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後期,進入衝刺階段,很多學生卻進入了“高原期”,這段時間,題目做得越來越多,成績卻很難提升,甚至會出現大幅度下滑的現象,有的學生的“二模”考試,可能會考出有史以來,最差的成績!

  成績的下降,引起了學生和家長的焦慮,而這種焦慮的氣氛,瀰漫在家庭和學校之中,最後讓很多學生出現厭學情緒,甚至出現崩潰的情況,有的學生無法最後走進高考考場,而有的同學,則莫名其妙地出現了身體某一部分疼痛的現象。

  如果避免這種現象,出現這種現象,如何才能走出這種狀態呢?“贏在高三”老師作爲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見過很多這種現象,總結了2點經驗,希望能給高三考生提供幫助。

  第一,正確認識做題的目的,保持良好的備考心態!

  很多同學心態崩了,是因爲錯題越來越多。高三後期,考試更加頻繁,來自各地的最新模擬題會一股腦地投放給學生,這些題目千奇百怪,如果不能靈活應對,肯定會出現很多錯題,起碼對於多數學生是這樣的。

  但是,這些做題,不能影響學生的備考心情,否則就會適得其反了!怎樣才能不讓這些錯題影響學生的備考心態呢?那就是正確認識做題的目的!

  做題是手段,是方法,不是結果!做題是爲了檢查你的學習效果,所以這個時候暴露的越多,越是好事,你的勝算也就越大,如果“諱疾忌醫”,只是自欺欺人。

  所以,同一個問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法可能會完全不同,如果你是抱着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心態去做題,就會爲發現問題而感到興奮,就會陶醉於問題的解決中。

  第二,正確做題,纔是真正學習!

  高三後期,做題越來越多,但是做題並不等於學習,盲目的做題,只是爲了做題而做題,只是爲了完成任務而做題,這並不是學習。

  做題的目的,應該是把不會的知識變成會的,把會的知識變成熟練的知識,同時提升做題能力,這樣的做題,纔是學習。所以,你應該這麼做題:

  1、做一道題,會一道題!

  做完一套題,得了70分,你的收穫在哪裏?不是那70分,而是剩下的30分!這30分是怎麼失的分?你的錯題,爲什麼錯?是知識原因、審題原因還是答題原因?認真找出原因,不要貪多求快,纔是提升的關鍵。

  做一道題,會一道題!精做一道題,比泛做十道題要好得多,精做一套題,比盲目做十套題要好得多。

  2、做一道題,會一類題!

  跳出“題海戰術”的最好辦法,就是要研究題型!高考的常考題型就那麼幾種,因爲每一種題型背後,都是對能力和素養的考查,而能力和素養是不變的,所以高考的題型就是不變的,最多也是穩中有變。

  所以,當一道題做錯的時候,要看看這道題的題型,找到這種題型,然後去找同一類型的題目去做,不會的題目找老師和同學請教,爭取把這道題目,上升到這類題目上去。

  研究題型,其實你就由做題者變成了命題者,這是一個質的轉變,會命題的學生,一定是能把握題目精髓的學生。如果找不到規律,做的題目再多也枉然。

  3、做一類題,會一類題

  對於那些“高考必考、看似會做,一做就錯”的題目,一定要集中力量把它拿下!比如數學中的三角函數,是必考的題目,這個題目難度不大,你能不能100%做好?

  不能?趕快去拿下!找到你手頭各地的模擬題,肯定都有對這個知識點的考查,下狠心把它拿下,保證100%會做,你就是這個題目的“專家”,高考考場上,這就是你的“小怪”,幫你升級的。

  就這樣把這些類型的題目,一個個突破,你會發現,最後也許只有壓軸題你拿不下了,那個時候,你還怕什麼?

  越是到最後,越不要慌亂,越不要盲目,精打細算,多動動腦子,你也許你們學校裏的“黑馬”!

相關文章