回到生自己養自己的小鄉村,回顧痛苦的童年,用五年時間沉澱和打磨,寫出了一本關於故鄉的書。

這本書是麥家"對自己童年的一種紀念",也是"和故鄉的一次和解"。因爲這麼多年來,故鄉始終是他解不開的心結。

新書《人生海海》中,麥家講述了一個天賦異稟,卻又被時代殘害過的英雄。

他有一套純金打造的手術刀,這套刀讓他在戰場上揚名立萬。他既是村民們敬畏的"上校",也是他們私底下口中的"太監"。

這個人物來源於麥家童年記憶中的一個身影。

那年他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有一回跟同學在路上,遇見一個挑着大糞的老人。同學說這個人現在很落魄,但他曾經上過戰場……打仗時,他男人最重要的地方受傷了。

於是圍繞這個原型,麥家展開了想象。

04 迴歸故鄉

麥家曾經說過:"我的寫作一定意義上來說,是我一個被童年困住的人,在試圖逃離童年。要逃離這個村莊,必須要有英雄氣質。"

《紐約時報》評價麥家,說他"具有一種隱祕的氣質","他在作品中所描述的祕密世界,是大多數中國人並不所知的,外國人更是一無所知。"

而麥家對自己最顯著特徵的形容,卻是孤僻。

如果說《解密》中的容金珍,是麥家自我的投射,冥頑不靈、獨立清高,那麼《人生海海》中的上校,則多了一份煙火氣,展現出生命的色彩與力量。

家庭的美滿和事業的成功,讓麥家產生了變化,所以他作品裏的人物,也從封閉走向無垠。

2008年,汶川發生超級大地震,當時44歲的麥家,來到了地震現場。面對一片廢墟,他對自己發出了靈魂拷問:人,爲什麼要活着?

當他開着車,在災區看到一位抱着一個孩子嚎啕大哭,跟自己父親年齡差不多的老人時,他下了一個決心,那就是回到故鄉,去陪伴風燭殘年的父親。

在麥家離開故土的這麼多年裏,他給家中寫信只寫母親,對父親隻字不提。明明有很多次機會,他可以回到杭州,但他偏偏每次都故意去到離杭州更遠的城市。

直到他自己爲人父,才理解當年父親的不易與艱辛。

17歲離別家鄉,見過世界,二十多年後歸來,重新遇見自己。故鄉就是那個,我們一開始想逃離,追求名利和成功,走遍天涯,卻又想更好迴歸的地方。

在一個細雨綿綿的春天午後,麥家的腳步,終於邁進闊別20多年的老宅。

80歲的老父親,正抽着煙,坐在門前的躺椅上。他抬頭看了麥家一眼,又低下頭去抽菸,輕聲問了句:你找誰啊?

原來父親已經得了嚴重的阿爾茲海默症,也就是我們日常說的老年癡呆。父親根本不認得麥家是誰,他沒給兒子一絲和解的機會。

05 與自己和解

三年以後父親去世了,麥家痛哭失聲,幾乎失去理智。

在父親去世的一週年紀念日,麥家寫下了5000字的《致父信》,從那以後他戛然停筆,整整八年後,《人生海海》問世。

人生海海這四個字,載滿了厚重的人生況味。

這本書的背景是麥家不幸的童年,書中的人物名叫"上校"。

是麥家根據自己對父親的點滴記憶,塑造而成。講的是"一個人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

書中的每對父子,似乎都有他與父親的影子;父子間的每次交流,彷彿都是他在對話過去;每個父與子的場景,似乎都是他在用寫作對父親進行的懺悔……

莫言連讀兩遍,看完讚不絕口潸然淚下,稱"這是一部迷人的小說"。

高曉松看後連聲驚歎"過癮"。感慨"這是麥家跨越了自己的一座高峯的大作"。

董卿看後流下眼淚,用"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形容自己看完書的感受。

王家衛、楊祐寧、陳坤、白百何、何穗、楊洋等人聯名推薦。

"帶貨女王"薇婭,源於對這本書的喜愛,主動找到麥家,表示想要推薦這本書,只爲讓更多人看到這本特別好的好書。

在薇婭的直播間,3000冊《人生海海》5秒鐘售罄,簡直讓人震撼。

也許苦難是人世間的常態,但愛和時間會帶來仁慈。

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與自己和解,在瞭解生活的真相、認清人性的底色之後,更勇敢地活着。

《人生海海》,有友情、親情、愛情、鄉土情。

上校漫長的一生告訴我們,生活猶如大海般寬廣,無論有多艱難,我們都要好好活着。雖然命運多舛,依然要心存善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